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延安‘窑洞对’与党的自我革命”专题研讨会举行

作者:殷梦昊摄影: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2-11-06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党的二十大刚一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奔赴延安,回溯历史,重温初心,抖擞精神再出发。

在新的赶考路上,如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11月5日下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延安‘窑洞对’与党的自我革命”专题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举行,十余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相聚一堂,共话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分享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学术研究成果。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王为松、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叶骏、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许征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主持开幕式,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朱鸿召做大会总结。

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延安始终是革命圣地,以至于我们到现在都能脱口而出那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王为松在致辞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延安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通过梳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特别是从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开始纠正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到1942年文艺座谈会强调要统一思想,再到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王为松进一步阐释总书记此次延安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他表示,市社联接下来将会与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一起研究历史,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坚定历史自信,把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好并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也欢迎各位专家学者通过市社联各平台充分展示学术心得,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助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叶骏表示,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延安瞻仰革命圣地,这对于长期从事延安精神学习研究的同志们而言,是极大鼓励和鞭策。“近年来,总书记对学习和传承延安精神有过十几次重要批示和讲话,这一次最为深刻。”他说,总书记关于延安精神的系列论述是研究会学习研究宣传延安精神的具体指南,是研究会的工作灵魂。近年来,研究会组织专家学者较系统地进行了延安精神当代价值的系列研讨,收获一批研究成果,还组织专家学者在上海的高校、企业、社区进行宣讲,让更多青年和干部了解延安精神。接下来,研究会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会员单位进一步做好延安精神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以此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

许征表示,当前,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时,专题研讨延安“窑洞对”与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可谓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在座专家学者和青年学者责无旁贷,使命在肩,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教育教学、理论阐释、学习宣讲的方方面面。”她指出,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把握好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入到思政课教学讲义、教材课题研究当中,春风化雨,培根铸魂;进一步推进学理研究,着力打造红色文化研究新高地,充分整合上海乃至全国有关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和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的资源,推动红色文化研究成果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在繁荣发展大马学科群这个方面再发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创新发展;强化育人导向,培养红色革命精神的忠实传人,用丰富多彩的课程形式,将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讲出脉络、讲出深度、讲出水平,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红色精神传人,让广大学子被真理的力量所感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砥砺奋进中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鉴往知来再出发,专家学者共话“党的自我革命”

主旨发言环节,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吴德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教授、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朱鸿召作发言。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艳华主持该环节。

吴德刚在题为《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历史意义》的书面发言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里程碑,二十大报告 “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围绕二十大报告,吴德刚从党的二十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里程碑;党的二十大擘画了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的宏伟蓝图,是迈向新征程的动员令;党的二十大围绕党长期执政任务提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新使命和自我革命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把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提升到新高度;党的二十大开辟了世界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阐释。

在题为《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发言中,王炳林强调,二十大报告有很多新论断、新思想,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提出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作为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面临诸多大党独有难题,比如因党员数量和组织规模大导致的管理问题、如何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经受住各种复杂多样的外部考验等。“面对这些难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也要有坚定的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王炳林认为,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特别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延安和二十大,跨越了很大的历史时空,但是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徐建刚在题为《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的发言中指出,二十大首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这一重要命题,意义深远;习近平总书记率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延安,不是简单的参观,而是进一步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推向前进的号召和动员。具体而言,他将二十大报告与延安时期毛泽东七大报告和讲话相结合进行分析阐释,认为延安时期在领导集团的确立,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树立独立自主思想,保持底线思维,坚持“三个务必”,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团结8个方面对当下具有重要启示。

1945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接待到访的黄炎培等爱国民主人士,就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提出著名的“窑洞对”,让人民监督政府。时隔近八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提出第二个答案,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在题为《自我革命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的发言中,朱鸿召认为,从延安“窑洞对”到新时代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一个历史命题,几代领导人持之以恒地认真思考,勇敢实践,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交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答卷,让人民来评阅,让历史作判断。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随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德山,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远新,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芳教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立伟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耿步健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邵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张春满,围绕“窑洞对”两个答案的对比,自我革命的价值、内涵、路径,自我革命和建党精神等主题进行交流研讨。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总编姜佑福主持该环节。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单位代表和上海市部分高校师生代表参会。

制图:实习编辑:严静雯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