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老了,可以做点什么? 重阳节,他们给出了答案

作者:许文嫣 杨宇洁 陈奕宁 沈星月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2-10-20

有一群复旦人,虽步入老年,却始终保持赤诚之心,在追梦征程上马不停蹄。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岁月易老,芳华依然。

“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是历史学系傅德华的退休写照。这十几年来他基本一直在忙。除了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人物传资源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还指导任重书院学生撰写文章,参加学术会议。也努力传承红色精神,他是特邀党建组织员,目前编撰“红色人物传记丛书”,还和上海的开国将军后代联谊会宣讲团应邀到张家界宣讲,参加他们的合唱团。有人问他什么时候能才不忙?他说有的老师90岁、100岁还在发表文章,以他们为榜样,他不能不忙。

“努力再学习、接受再教育。支教滇西接受锻炼。”是复旦上医姚诠的退休生活。2020年2月,教育部启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 71岁的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独自承担“医院管理学”课程的授课,丝毫不懈怠,分秒必争、埋头苦干,课程深受学生们好评。上世纪70年代,他在附属华山医院工作时就参加了上海市第三批援藏医疗队工作,为期两年。

书法是经济学院施正康学生时代的一门功课。退休后,他加入复旦老年书画社,重拾旧好。临摹古帖几年,书法就完全变样了。现在,每天都会花一个小时左右临帖,隔几天再自己创作一幅。2020年开始,他担任书画社社长。去年在经院退教分会的支持下,办了一场个人书画作品的线上微展。钟情翰墨的他现在是“越写越有味,有进步就有兴趣嘛。”

“永远不要停下思考”是物理学系孙鑫的日常状态。他喜欢在口袋里随身揣一个笔头、一张纸,记下一触即散的灵感,然后到办公室将它完整地抄在稿纸上,进行周密的演算推导,如果成功了,就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去。不断思考是做科研的根本,大家常惊讶于他如今的年龄依然在做科研,他说“其实无非是很喜爱物理推导,每次推导完都会很有成就感。”

“多读书,勤动笔,笔才会越写越顺。”中国语言文学系苏兴良这十几年写了八本书,无论是去韩国庆北大学讲学、在老年大学教授文学欣赏课,还是在复旦老教授协会担任简报的执行主编,担任编辑和四处游历的经历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他的写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喜欢旅行和写散文,从祖国河山一直到新、马、泰等十多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写了六十多篇游记。

化学系刘旦初在1995年开设了通识课《化学与人类》,讲“让文科生听得懂、感兴趣”的化学。这门课直到2011年,他连续上了16年,因此被学生们称为“元旦初一老师”。有位复旦女生送给他一张卡片,写着:“永远记得您对学生这份执着的关心”。

88岁的化学系王新民的退休心得是“拿得起放得下”。他决定“转型”时,兴趣点落到文学上。多年来专心钻研文学,还受邀担任复旦老年大学文学欣赏课的讲师。此外他还义务参与复旦大学退(离)休教师协会、复旦大学老教授协会工作。

“坚持做最快乐的糕点”贯穿了后勤服务中心胡翠娥的退休生涯。1983年她进入复旦大学总务处工作,负责全校的烘焙服务。现在她在复旦大学老年大学开设烘焙课,和复旦老师们从烘焙中收获快乐。她喜欢参加公益活动,疫情期间,专门考了志愿证做核酸采样。为大家服务让她感受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她一直坚信人要为快乐的事活着。能为需要帮助的人做点事,她就感到很快乐。

“趁现在,多出去走走。” 复华药业楼丽君退休后成了旅行达人。退休就规划旅途,从国外开始: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和俄罗斯,感受异域风情。然后国内,从西北陕甘宁的沙漠,到东北黑吉辽的白雪,领略多娇的祖国山河。她想对同龄人说:“我们还不老,趁现在多出去走走吧。”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