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痛后快”,是他对自己和学生的要求

作者:邓晨菲摄影:王玥、受访者提供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2-10-05

走进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教授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两位前辈的画像:一位是邓小平,一位是爱因斯坦。如同他的追求,一头是社会价值,一头是科学理想。

从教十余载,陈焱所获荣誉无数,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今年,他荣获复旦大学“钟扬式”好老师称号。他说:“我现在承担的管理职责就是钟扬老师几年前所承担的。对我而言,这是传承,也是鼓励。”

师者如舟千里不殆

在给本科生讲授专业核心课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时,陈焱在绪论课强调,“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单体、少体到多体的复杂性的累积过程”。这门课程,不仅讲授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基本科学规律,介绍宏观出发微观着眼的方法论,更在娓娓道来中将人类不懈追求真知的精神,种在莘莘学子的心中。

课堂上,陈焱将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讲授得深入浅出。对学科人物,他如数家珍。谈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奠定者卡诺,陈焱讲他30多岁因霍乱去世,大部分手稿焚毁,理论蒙尘,学生们由此领会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陈焱介绍物理大师杨振宁,讲他初出茅庐便研究二维伊辛模型在弱场下的严格解,学生们由此明白物理学研究要不惧困难,勇于探索基本问题。通过介绍前辈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思想,陈焱将专业课程教学与弘扬真善美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一切,传达的是他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培养不应该局限于培养期间课业成绩突出,或完成一项具体的课题,而应引导他为一个更长远、更宏大的目标来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复旦大学是国内顶尖的综合性大学,复旦物理学系理应以培养物理学家为己任。”

这既是他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也体现了他的个人追求。在求知欲的驱动下,从本科生、博士生、博士后、青年教师、知名学者,一路走来,初心不改。“成为物理学家,担当社会责任”,是他的目标和追求。

“培养物理学家和培养好学生不是一件事情。”陈焱在教学中强调要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体验科研的全过程。他鼓励学生自发提出问题,开展自主性的研究探索和分析讨论,最终获得真知,感悟醍醐灌顶的快感。每个学期的讨论区中,同学们都会留下几百个问题和讨论。在思想的碰撞中,同学们厘清基本概念,发现研究切入点,体验科研的乐趣,增强创新意识。

陈焱还创造条件,让学生进入学术前沿。受法国物理学会国际暑期学校的启发,2011年起,他发起并持续主办了三届高水平“复旦凝聚态(理论)物理国际暑期学校”,每年遴选招收国内外150名学员,邀请10位国际一流学者授课。通过这个平台,青年学子有机会与国际顶尖学者面对面交流,与优秀的同龄人共同切磋,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都与国际学术的最前沿相接轨。

这些探索与实践也体现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博英行动计划方案(2020-2022年)》中——“卓博计划”、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资格考试等。陈焱的教学创新不停步,管理创新也不停歇。“我希望能利用自己对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理念和感悟,为全校发展做出些许贡献。”陈焱追寻科学理想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先痛后快”,言传身教,桃李不言自成蹊

“第一回见到陈老师西装笔挺地出现在讲台上,我就觉得,超厉害的!”学生董知寰这样形容初见陈焱时的感受。

“做科研是痛快的过程,必然先有痛苦的求索探寻,才懂得享受成果的苦尽甘来。所谓痛快,就是先痛后快,不痛不快,痛并快乐。”在学术道路上求索三十余年,陈焱始终秉持这样的理念。

“做基础研究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你并不确知下面是否有路,也许下一步就撞墙了。那就累积经验教训,调整方向,再作尝试。”曾经,陈焱也在不同的方向中转换和迷茫。从高能核物理理论到纳米体系输运理论,再到晶体学理论方向,而后到强关联物态理论,从研究生到博士后,他不停受挫,又不断前行,成长为理论物理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才。他在非常规超导电性、自旋液体、冷原子体系等方面取得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担任Springer Tracts in Modern Physics系列丛书总编辑,但他仍然俾夜作昼。光华楼、物理科研楼、第一教学楼……留下他孜孜不倦的身影。

“陈老师提出的要求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自己与一名合格的物理学工作者间的差距。”他的学生说。陈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着学生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我。

他的学生中,有同学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毕业后成功在知名大学任教;有同学对物理兴趣浓厚,废寝忘食地研究物理问题,深夜仍和陈焱讨论问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每个师生讨论问题的深夜,每个师生组会的假期,每个师生探索未知的时刻,陈焱都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如何为人和为学。

制图:实习编辑:沈家怡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