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围绕建设“第一个复旦”,从高分子学科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展望建设世界一流高分子学科愿景,共同探讨高分子学科教学与研究领域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为高分子学科未来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科学界专家以及高分子科学系师生、系友等9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系党委书记刘顺厚在开幕式上致辞
高分子科学系党委书记刘顺厚在开幕式上致辞,向线上线下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与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会议共分两个专场。上午教育教学专场报告由丁建东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食品科学与加工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伟伦化学荣休讲座教授吴奇,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陈尔强,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胡文兵,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张红东,分别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大学教育本质、教育教学思考、学术理想与学科生态、《高分子物理》教学理念等高分子学科教育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报告。
下午,科学研究专场在邵正中和汪长春教授的主持下,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颜德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学思,中国科学院院士、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房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首席专家乔金樑,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翔宇,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光辉教授,分别结合靶向抗肿瘤药物、生物降解高分子、薄膜荧光传感器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从基础研究走向原创技术开发的高分子科学产业化实践,以及古籍保护与高分子的跨学科交叉等方面为现场师生带来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
随后,系主任彭慧胜教授做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学科建设报告,回顾了复旦高分子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并进一步明确了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学科发展目标。在嘉宾交流发言阶段,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董建华教授、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吕中元教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孙平川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刘洪来教授依次畅谈感想,并为高分子学科发展建言献策。
今年恰逢杨玉良院士从事科教事业45周年,各位嘉宾在报告与交流发言中都生动地回忆了他对各自学术与教育等专业与思想独到、细微又深广的影响力,祝贺复旦高分子学科在新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壮大。
杨玉良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发言。他结合自己从教45年的经历,带大家深情回顾了国内高分子学科和高分子工业经过一代代人的筚路蓝缕,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艰辛历程。他指出,高分子学科一直是非常富有前景的学科,在当前少有典范性突破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更注重高分子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这是院系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杨玉良最后强调,希望永远在年轻一代身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高分子学科一定会拥有更光明的未来!
杨玉良院士总结发言
学生代表为杨玉良送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他们收集了杨玉良从教45周年的精彩瞬间,集合成《分子聚凝,璞玉良才》的纪念画册以表庆贺,并表达青年学子的崇敬之情与传承之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纷纷表示,要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楷模,学习他们的家国情怀,以及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潜心育人的精神,树立崇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忘学术初心,勇攀科学高峰。
学生代表赠送礼物
疫情之下,这场高水平的学科发展研讨会给师生们带来了久违的学术盛宴,大家欢聚一堂为复旦高分子学科发展建言献策,共同庆贺杨玉良院士从教45周年,并祝福复旦高分子科学系勇攀科研高峰,争创一流,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