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建筑设计”课上,老师细讲《清明上河图》。
上海大学的“光影中国”课堂。
复旦大学这门课,出现500人“抢”138个名额的盛况。
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青年成长的路上,大学的思政教育,如何让更多小树开出信仰之花。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所大学思政教学现场,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如何面对漠不关心?把道理讲透
10月11日10时45分,复旦大学大二学生李辰一走进光华楼西辅楼506教室,在第三排坐定,戴上耳机,静静等候。还有5分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线上课程将开始。她翻着笔记复习上堂课谢宜泽老师关于绿色发展理念的讲解论述,特别带劲,不过还没讲完,小姑娘对这个“下半集”期待满满。
就在一个多月前,这门思政课在小李的预设中,还是一门“文件课”。“开学选课时我想,这门课内容很重要,但大概充满了文件式语言。”没想到,9月6日,上完第一节课,她就开始觉得,这门课很好听。
“对重要论述的讲解,谢老师给出来龙去脉,逻辑线很舒服,边讲边甩数据,一下子就把很‘正式’很‘文件’的语言,变成直接的感受……”李辰一说。比如,关于讲了一半的绿色发展理念部分,一周过去了,谢老师课上的逻辑线她还能“背”出来——
首先,从介绍《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两本书发端,讲述专业领域的环境问题为何会上升为公共领域的社会问题,以及科学家基于数据模拟和计算对人类无限增长模式提出严重警告。接着,老师引入人类与自然如何相处,引导社会性思考,然后谈绿色发展理念并非凭空而来,中国古老智慧早已孕育天人合一的思想,而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也有表述,“人类史是自然史的延续”。进入正题,老师说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念时,将其发展过程娓娓道来,再详细解读这一理念指导下,我国用电用水、三北防护林等领域的具体举措。
“一堂课上完,好像把新闻联播里的国家大事都串起来了,又像是把满是水汽的玻璃擦干净了一块。”小李说。现在这门课,在她心中已从“文件课”变成了“实践课”,因为谢老师让她知道,文件、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实践,那些看似艰深的理念,正实实在在地在中国、在自己身边落地。
李辰一不知道,谢老师最近有点遗憾,因为暂时只能屏对屏地线上授课,没法实时看到学生反应。“思政课,不怕学生提刁钻问题,只怕漠不关心。”他说,当自己在教室讲台前来回走动讲课时,能感受到学生的目光紧紧跟随,那是对老师的最高褒奖。
作为一名才上了三个学期课的“新手”教师,他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首创的“三集三提”教学组织机制帮助下,成长很快。“三集三提”,即教师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备课提质量。通过该制度,马院不断精进思政课教学,打造系列思政“金课”。
而谢宜泽的思政课程教学,也正慢慢寻找属于自己的路径。第一步便是换位思考。“我自己也是学生过来的,何况面对的还都是大学生。如果讲课时简单复读、生搬硬套,年轻人很难接受,往往充耳不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他说。
“可能是因为经济学专业出身的缘故,我比较崇尚实证思维,只讲结论却不把道理分析清楚,别人会觉得那只是口号,很难信服。”谢宜泽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好好讲道理。在他看来,洒“鸡汤”、播放视频音频多媒体等,都是教学的辅助。思政课最重要的是把道理讲透,那才是本质的东西。他希望自己的课满满干货,以大量例证和清晰的逻辑链去感染学生。再远一点的“野心”,是从思想上“征服”。
“我相信,认真了解学生,认真备课、上课,即使有人带着别科的作业进教室,他们的目光最终会跟着你走。”谢宜泽说。
讲到“新时代新在何处”,他列出我国40多年来每年的GDP及其在世界的位置,接着是国内各省GDP的最新排行榜……一系列翔实数据,道出“新的发展阶段”这一论断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纵深。讲到对社会主要矛盾界定的变化时,他给出几十个精心提炼比较后的数据。
复旦校园bbs“匿名树洞”里,有个学生自发的评教专区,关于谢宜泽老师的好评不断攀升,很多学生提到,“谢老师上课语速快、东西多”“要跟上他的逻辑,不然可能被甩出去”。
他上的第一个学期课程,120人的容量,100人选课;到了第二个学期,95人限额,最后140多人上课;第三个学期,原本限额85人的班级,有约500位同学选课,更多学生想法子给他发短信、发邮件、打电话,希望老师同意“加号”,最终,班级扩容至138人,并临时换到更大的教室。
最近,谢老师和教研组老师们一起商量,准备把原来写小论文的期末考核方式,改为强化知识点的闭卷考。他认为,写小论文主要是基于一个点的挖掘,涉及知识面较窄,而本科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对相关思想很难有一个相对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掌握更多“硬”知识,打好基础,更关键。
让他欣喜的是,许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依然保持联系,向他汇报心得感悟。
“谢老师,之前课上您让我思考后回答,我党如何能实现长期执政,我当时说,是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刚刚我突然又想到这个问题,想补充一下:我们还需要对矛盾的发展和转化有灵敏的捕捉,以及需要更多高素质干部。这个假期我开始读毛选了,有些感悟,跟老师分享一下,打扰啦,祝老师天天开心!”
