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的“星火”:汇聚力量,照亮师生

作者:殷梦昊、王靖扬、项天鸽、曹盈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2-08-22

“此时此刻,广大党员同学更要在学校‘防疫一盘棋’中团结勇毅,面对特殊时期,拿出特殊精神,体现特殊担当,用心中‘星火’照亮身边师生。”

3月14日,复旦校园启动准封闭管理后的第一天,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下文简称:“星火”队)向复旦大学全体学生党员发出倡议。

就像一颗颗温暖的火种,来自全校16个院系、38个党支部的“星火”队员纷纷从讲解台前走向抗疫一线。校园进入准封闭管理后,三分之一的队员在各院系党员志愿服务队担任核心骨干。封控管理后,近半数队员成为片区长、楼长、楼宇志愿者,八成队员主动参与校园服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近1000次。

星星之火汇聚成磅礴力量,战无不胜

左宗正:材料科学系2021级博士研究生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副队长

3月,学校进入准封闭管理,我开始承担全校研究生党员志愿服务队的统筹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发挥“信息枢纽”的桥梁作用,一边向广大同学统计、搜集各类需求,一边及时将这些需求发布给各研究生党支部、“星火”队、博讲团等等。如果发现有人能解决某个问题,那就请党支部推荐相应人员给我,我为他们安排服务时间。

3月31日起,我开始了第二项工作:担任江湾生活园区19号楼的楼长,负责一日三餐的搬运、物资抗原的发放与核查、核酸检测提醒和秩序维护、楼宇内环境的维护、限定区域放风的管理,在后续还要完成毕业季工作的衔接配合等。

“楼长”这一职务,让我瞬间变成楼内近300位同学的“临时辅导员”。我需要在群里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各种诉求并尽快反馈,说真的,这对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毕竟我从没有带过这么大的“团队”——大家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甚至在此之前从未打过照面。而疫情封控管理之下,我必须尽快认识大家,通过宿舍编号迅速定位到人,以便高效处理各类突发状况。

通过这次疫情,我对“星火”队员们常说的两句话,“一个队员带动一个群体、一支星火队竖起一面旗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曾经的我们是真理的宣讲者,是理论学习的急先锋,而在这次疫情中,我更真切感受到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意味。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以星星之火去点亮周围的人,便可汇聚成磅礴力量,战无不胜。

红色基因让“星火”队员倾注更多热情

杨宁: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副队长

特殊时期,特殊担当,这次抗疫经历,让我更真切体会到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性。运货员、引导员、搬水工、网格员、巡逻员、楼长……“星火”队本身具有的红色基因,促使我们每个队员都在各自岗位上倾注比常人更多的热情。

一个队员带动一个群体,个人的行动就是最好的动员。从校园生活物资搬运、消毒凝胶发放到核酸检测秩序维护,我也从红色袖章、蓝色隔离衣换上了白色防护服。在70余次各类志愿服务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党员身上的责任和担当。

无论是早晨七点还是晚上十点,“星火”队员总可以快速、有序地组织起来。校园进入封控管理后,北区有一支志愿者机动队,其中大部分都是“星火”队员。记得有一次夜里9点,我们与送水师傅一起为北区107个楼栋送去了400桶水。

学校进入网格化管理后,我也“转型”成北区网格化管理的“网管”巡逻员,负责网格志愿者的组织招募和协调安排,并开展日常巡逻串联起各个点位的志愿者,保障同学们户外活动的秩序与安全。在30多个时间段的巡逻中,不管是白天黑夜、烈日风雨,我们一直坚持到网格化管理结束。那段时间,我基本上每天出去巡逻四五个小时,沿途排查各种突发状况。

而除了在疫情一线担当职责,我们“星火”队员也没有放下主职工作。疫情之下如何继续精进理论宣讲工作,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制作了讲解质量专项提升方案,让大家在疫情期间也不松懈讲解本领的锻炼,包括一起开展“大中小德育一体化课程”的备课工作、编写《信仰之源》阅读材料“加油包”、优化个性化讲解稿等等。不论疫情防控还是讲解工作,我们“星火”队始终都在践行宣言精神。

“眼中有光芒,心中有力量”鼓励着她

方晢伊:公共卫生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

《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既是复旦人也是共产党员的初心之馆。两年前,我选择加入“星火”,就是抱着寻访初心的想法。“眼中有光芒,心中有力量”,在我们刚入队的时候,一位老师曾这样评价我们,这句话也一直鼓励着我。这段时间,经常在微信群、朋友圈里看到“星火”的伙伴们在校内开展各种志愿工作,他们的激情感染着我,给予了我更多力量。

我虽然住在校外,疫情期间无法入校,但参加了徐汇区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志愿工作,进行电话流调。同时在公共卫生学院流调队中担任临时党支部的支部书记,负责支部的运营工作、队伍建设、组织生活,以及团队同学的心理支持等。后期,我也参与了一次校内紧急流调。

流行病学调查是公共卫生部门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但还没毕业的我们平常很少真正参与。我一直认为,身为公卫专业学生,在疫情严峻的时候原本就应站出来承担责任。所以在得知学院招募流调志愿者时,我立马就报了名,成为了学院派出的第一批志愿者。当然不只是我,我们学院的很多同学都在疫情期间参与了流调工作和其他校内外防疫工作。学院和导师也非常支持我们,让我们平衡好学习科研和流调志愿者工作,匀出精力支援抗疫一线。

我一直觉得公共卫生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专业,它是以人群的健康为出发点的。通过这次志愿服务,我也更加坚定了信念,今后一定会继续坚守这份工作与事业。

 “冲在前面”是 “星火”队员的自我要求

秦艳晖:药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副队长

从3月进入准封闭以来,我参与了张江校区的志愿服务和管理工作,从事的岗位多种多样,但对一名“星火”队员来说,这其实是稀松平常的事。加入“星火”以来,我学到了比预想更多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自己的高标准。“冲在前面”,一直都是 “星火”人的自我要求。

张江校区的学生住宿园区在高科苑,共有6栋楼,疫情期间我是1号楼的两位楼宇负责人之一,主要负责订餐、统计物资需求、接收分发物资等。防疫政策的调整是循序渐进的,5月份起张江校区开通了各楼栋轮流前往操场和图书馆的接驳车,我开始定时确认各楼层出行需求,上报车辆人员信息,安排和联系车长。这些工作一直持续到6月1日才大体结束。

在园区,除了楼层志愿服务以外,我的辅导员工作也不能停下来。我带的班级现在是大二,他们是张江校区年龄最小的一批学生,却勇挑重担,也成为了光荣的志愿者。工作期间,他们认真负责,表现非常出色。

在张江二期的学生中,我通过线上号召组织起一支志愿者队伍,分四个点位开展分餐、送物资等工作。远程管理志愿服务,难度可想而知。这些同学我此前并不认识,彼此都是“网友”。如果遇到突发情况,人在现场还可以及时做出判断,但在线上,就对信息沟通提出了很大挑战。所以那段时间我总是起得特别早,生怕有人找我的时候消息回迟了。好在每个志愿者都非常负责,即便是最开始对流程还不熟悉的阶段,也没有出现过工作失误。

回顾这段日子,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学生的成长,以及我们整个队伍的成长。这让我感到自己的所为是能够感染身边人的,也更让我相信,“星火”的使命,值得一批又一批同学去坚守和践行。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