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2日,对复旦大学体育教学部党支部书记郭建忠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那一天,他第一次踏上永平这片土地,成为学校自2012年定点帮扶云南省永平县以来第一任挂职副县长。
当天晚上,水土不服、发烧难受的郭建忠,思考着作为第一位在永平挂职的干部,可以为这一国家级贫困县做些什么?教育、医疗、科技、产业……笔记本上渐渐写满了字迹,随后,他一步一步将所思所想付诸行动。
在郭建忠之后,刘建峰、张阳勇、赵泉禹、徐宏波、王珏等5位复旦挂职永平县副县长,姚志骅、张志强、曲正祥、李达等4位复旦驻村第一书记,先后10位复旦扶贫干部耕耘在永平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接续描摹永平美丽乡村图景。
一所高校,一座县城,一份情谊,绵延十年。这些复旦挂职干部,见证了学校党委对定点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视,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复旦人的全情付出,也将复旦人与永平人的深情厚谊镌刻心间。
人生的许多“第一次”留在永平沃土
从上海到云南昆明,飞机航程2个多小时,参加培训3天;从昆明到大理再到永平县,驱车8个多个小时,一路风尘仆仆。郭建忠想象中的永平县城,真实地呈现在眼前:
“县城很小,但很干净、漂亮,民风淳朴。当时正值白族传统节日‘三月街’,大家都放假了。道路上很多农车,村民在赶集,熙熙攘攘。”
郭建忠(右二)在村民家中了解情况
第一次下乡,郭建忠在永平副县长的陪同下,察看乡村的全貌。山路蜿蜒曲折,驱车一个多小时,又爬上一座山坡,终于到达山上的小学,双目所及,是简陋的屋舍、破旧的桌椅板凳。
午饭时间,老师放下粉笔书本,回家做饭、喂猪。学生们到学校食堂,每人打一两个菜,端一个小铁盆,穿着拖鞋、凉鞋、布鞋,蹲在教室墙边,分享自己家里的咸菜。看到这个场景,郭建忠不禁心酸落泪。“当时我家孩子也是读小学,他在上海的生活条件和我眼前的场景,天壤之别,看得我心里很难受。”
抽水困难,师生经常需要往返山坡挑水。郭建忠多方协调经费,为师生解决用水问题,清泉汩汩,沁润心田。
“人生中太多的‘第一次’,发生在永平。这些前所未有的经历,让我切身体会到基层工作的辛劳,了解到永平各方面匮乏的条件,感情也更加深厚。作为复旦的挂职干部,我更要倾尽全力地去帮助他们。”郭建忠说。
学校是郭建忠最坚强的后盾。一年间,在郭建忠多方协调下,永平县选派了3名中小学校长赴复旦大学附属中小学挂职培训,助推永平教育事业发展。一位永平小学校长观看复旦二附校小学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连连称赞:“太震撼了,太有感染力了!我回永平也要在学校组织这种形式的升旗仪式,让小朋友们从小接受爱国主义熏陶。”关于教学方法、课件制作等方面的经验,也被校长们带回永平。
这一措施,成为“教师素质提升计划 ”的组成部分。十年间,复旦附属中小学先后接收36名永平中小学校长和54名骨干教师挂职锻炼、跟班代教、进修培训,累计培训师资1200多人。
“他们来到复旦,真是求知若渴。”永平县和南涧县66名党政干部,来复旦大学参加干部培训,凌晨零点抵沪,早上8点就要开课,“他们全都准时来了,听课的状态非常认真,还说课的内容很有用。”随后的十年间,10名复旦挂职干部和22名复旦专家学者,累计培训永平干部15000多人次,助力永平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
为了改善永平县医疗卫生条件,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分期分批接收永平县卫生系统60名专业技术骨干开展为期1-6个月的医院管理、医疗、护理等进修轮训。永平县人民医院内一科主任田大全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学习半年,回到县人民医院后,他把华山医院赠予的白大褂挂在办公室来激励自己。10年间复旦累计派出13批66名医生援建永平县人民医院,为永平培训医务人员超20000人次,让永平医生们在医疗技能、科室管理等方面,取得进步,造福当地百姓。
“看到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我觉得复旦对永平的帮扶切实取得了成效。通过我们挂职干部牵线搭桥,永平人来上海、来复旦,开眼界,学到真才实学,回去以后又能服务老百姓,这是最好的事情。”回忆当时的细节,郭建忠眼眶微湿。
“用真情,用实干,去耕耘永平这片心灵沃土。”2017年,学校党委为进一步加强定点扶贫工作,成立改革与校外合作办公室,安排郭建忠担任副主任。他与永平的不解之缘,得以延续。
永平县城
两年后重回永平,郭建忠看到县城面貌焕然一新:道路更加宽敞,卫生状况更好,人民安居乐业,“就像一个优美的小城市一样。”
2019年4月,在郭建忠赴永平挂职5年后,永平县实现脱贫摘帽。听到这一消息,郭建忠欣喜若狂:“我们复旦人倾尽全力,真情付出,帮助永平县提前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了国家交给我们的神圣使命,内心十分激动。”
十年,复旦人用心用情用力,描摹永平美丽乡村图景
复旦大学高度重视对永平县的帮扶工作,十年一如既往,始终用心用情。学校成立定点扶贫与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定点扶贫、对口合作等工作的统筹领导,党政主要领导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亲自谋划、部署、推动。学校组建独立建制的校外合作处,系统规划并全面协调落实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任务。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带队赴定点扶贫县推进工作落实。
