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团队四年打造数字化沉浸式特展亮相!河南文物局、复旦合作共建的文博数字艺术研究中心揭牌

作者:殷梦昊摄影: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发布时间:2022-07-26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随着科技发展,数字化逐渐成为“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重要途径。7月26日,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及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以下简称“两院”)正式开馆。河南省文物局与复旦大学合作共建的文博数字艺术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落地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复旦团队历时四年打造的“雕画汉韵—寻找汉梦之旅”展览首次展出。

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郑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牛卫国,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明,郑州市委常委、郑州市政府党组成员虎强,郑州市政协副主席、郑州市发改委主任杨东方,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顾东辉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仪式。陈明主持仪式,虎强、田凯、陈志敏先后致辞。

共建文博数字艺术研究中心,聚焦“十四五”国家数字文化重大战略需求,深入推动数字化文博等各领域合作

虎强代表郑州市政府向“两院”正式开馆表示祝贺,对出席开馆仪式的领导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欢迎。他介绍,近年来,郑州市委围绕省委省政府“文化文旅融合发展”战略,践行“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科学理念,因地制宜、创新举措,有效盘活文物资源,深化拓展文物保护,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在全国率先实施文物考古前置改革、生态保遗工程、百家博物馆建设,受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国家部委的充分肯定,在全国宣传推广起到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更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真正做到了文物保护利用为了人民服务、保护成果由人民共享。未来,郑州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系列重要讲话批示指示精神为指导,创新展示传播,优化运营管理,提高展陈水平,为保护传承历史文脉、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田凯代表河南省文物局对“两院”的开馆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郑州商城遗址是郑州入列“八大古都”的核心载体。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是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最为核心的文物保护展示项目之一。“两院”的建成与开放将成为宣传郑州商城发展历史、揭示郑州悠久文明的重要平台,成为面向市民进行文化普及教育的场所,是联结古老郑州与现代文明的桥梁,将成为郑州新的文化名片。他表示,为落实好河南省政府与复旦大学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河南省文物局与复旦大学协商决定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复旦大学的科研力量,为河南省文物活化利用注入复旦智慧,为此决定共建文博数字艺术研究中心,在复旦、郑州建立双基地,未来,将共同为文物活化利用,为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陈志敏通过视频致辞代表复旦大学对“两院”开馆、中心落地以及展览开展表示热烈祝贺,对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市政府等长期以来对复旦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2020年,复旦与河南省签署了省校战略合作协议,在省校合作框架支持下,双方积极推动务实合作。去年8月,河南省文物局与复旦签署了联合共建“文博数字艺术研究中心”协议,在河南和复旦共建双基地,以新的合作机制,发挥好双方优势,聚焦“十四五”国家数字文化重大战略需求,深入推动数字化文博等各领域的合作。此次开展的“雕画汉韵—寻找汉梦之旅”展览,是双方通过数字技术进行文物活化利用的最新合作成果。

陈志敏表示,探讨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是复旦“十四五”发展中确定的重要研究领域。复旦拥有谭其骧先生开辟并有葛剑雄、周振鹤等大家领衔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团队,裘锡圭先生挂帅的古文字研究团队,还有陆建松教授主持的博物馆学团队,并正在大力推进科技考古研究院的建设,促进与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的跨学科融合创新。未来,复旦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期待与河南省在相关领域研究方面开展更深度合作,产出更多成果,共同推动文化数字化发展,讲活“黄河故事”“中国故事”,携手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通过数字赋能、科技加持,推动向数字收藏、展示、教育等方向整体化转型发展,做好“博物馆+”这篇大文章。

随后,顾东辉、田凯为合作共建的文博数字艺术研究中心揭牌,安伟、姜继鼎为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揭幕。

顾东辉、田凯为合作共建的文博数字艺术研究中心揭牌

安伟、姜继鼎为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揭幕

以数字技术呈现文明之美!复旦团队历时四年精心打造沉浸式文物展,数字化“复原”汉代人生活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位于郑州市管城区东大街,商都遗址考古公园内,是一座专题遗址博物馆,目标定位为综合展示郑州商城考古科研、保护历程、文化阐释的专业平台。博物院展厅面积约5500平方米,展示了郑州商城遗址出土文物、遗迹、考古研究、遗址保护成果,让观众了解郑州商代都城建都背景、城市布局与功能分区、城市生业百态及商代地域控制、城市生生不息等内容,感受商都郑州的文化魅力。博物院藏品丰富、种类多样,展出青铜器、玉器、骨器、陶器等文物1000余件,充分利用沙盘模型、场景复原、艺术作品、多媒体技术、声光电技术等辅助手段,以商都历史文明为核心内容,向世人徐徐揭开这座沉寂3600余年都城的神秘面纱,解码中国早期文明的千年根脉。

与博物院开馆同步推出的“雕画汉韵—寻找汉梦之旅”展览,由复旦大学与郑州市文物局携手合作、精心打造的通过数字技术进行文物活化利用的最新成果,展览时间将持续至今年9月8日。

展览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柴秋霞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历时四年精心打磨,以“文化、艺术、科技”的深度融合,呈现了数字艺术赋能文物保护与展示的新场景和新体验。展览通过提取文物中最具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代表性艺术元素和精神内涵,将深藏于雕画中的汉时元素转化为一个个别饶风致的艺术作品,用艺术沟通古今,让沉浸互动的表现手法消弭时代的隔阂,为观众重新诉说尘封千年的汉时故事。

作为河南省首个不可移动文物在博物馆展示的沉浸式特展项目,展览响应“数字化对历史文化资源活化”的号召,为展现中原历史文化内涵提供了全新的方式手段,为不可移动文物在博物馆“安家”提供数字化理念与具体实践。展览通过对河南郑州新密出土的部分精品汉代墓葬进行数字化展示,提取汉代壁画/画像石内元素进行复制展示或是多样化再创作,运用多媒体、数字交互等现代科技手段,将石头上的史诗以另一种形式为观众呈现强大的内涵与生命力。

1800年前,郑州人是怎样生活的?在“舆辇珍馐,烟火人间”展厅中,观众可以穿越到1800年前,切身感受汉代的车马出行、饮食文化、宴饮娱乐等生活情景。通过“衔镳驭马”,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汉代人如何养马、驭马,还可以通过拉缰绳的方式选择心仪的马车、马匹以及马具,生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车马座驾,过一把“乘骑瘾”。“袂起汉风”则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发髻、发饰、上衣下裳、鞋履、器物的相关内容,让观众直观地了解汉代人的时尚造型。

制图:实习编辑:沈家怡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