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一行到复旦大学本部、张江校区实地走访调研,并与校领导班子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主任范唯等相关司局负责同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孙真荣,校党委书记焦扬,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常务副校长许征,副校长徐雷等参加本次调研。
调研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座谈会上,吴岩一行听取复旦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情况的汇报。吴岩指出,总书记高度重视基础学科,基础学科是科技创新的母机、战略安全的底牌、民族复兴的血脉。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要处理好基础性工作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打造人才培养的“元实力”,解决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卡脑子”问题。通过加强有组织科研攻关,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解决“卡脖子”问题,让中国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顶天又立地,推动2035年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焦扬对吴岩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向教育部长期以来对复旦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她表示,教育部从2009年起就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具有前瞻性。如何实现人才培养路径,复旦大学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拔尖人才培养指明方向,复旦也将继续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徐雷从复旦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概况、培养特色、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等三个方面做了介绍。他表示,复旦大学始终抓好基础研究拔尖人才源头培养,率先实施“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2+X”本科培养体系覆盖所有院系,数学等11个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在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探索上,复旦构建起“三全六度十育人”立德树人格局,提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的复旦方案。建立起两“高”一“闯”的新培养模式、变“评优”为“闯优”的新培养质量观和打通各培养路径的新教学管理模式,通过“闯关模式+综合评价”,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参观数学科学学院学科展
座谈会结束后,在光华楼东主楼,吴岩一行参观了数学科学学院学科展,从历史沿革、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院士风采、杰出校友等多个方面,了解学院的发展变化。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陈猛介绍,在以苏步青、陈建功为代表的老一辈数学家带领下,经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谷超豪教授等几代数学家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已发展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国内有显著地位的数学人才培养中心、科学研究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数学中心主任、复旦教授李骏,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光临等参加调研。
调研管理学院
随后,吴岩一行来到管理学院,听取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汇报学院科创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与教师代表及校友企业代表亲切交谈。
吴岩表示,管理学科的发展关乎中国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发展,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他希望复旦大学在管理学科上的基础理论研究更深,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贡献力更大,更好发挥管理学在智库咨政上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已具备现代化国际商学院的架构。实行本科生教育“全员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方式,积极拓展国际交流,着力专业学位项目的“知行合一”,培养了一批杰出校友。近年来,管理学院率先实施科创战略,开展管理赋能科创、引领科创的系列创新举措,培养科创管理人才,创新科创管理理论体系,升级科创大赛,打造科创生态圈。
调研微电子学院
在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吴岩一行调研了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听取微电子学院院长张卫关于学院科研和人才培养情况介绍。
秉承围绕国家战略,开展集成攻关,实现重大突破,支撑产业发展的理念,复旦大学在集成电路领域深耕60载,孵化了我国第一家上市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发表了微电子器件领域第一篇Science论文,也是第一家试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大学,为我国集成电路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调研“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
“原始创新策源要实现领跑、不被‘卡脖子’,根本上来说要在各个学科领域种出自己的原始创新之树,去摘自己树上的科学果实。”在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金力向吴岩一行介绍了“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的运行机制、新近科技成果等情况。
人类表型组是人类基因组之后生命科学研究的又一战略制高点和原始创新源。“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将对大规模人群队列开展跨尺度、全周期的人体系统精密测量,致力于探寻基因-环境-表型之间、宏观与微观表型之间的关联及机制,为未来科学探索绘制新一代“导航图”。
在国家和上海市支持下,以复旦大学领衔的数十个顶尖科学家团队以发起“大科学计划”、推动“创新策源”和“范式变革”为使命,采用“分布式协同”、“工程化推进”的新模式实质性推动“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各项先期探索。围绕“表型测量的标准化”、“表型特征的个体与群体分布”以及“绘制人类表型组关联导航图谱”三大目标,中国科学家已建成全球首个跨尺度多维度人类表型精密测量平台并建立全套SOP体系;完成全球首个每人测量2.4万个表型的健康人群表型精密测量千人核心队列;绘制全球首版人类表型组导航图,发现150余万个表型间强关联。
复旦大学联合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国内优势团队研发的动物实验用环境模拟舱是生命天眼”系统生物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先导研究设施。吴岩一行在模拟舱前听取了关于系统研发与运行以及正在开展的科研任务的情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