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到世界,努力培养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人才!

作者:陈奕宁摄影: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2-12-01

哪怕是在周末,复旦大学文科大楼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下文简称“国务学院”)的几盏灯依旧迎着夜色,一直亮到很晚。在这些亮起的窗户背后,是这样一支团队:

他们从政治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三个学科汇聚而来,携手行走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的道路上。

从理论到实践,他们围绕中国政治学标识性概念、关键命题和原理逻辑开展研究,将理论投注于教学实践;从课堂到世界,他们期望培养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人才,让复旦学子走出课堂,向世界传递中国主张。

2022年,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团队获得了“钟扬式”好团队的称号。在表彰大会上,团队带头人苏长和说:“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代代复旦政治学人的目标。”这一共同目标就如永不熄灭的火种,在复旦政治学人的手中接续,引领着他们前行。

“我们拥有同一个目标”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要求。在这一要求下,国务学院在2018年前后组建起这支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团队。“我们要有这个学科的责任和担当,这是一种使命感。”苏长和说。

“如何在理论上建立中国的话语权,如何让中国的政治学理论讲中国话”,这是团队成员们期待解答的问题,亦成为将他们汇聚于此的共同目标。“在关键问题的认识上,我们有高度的共识。有了共识,大家做起事来就快了。虽然我们的学科不一样,但是无论从公共管理、政治学还是国政外交的角度出发,大家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苏长和用“集体主义”概括了团队精神的核心。

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团队部分成员合照

如果说团队是一棵树木,“共同的理想目标”让它生根,“个性化的研究”则使它不断地抽出新枝、长出新芽。从民主理论到外交理论,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逻辑到国际发展知识,团队成员们以不同学科为切入点,在逐渐积累的过程中,共同建构起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

五年来,创新团队主要围绕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关键命题、原理逻辑进行分解分工,发表了40余篇论著。陈明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府原理的中国逻辑》一书,有力地阐述了代表制政府理论的逻辑原理;李瑞昌的《行政逻辑:当代中国政府治理原理》从八个维度对当代中国政府的行政现代化进行全面论述;陈周旺、唐亚林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

“我们这个团队的学者和老师们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在各自的领域和研究方向上有着不错的成就。” 从事政党研究的团队成员郭定平说。在今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中,团队成员的成果获得三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不是一件事,而是一项事业

推开苏长和办公室的门,就仿佛进入一个书本砌起的房间,三面的书架整齐地摆满了古今中外的各式书籍。“读书的关键就在于怎样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我们需要了解各方面的知识,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并且把规律搞明白,才能做出创新性的学问。”苏长和引用了恩格斯的一句话,“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对于许多团队成员来说,文科大楼几乎成为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他们常常利用周末时间开会和讨论,在三面环书的办公室里写作,背靠着渐渐沉下去的天色。“有的老师会推掉其他的工作,不计报酬地来做这个项目,我们都把这件事当做一项事业,而不仅仅是把它作为一件事。”苏长和说。

创新团队成果《政治逻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学原理》(刘建军主编)于2022年9月出版

这份“将一件事做成事业”的决心,不仅体现在团队的理论创新上,亦体现在日常教学中。陈周旺在团队中负责政治学理论研究,他认为教学是理论创新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方面从科研上构建中国的政治理论化体系,另一方面这个体系要贯穿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学去检验这套理论体系是否能真正转化为实践知识。” 

“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是长久萦绕在大政治学科教师心头的重要问题。在进行自主政治学知识体系研究的同时,团队成员们致力于将研究成果转化到教学教材中,发挥自主知识体系的育人功能,从而培养出具有“政治自信”的学生。

“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其实就是把我们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学生身上、投入到教学当中,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陈周旺如是说。2022年,团队开始与复旦大学出版社合作,推出“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三个教材系列,立项部署18本左右的教材已经开始陆续出版。

将自主政治学知识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结合,以中国政治学教学方法研究带动教学课程改革,团队成员将创新成果引入课堂,鼓励着复旦学子们以世界作为更广阔的实践舞台。

面向世界的“第二课堂”

2007年,全球首个由中国大学生自主创办的全球治理领域国际创新比赛——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YICGG)在复旦大学创办。这是一个面向全世界青年,围绕年度赛事主题、征集评比全球治理领域创新方案的比赛,亦是激发各国青年探讨全球问题、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累计有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2250名参赛选手参与了大赛,收到全球治理方案744份。

创新团队的多位成员在大赛专家委员会中承担重要工作,他们贴合时代议题,有意识地将中国治理概念和智慧融入比赛议程。在他们的指导下,同学们在哈萨克斯坦探讨未来能源问题,在上海崇明挖掘乡村的吸引力,在印度尼西亚思索“如何向海而生”。

“这个比赛使得学生们在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能在第二课堂的实践中得到运用。” 赵晓惠与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共同成长,她从大赛的志愿者,步步成长为项目组长、学生团队的负责人,在留校工作后成为了项目的指导老师。谈起YICGG,她的语气里充满骄傲。

历届中国参赛选手中,有21%直接投身全球治理的事业,逾50%的选手通过多种方式继续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公共事务,中国青年的身影闪耀在全球治理的各个领域。

2017年,首届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在青海顺利举办

以YICGG为蓝本,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YICMG,简称澜湄青创赛)于2015年8月发起,2018年1月首次走出国门办赛,在老挝、柬埔寨成功举办两届赛事,在中国广西、上海、青海先后举办三届创新创业训练营。“我们通过‘水’(发源于中国的澜沧江,在中南半岛国家称为湄公河)把六国青年联系在一起,青年们汇聚于此,探讨全球治理与地区治理共同的发展问题,” 苏长和说,“搭建这一平台,不仅能服务国家,其取得的成果也能回馈社会。” 

青年创新设计大赛得到了国内及国际的高度认可。YICGG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参赛国家数量逐年提升;澜湄青创赛被列入《澜湄合作第二批项目清单》,入选中宣部“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未来,它们将继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智慧与力量,朝着国际化的青年社区、乃至青年的学术型国际组织不断前行。

一代代复旦政治学人投身于教学的星空之下,行走在理论的道路之上,用实践与知识在学生们的心头埋下种子,期待他们从面向世界的课堂中走出,成长为未来的参天大树。

制图:实习编辑:何浩然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