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送别复旦首席教授王威琪,他晚年学术上坚持亲力亲为,PPT也自己做

作者:汪蒙琪 黄海华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22-09-25

我国定量超声血流检测奠基人

9月25日,著名生物医学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王威琪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

他是我国定量超声血流检测奠基人,为我国医学超声诊疗技术发展作出开拓性贡献。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电磁和超声血流检测方法研究,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电磁血液流量计”,研制出六十单元B型超声诊断仪,提出采用独立的双超声束多普勒效应定量测定血流速度方法。他带领团队在医学超声图像处理、骨超声等领域获得多项成果,在超声诊断基础研究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卓越贡献。

他一生发表论文350余篇,著作(合编)7本,有11项代表性发明专利。1988年,世界医学生物超声联合会授予王威琪同志Pioneer奖,苏步青老校长闻讯后,亲笔题写“波联国际,泽被人间”。

2022年8月26日,王威琪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3岁。

哭别院士,那晚他走了十公里

距离告别仪式还有半个多小时,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王院士就下到医院,当时的超声系统基本都是国外的,他就和我们医院合作研发国产超声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说。多年来,王威琪院士团队与华山医院紧密合作,双方共同成立“智慧诊疗实验室”,围绕大脑疾病自动化诊断、可视化的手术导航系统,以及颅脑超声诊断小型化、微型化等领域开展合作,在脑疾病、脑肿瘤的智慧化诊断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主动性”,是王威琪给周良辅留下的深刻印象。在周良辅看来,学科融合并不容易,需要学科之间双向的沟通努力。“搞基础研究要接地气,要下到临床一线去,才能了解医患所需,王威琪院士很不简单,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周良辅说。

“现代医学的发展,包括大多数医疗器械的进步,是跟物理学分不开的。王老师通过学科交叉,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医学的跨界、转化,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认为,王威琪在学科融合创新方面的贡献,实现了基础研究对临床医学发展的积极促进,也让基础学科有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在与王威琪相识共事的30多年间,王威琪学识深厚、实事求是、为人正直的特点,给李兆申留下了深刻印象,“王老师对人特别好,有问题请教他时,他总是很耐心地向你解释,和你沟通。我的老师、我的学生和我,三代人,都和王老师结下很深的友谊和感情。”

肃立于王威琪遗像前,复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他得安湿润了眼眶。8月26日晚,得知恩师去世的噩耗,他得安第一时间赶往医院。“当时整个人是懵的。”从医院出来,他得安步行回了家。那天晚上,他走了十公里。回忆起与导师王威琪在一起的20年,他得安几度哽咽。自2002年成为王威琪的博士后之后,他深耕于骨超声测量领域。早些年,超声测骨骼因其难度高,是一个研究者甚少的“冷板凳”。王威琪却鼓励他得安,要聚焦前沿,但不一定追逐热门领域。如今,他得安已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骨超声测量领域专家,他带领团队深入医院一线,结合医患所需,实现了测量结果由无成像到有成像、测量目标由骨骼拓展到脊髓和颅骨的开创性发展。

王威琪总说:“学生的成绩是老师的光荣。”在各大学术会议及公开场合,王威琪将年轻人推到台前,给他们崭露头角的机会。他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心,也让他得安记忆犹新,“有一次去开会,他觉得我领带打得不好,就亲自给我打领带。

告别仪式现场,王威琪的学生、复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研究员许凯亮泣不成声。“王老师是改变学生人生命运的人师、经师、大先生”,许凯亮说。无论是自己前往法国巴黎第六大学跟随国际骨超声权威Pascal Laugier院士开展博士后研究,还是申请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基金、后来归国留校工作,王威琪都给予重要帮助。“王老师见过一面的学生,他基本都能叫得出名字,而且是第一下就能叫出来。”无论学生所发文章大小,王威琪都非常高兴。

“王老师是个爱校如家的人,只要工作日没有外出开会等其他安排,他总会到学校的办公室来。”担任王威琪助理已有20年的复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周国辉说。虽然年事已高,但王威琪依然在学术上坚持亲力亲为,“PPT这些,他都自己做”。近些年,王威琪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和青年教师、学生讨论课题。“他跟学生讨论的时候,一方面是给学生提指导意见,另一方面其实是缓解学生在科研上的压力,给他们鼓励和信心。”

告别仪式现场,前来送行的不仅有老师,还有许多年轻学子。“上次听王老师的演讲,是在学院成立二十周年的大会上,他分享了《往事并非如烟,当今也很精彩》的报告,对我们学生再创佳绩提出要求和期待。王老师的崇高品德和学术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复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智慧医疗超声团队博士生闫少渊说。

言传身教,是子女们的宝贵财富

“我们多么希望再挽着您的手,走在复旦校园中;多么希望再听听您的唠叨、叮嘱与指导;多么希望我们一家一起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王威琪家属代表、王威琪之子王育玮在致答谢词时说,父亲把一生的心血和热爱都挥洒在复旦校园。

即使到八十高龄,王威琪也每天坚持认真学习。他常对子女们说,要坐得住“冷板凳”,要不断积累,同时也要在融合交叉中创新进取,“综合就能创造,转移就能突破”。

“爸爸常说,‘无穷小的无穷项相加,有可能成为无穷大’,说的其实就是‘积小流成江海,积跬步成千里’的道理。”王威琪喜欢用简洁的数学公式来阐述人生哲理,这让毕业于复旦计算机系的女婿陈愉记忆犹新。

“爸爸还特别提倡我们要有跨界思维。”早在九十年代,王威琪就坚持将物理学、数学、电子学、医学等学科进行融合发展。在他看来,“两个领域的交叉汇集点特别容易找到创新突破点”。因此,他积极鼓励身为内分泌科医生的女儿,突破单一的糖尿病研究,着眼于糖尿病与眼病、妊娠等交叉领域的研究。

“父亲对身边每一位同事都十分和蔼,他总能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包括打扫的阿姨。”多年来,王威琪对虚心好学、有潜质的青年人总是尽力相助,他常说,“成就学生,是老师最大的成功”。

尽管平时工作忙碌,每个周末和节假日,王威琪会抽出时间和家人一起吃饭聊天。当他发现女儿喜欢绘画,就鼓励她往这方面发展,无论再忙都坚持陪她去学国画。十年前,王威琪的孙女还在上幼儿园,每到放学时间,他都会风雨无阻地准时去幼儿园接送,还会跟别的家长参加亲子比赛。

复旦校园内,师生们敬上的卡片与白菊放满了恒隆物理楼的灵堂,缅怀他的横幅悬挂于邯郸校区恒隆物理楼与江湾校区二号交叉学科楼前。

大师远行,长歌未尽。王威琪院士的理想信念言犹在耳:“看准方向,抓住机遇,百折不挠,形成特色,虚怀若谷,不断向前。”

人物简介:

王威琪,1939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江苏海门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6年,考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五年制本科),1961年毕业留校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2年8月26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3岁。

制图:实习编辑:罗钰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