近5年来,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先后近30人次带队赴永平县调研情况、对接任务,督促指导工作开展。校党委书记焦扬、校长金力、原校长许宁生等每年率队赴永平,访田间地头,与村民促膝长谈,了解永平之所需,竭尽复旦之所能,为永平的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复旦力量。
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定点扶贫”衔接“乡村振兴”,复旦人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位位复旦挂职干部,一批批复旦专家顾问、医疗团队、支教学生纷纷来到永平,一笔一画共同勾勒永平美丽乡村画卷。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曾经的永平中、小学,不少教室桌椅陈旧,基础设施简陋。十年间,在复旦“校园设施提升”计划的帮助下,课桌椅、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各单位、校董校友、爱心企业捐赠一批批电子白板、计算机等设备,助力校园信息化建设。通过帮助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永平一中近三年来高考成绩屡创新高,一批学生考入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昌大学、西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金力、许宁生和李大潜三位院士一直关心的来自脱贫户家庭的小敏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大理州民族中学宏志班,在当地成为一段佳话。
过去十年,实施“助力学生成长”计划、“微心愿”项目,复旦校董校友、各界爱心人士长期关怀,设立舜杰克明助学金、振兴奖学奖教金等,累计资助4000多名像小敏一样渴望知识的贫困学生。复旦发动师生跟永平各中小学校对接,开展各类线上线下讲座培训,开阔山区学生视野。复旦大学研支团选派5批22名研究生开展支教活动,为“把泥娃娃捏成金娃娃”尽心尽力。
“上海的专家们来啦,我们都很信任他们!”每当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的专家团队、“博士生医疗服务团”等团队赴永平县坐诊义诊,村民们奔走相告,纷纷前往。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问诊需求,被扶贫干部等提前摸排,将精诚的医疗力量送进困难家庭。
十年来,复旦大学充分整合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通过多项目联动、全要素覆盖、成体系推进,形成立体化的健康医疗扶贫复旦模式。一家一家医院接力,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帮扶,手把手、心连心。专家坐诊、健康义诊,医务人员培训,医疗设施援建,“互联网+医疗”平台建设,架起“云端”的桥梁,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疑难杂症有专家”的目标得以实现,从此改写了永平的“健康曲线”。
秋高气爽,永平漫山遍野的苹果树,硕果累累,映入复旦特聘教授、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吕红教授的眼帘。这些生长于海拔1700米生态种植区的苹果,被酿成果香清冽,口感柔润的苹果酒,在玻璃瓶中光泽莹润,凝聚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心血,凝结成复旦与永平相亲相爱的情谊。
自2018年起,吕红教授带领团队与永平县阿庆嫂食品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复旦大学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菌株技术,发挥永平特色水果资源优势,开发水果原浆发酵饮品系列产品,推动水果种植基地、生产基地、销售团队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推进永平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帮助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
复旦每年召开永平高原特色农产品推介会,挂职干部和帮扶教师们更是在2020年复旦校庆期间为永平直播“带货”,2021年永平特产在上海第一次走出复旦校区,走进了网红商区和街道社区。师生和校友在校党委的号召下,在“复旦助力永平微商城”“复旦助力永平卿云鲜商城”两个电商平台以购代捐、以买代帮。2022年上半年,复旦经受前所未有的疫情考验,永平不远千里送来饮用水和水果,复旦人为校地之间爱心的 “双向奔赴”而感到暖意融融。
永平美丽乡村风光
经过十年的携手结对,永平已成为复旦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年轻干部、莘莘学子服务国家战略、投身乡村振兴、施展所学所能的广阔舞台和育人“大课堂”。学校将持续在机制举措上谋创新,在资源投入上挖潜力,在长远发展中蓄势能,一如既往把定点帮扶永平工作落实落细。
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帮扶工作、“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接续发力推动乡村振兴,“用真心真情、出硬招实招”,助力永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