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沉友’里的九十八分之一”

作者:姚舟怡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2-10-20

■  “我的老师们潜移默化影响着我,我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我希望这种传承,首先是高尚人格的延续,也是复旦精神的接力。”

“我是在复旦接受的大学教育并留校工作。我至今仍记得我的导师尹伯成教授对我说的话‘先做人,后做事’。复旦历史里从不乏‘大而宏伟’的时刻,但更多的是‘团结、服务、牺牲’的‘小而温暖’的时光,我希望能传承这种复旦精神。”


“今天,是复旦大学117年校庆纪念日。对‘沉友们’而言,这一天是从凌晨4点开始的。”5月27日,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尹晨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

5月起,学校陆续安排接驳车协助学生返乡。每天从凌晨4点半到下午3点半的18趟班车和近300个学生的核酸检测安排,将尹晨等包保干部的生物钟向前调整了若干小时。这些下沉一线的包保干部,有一个共同的昵称----“沉友”。

“当时大家都是能多出一份力就多出一份力,我只是‘沉友’里的九十八分之一,更只是抗疫期间留校工作者的千分之一。”面对疫情,尹晨冲得出来、顶得上去,守好院系“中场线”。

3月13日,得知校园即将进入准封闭管理,尹晨立即返校。后来,根据学校轮岗安排,暂时出校休整。5月上旬,他再次入校,下沉入住到东区学生宿舍13号楼。“读书时我只进入过一次东区,是毕业时帮同班的女同学搬行李。”这一次,尹晨的足迹,踏遍东区宿舍园区。

东区13号楼住楼辅导员赵晨晨发物资和巡楼时,常常碰到衣服被汗水浸透的尹晨。每次见到赵晨晨,尹晨总对他说一声“辛苦啦!”赵晨晨说,“每当觉得快撑不住时,想想书记忙碌了一天爬楼梯时的背影,我就觉得我可以。”

4月上旬,尹晨接到上海市浦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求援,表示流调压力较大,希望学校提供帮助。尹晨接下了这项工作,他说:“社政学院的孩子们一直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去疾控中心从事的人际沟通工作,跟学院的专业关联性强,他们一定愿意并能够出力。”

针对疫情下新的社会治理挑战,尹晨与彭希哲、沈可等老师一起,组织学院教师形成社会科学集群,承接疫情防控和危机应对的决策咨询研究任务,组织“突发事件下的邻里关系与基层社会治理”、“危机应对与心理疏导”等专家研讨会,形成一大批决策咨询成果。“学好专业,更要把专业知识付诸行动,以社会科学服务社会。”尹晨说。

担任包保干部的同时,尹晨开设了本科生课程“经济发展研究”。这门曾获上海市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课程虽然年年开,但每次开课尹晨都要作新的准备。

今年的就业季,尹晨牵头起草倡议书,动员学院研究生导师、兼职行业导师、校友等各方力量,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通过行业兼职导师的牵线,尹晨和刘明波副书记一道,将复旦若干院系“组团”,与招聘团对接,实现点对点“组团式”招聘,为全校学生争取了300多个工作岗位机会。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