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40名在来自复旦各个院系的教授、院长、书记组成志愿队 采访对象供图
讲台之上,他们是教书育人的“园丁”,疫情当前,他们是义无反顾的志愿者。特殊时期的复旦邯郸校区,40名在来自复旦各个院系教授、院长、书记组成志愿队,撑起了校内物资保障的生命线,用行动讲述抗疫一线大思政课。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刘季平今年59岁,明年就要退休。3月21日晚上,他冒着大雨赶在小区封闭之前紧急入校,之后每天都在校处理学院方方面面的事务。4月4日全校进入封控管理,大家只能留在房间。得知需要志愿者,刘季平第一时间报了名。“搬东西没问题,我肯定不比其他人搬得少。”他说。
历史系教授刘平是出勤率最高的志愿者,每一次任务都不错过。3月13日入校以来,60岁的他,已在办公室坚守六周。每天线上教学、督导听课、指导论文、参与志愿者工作,他并不觉得辛苦。“做志愿者是一件利他利己的事,也是一名复旦教师应该做的。”他说,自己平日坚持锻炼,可以胜任搬运工作。
航空航天系教授马建敏62岁,因为科研任务自愿申请留校,和同系副教授王皓积极参与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因为办公室在系实验室,他们还主动协助管理实验室安全。4月13日上午,两人赶在下雨之前为北区转送物资,多次往返于北区和光华楼。“只要碰巧没啥事,我就多干一点。”马建敏说。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文强也留校一个半月了。报名做志愿者后,有同事善意提醒他:“你年龄大了,这可是要搬东西的。”52岁的张文强觉得,作为党员,组织需要时就要义无反顾。习惯早起的他还和另一位老师承担起给网格内老师们送早饭的工作。
志愿者队伍的队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李冉介绍,考虑到工作很消耗体力,原本,大家想让年轻男老师分3组承担主要搬运工作,年长老师承担督导工作即可。可是,每次群里一发放任务,一两分钟就被抢光。“不论年龄、性别,大家报名都很踊跃。得盯紧了这个群,一不留神就报满了,到了现场大家都很卖力,都像小伙子一样。”李冉提到,很多时候,没有报上名的老师也会主动到现场帮忙,大家一起分工协作,抓紧完成。
任务结束,每个人都是大汗淋漓,连防护服都被浸湿。“一开始穿得多,都是穿着衬衫、羊毛衫,现在有经验了,基本上防护服里只穿一件短袖。”刘季平笑言。他印象中,有一次任务艰巨,要搬近300大箱的板蓝根冲剂,开始招8人,计划2小时搬完,中途大家发现实在无法完成,又紧急增员8人。
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谢小华经常负责打包,因为担心包裹在运送中松散,她每次都特意打两下。但因为是流水线作业,她忙得满头大汗也赶不上前面同事们分拣的进度,好在不断有老师主动支援。她记得,整个队伍从最开始的5个人慢慢增加到十几个人。令谢小华感动的是,一些老师上了年纪,多少都有一些腰腿疼痛的基础疾病,但每次干活的时候,大家都是欢声笑语,从没听到有人抱怨。
这支教师志愿者队伍随时待命、参与后勤保障服务的同时,更保证教学、科研、行政各项本职工作不断线。“非常时期,教师的首要任务还是育人,教学和科研不能停下。”张文强说,当时选择住进学校,单纯也是希望从物理距离上离学生们更近一点、和学生交流更顺畅一些。
即便无法出办公室,他每周线上为学生授课8个课时,3个小时的组会雷打不动,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专项也没有停下,让同学们“足不出户”也始终能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一些实验暂时无法开展,他想办法把硬件先寄往外地,请合作伙伴帮忙跑算法,及时采集数据,不耽误科研进度。
刘季平也依旧每周为MPA班的学生上《公文写作》课。班里很多学生是在一线忙碌的公职人员,和他一样坚守单位无法回家,有的甚至在方舱医院工作,但大家的出勤率依旧很高,让他备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