如何激发内心感知?提供多元视角
9月15日19时28分,一曲《黄河谣》在上海大学J楼201教室响起,大一新生钱函与60多位同学一起认真倾听。曲终,台下青年还有些恍惚,上大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程波教授开始讲课,从《黄河谣》讲到《黄河绝恋》,把电影中如何浪漫而现实地反映中国历史中的一段,细细描画。
这是本学期上海大学思政选修课“光影中国”第一堂课的现场。如何通过电影中的空间、时间、人物、色彩、声音、场景等元素反映“光影”中的中国发展历程?上海大学的探索已经走到第五轮。与授课同步录制的慕课,刚上线已有153所高校的5.5万人次选课。
“山川在中国古代人文价值取向的变化,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发展,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是不可忽视的地理标志、政治标志和文化标志。”课上,程波介绍了呈现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形貌的电影,让大家从山川这个文化象征符号认知中国文化的传承,看到影像语言中的民族气质。作为专业电影艺术研究者,他带着全场师生走进镜头中的故事,感知与体验国之神采。
台下,学生刘姝慧若有所思。她印象最深的是程老师总结的一段:电影的历史与中国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载体作为一种综合艺术能够更好地把众多艺术形式以光影的效果呈现出来,让人从更多角度理解历史、现实和人生。
同一块石头,在每个青年心湖激起不同的涟漪。短时间内在大量祖国壮美河山镜头的叠加冲击下,学生杨璐菲感受到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归属感与自豪感。“我们有那么美的家,应该更有文化自信。”她说。
课后,一位陕西男生走到讲台边,与程老师聊了很久。他说,自己来自兰州,从小就在黄河边长大,对黄河、黄土高坡再熟稔不过。课上,电影语言的表达,老师的解读,让他从新的角度再度审视,对自己的家乡突然有了很大的新鲜和震撼感受。他感到很神奇。
“这一代青年,他们的家国认同感比我们想象的要强,有激情,有自己的判断。”程波说,“我们要做的,是给予更多的视角,带他们看得更深、更远。”
据了解,作为上海大学“一院一大课”之第十五门、红色传承系列之四——“光影中国”,共分为山川中国、城乡中国、中国时刻、中国脊梁、日常中国、传唱中国、中国根脉等十讲。程波、刘海波、张斌、徐文明和齐伟五位老师,每人负责两讲。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是《光影中国》课程的主讲人之一。在为学生们讲授“中国时刻”这节课时,他遴选了鸦片战争、中共建党、重庆谈判、开国大典等9个历史时刻,结合9部电影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们对历史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如何把握住历史命运有了直观认识。
“我们五个都是党员,属同一个党支部。”张斌说,这让他们在教学实践背后,更添一份责任感。“光影中国”希望给学生开启一段激动人心的银幕之旅,帮助学生以别样视角更深刻地走进历史,走进现实,认知当代中国。
“光影中国”“体育中国”“中国记忆”……上海大学推出的红色传承系列思政选修课,续写着“选课靠秒”的火爆人气。“只有以有厚度的内容承载有深度的理论,党史学习教育才能彰显温度、激发青年学子的共鸣。”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系列思政选修课总策划顾晓英说。
除五位授课老师外,还有多位“空降嘉宾”,在讲台前观点碰撞,火花四射——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朱枫导演,给学生们介绍老上海电影中那些优秀的作品和电影人;《大江东去》《两个人的上海》的制片人崔轶来讲他的创作历程;同济大学文学院教授汤惟杰结合上海电影发展的时间线,细数老上海影院变迁;纪录片导演秦博介绍作品《喜马拉雅的种子》的创作构想……
在程波教授看来,将电影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按电影史来排布,可以靠篇目方式检索,可以以创作者标签聚合,但这些都有点生硬,心意不够。一起策划这个《光影中国》的老师们希望做得更灵动、更鲜活,以电影为视野框架,以思想认知为动线,探索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遴选聚焦的具体主题很难,为此头脑风暴了好久。”程教授说,他们的原则是,“身段柔软”,但目标要坚定。同时,不回避矛盾,直面问题。因为无论是现实历史发展还是电影艺术表达,没有矛盾,就没有故事,也没有真实。
如何推动知行合一?实践中蕴养
这几天,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建学院建筑系主任陈飞老师为了一件学生才完成了一半的作业兴奋不已。
作业出自他教授的“建筑设计”课,题目为“在虚拟的复兴中路某地块,设计并建造一个保留一定历史记忆的区域文化中心”。这本是该校大三学生的传统项目,可学生王逸民和崇国文的想法有点不一样。
“老师,我们调研那里原有的建筑时发现,四周居民已经习惯了从一个主体房屋中穿过,抄近道。”王逸民说,“我们想在新设计的文化中心建筑组合中,专门保留同样的动线。”“因为那也是居民生活习惯的一部分、人生印记的一部分,或许还会成为归属感的载体。”崇国文补充,“希望设计出的建筑空间,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成为这一处城市更新中的小惊喜。”
虽然设计图还在最终完善中,但设计“菜鸟”们的想法让陈老师频频点头。在他眼中,建筑学既属于理工学科,也属于人文学科,在创造有形物质空间的同时,也生发着无形的文化脉络和时代精神。如果学生们学会站高一层思考,对这门学科,对城市空间、人民需求以及传统文化的体悟就会加深。
基于这一理念,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建筑设计这门专业课上逐步完善课程思政,让青年在实践中思考,在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强化价值观导向思维,最终凝聚为自己的内驱力和创新力。
