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为应对这一挑战,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了由我校张人禾院士领衔的“碳中和背景下亚太气候变化对大气环境和公众健康影响风险和治理”“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
2022年12月6日下午,“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启动会议在复旦大学逸夫楼召开,来自国内外140余位专家学者在复旦大学主会场或通过线上出席会议。
“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依托复旦大学“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RDR)国际卓越中心、国际“空气质量监测、分析、预测”研究计划(MAP-AQ)亚洲区域办公室,联合蒙古、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等亚太五国科研和大学机构共同建立,将努力在科技创新、技术支撑、技术辐射与能力建设、合作示范,决策支撑与科学治理咨询等方面追求卓越,建立起一个基于气候治理,立足区域、面向全球的一流国际合作网络,共同提升区域科学治理的能力与水平。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副部长王庆林,印尼国家研究与创新署主席拉克萨纳·特里·汉多科(Laksana Tri Handoko),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研究司高级科学官员亚历山大·巴古拉诺夫(Alexander Baklanovren),“空气质量监测分析预报”(MAP-AQ)国际研究计划主席盖伊·布拉瑟尔(Guy Brasseur),“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项目办公室执行主任韩群力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会上,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围绕联合实验室的整体战略目标、国际合作计划、项目组成部分等三个方面对联合实验室作了介绍。亚历山大·巴古拉诺夫代表世界气象组织(WMO)宣布成立“一带一路”亚太地区国际联合实验室。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纵向研究处处长杨鹏宣读管理委员会成员和科学指导委员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