9月16日10时,第六教学楼219教室,建筑设计课“变身”古画鉴赏。清晰的《清明上河图》在投影幕布上逐段展示。“我们可以看到,商业、居住和交通是如何杂糅配置的,也可以试着感受一下古已有之的城市故事。在这里,一桥一屋一路一市都不是苍白的物质实体,而是城市的节点……”讲台前,陈飞老师如数家珍,从故事出发,讲述传统空间的人文精神和城市空间内涵,学生听得兴致盎然,已经迫不及待追问,这样的内涵和精神,如何通过现代空间语言转化来演绎。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课程设计致力于将学生“推”进场景中。两年前的一堂课、一道题,还曾引起学生疑惑。
2020年3月,正逢战“疫”特殊时期,应技大全面开启线上教学,线上“建筑设计”课首次亮相。一段小汤山建设过程视频引起了师生热烈讨论:小汤山医院建造反映了什么精神?未来城市需要怎样的建筑?
“在这学期建筑设计课程中,我们以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单元应急性建筑设计为题目,旨在从建筑设计与当前疫情及未来应急安全、建筑选址与未来城市社区化治理、中国建造与中国文化精神三个角度来诠释设计主题。”陈飞老师介绍,疫情之后的防御单元与城市应急性建筑设计与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有大三学生不理解,低声嘟囔着:“这种非常规主题,以后派得上用场吗?”
“疫情对城市化及人居环境提出了严峻挑战,尤其在高密度区域,面对病毒传播这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城市应急的要求更高。建构‘公共健康’单元为核心的应急城市治理体系变得尤其重要,未来国家治理体系在城市建设中将起重要作用,以人为核心的建筑设计观念与思想也要发生改变。”陈飞这样解释。
题目的选定借鉴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基本单元来划分公共健康单元,也是基于应对未来上海将建立党建引领下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及治理单元变革需求,因此需要把未来对城市建设的专业理解与新时期城市发展面临的变革需求相结合。
针对教师提出的“建筑如何更好地与疫情防治管理相结合”问题,在4个小时的课堂展开中,学生们热烈讨论并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
大三学生李春生、秦晨从社区着手,提出合理组织社会空间和城市空间的阻断方式,通过城市绿带、社区公园及公共广场来形成有效预防和快速应对突发事件的空间单元,通过建模呈现出一个“防御单元”。
大四学生万羽翀一组认识到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提出构建城市组团,把防御单元建筑设计为一个小的细胞,细胞可以不断生产、变形、拆卸以应对城市发生的变化,这一体系下的建筑将会更好地与疫情防治管理相结合。
另一组大四学生研究中国传统木构体系榫卯结构,采用环保竹子做材料,通过传统建造,结合生态环保材料的应用,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延伸。
不知不觉间,象牙塔里的学子开始尝试凭借所学知识探索专业抗疫,成为保护人民的一员,对价值观和精神的淬炼,“如盐入味”地融进课堂教学全过程。
教学,并不囿于校园。依托“建筑设计”课程,学校举办“初心之地——上海红色模型(作品)展”,鼓励学生凭借专业必备的模型制作手艺,用初心重温历史印记,以红色模型展现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征途。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陈飞老师说,在培养建筑设计人才过程中,取之于实践,才能更好地用之于实践。
专家观点 突破麻木感
点亮青年心中的信仰之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教育中的思政教育,是其中重要一环。
记者:您认为,其中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余玉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我认为是麻木感。从小到大,思政教育贯穿多个学段。如果没有高水平教学,容易沦为低水平重复。进入大学阶段后,学生可能因此“捂上”耳朵,关上心门。
记者:对此,有何破解之道?
余玉花:首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避免“我是全部答案”的认知。思政教育不是搭积木,搭上几块就几块。教师应做的是,了解学生当下心中的问号与纠结,引导其自己找到答案,或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论工具。或许在他人生的未来某一刻需要时,这些准备已久的参考,会令其深思老师当日的教导。
第二,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需要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其中也包括特别的诱惑与影响。与之相对应,教师不应囿于学科,而应更广博地了解世界,学习、分析、研究。
第三,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更加科学高效,尤其不能一刀切和极端化。否则教学效果可能背离课程设置的初衷。
第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应形神兼备。青少年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思政课在青少年价值观养成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如何有针对性地配置各个学段教学内容,协调内容的难度、梯度、深度与广度,如何加强一体化教研,尤须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