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怀念】上海科协:痛别!上海市科协原主席、复旦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福家逝世,享年86岁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上海科协发布时间:2022-07-21

杨福家曾经在1992年到1996年期间担任上海科协主席,见证并参与了上海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面向经济,迎接挑战”

1992年11月14日,他在上海科技报发表了题为《面向经济迎接挑战——祝贺市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的署名文章,提出了他对科协工作的理解和设想。

30年前,杨福家就对科技成果转化格外重视。他在文中指出,未来的经济能否高速发展,关键在于科技成果能否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为此,我们在保持一支精干队伍从事基础研究,夺取国际金牌的同时,必须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科技人员,包括第一流的专家,直接投入到科技产业中去,正像英国剑桥大学周围由教授们创建的500家公司(剑桥奇迹)对英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一样,正像美国硅谷、128公路科技产业、三角大学高科技园区(有人称之为美国现象或者美国奇迹)成为美国经济的明珠那样,我们这一代科技人员的职责就是要在中国的大地上建立起成批的高科技产业。上海市科协应该为推动这一奇迹的出现,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他还主张要发挥科技的综合力量,他在文章中写道,“上世纪初我们谈论科技革命时往往说的是某一个领域的革命,(如物理学、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而现在几乎各个领域都处于巨大的变革中,而且相关甚密,学科交叉和相互协作是当今科技发展的一大特点。我们都需要从他人的研究中,从完全不同的领域中吸取营养。”杨福家还在文章中引用了恩格斯的表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在分子科学和原子科学的接触点上,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都承认自己没有能力,然而恰恰在这点上有望取得最大的成果。”杨福家认为无论是当年的上海科协,还是今天的上海科协,都可以在学科交叉和相互协作方面发挥非常独特的作用。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平等自由讨论和相互协作

1963年,杨福家被公派到了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学习,一去就是二年时光。在丹麦工作期间,杨福家记忆深刻的是广受美誉的哥本哈根学术精神。杨先生说,哥本哈根学术精神的核心是玻尔教授创导下形成的“平等、自由地讨论和相互紧密地合作的浓厚的学术氛围,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下,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在研究所里有100人左右的科研工作者,其中只有30人是丹麦本土人,其余都是外国人,大家非常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在杨福家的办公室里,拉斐尔创作的《雅典学派》格外醒目,画面上的中心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围绕他们的共有50多位学者名人,他们代表着古代博雅的七个方向——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他们自由热烈地进行学术讨论,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

杨福家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柏拉图右手手指向上,表示一切源于神灵的启示,亚里士多德右手手掌向下,说明现实世界才是他的研究课题,亚里士多德与他的老师柏拉图并列走在一起,学生与老师争论得面红耳赤。这幅画所呈现的就是学术精神,在真理面前我们都可以争论,师生是平等的。

杨福家曾多次受邀参加市科协和市教委联合举办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他指出,科学道德是指科学家的道德,这个道德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是爱国,第二是诚信。关于前者,他举了中国科学界从事“两弹一星”研究的邓稼先、于敏、陈能宽、胡思得等先辈的例子,并引用土生土长的中国氢弹之父、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于敏的话——“保障中华民族不受人欺侮,这种朴素的民族情感,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展现卓越科学家们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对科研报国的执着,以及对求真务实科学作风的坚持。关于诚信,他反复强调说:“希望中国的学生诚信!诚信!再诚信!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复兴。”

杨福家在报告中还指出,要做一个忠于国家的人;在大学中要努力学习;不要轻言放弃;也要有敢于向权威挑战,勇于说“不”的精神。他提到自己大学期间听了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的卢鹤绂的一堂课,觉得在卢先生讲课的内容中有点小问题,课后他找到卢鹤绂老师的助教,说出了心中的疑问。当晚,卢鹤绂先生就邀请杨福家到家里去,表示自己当时疏忽了。此后卢鹤绂就把杨福家当作他的学生,指导其本科毕业论文。他希望社会各界能积极创造让大家什么问题都敢于提出的环境。

科学事业要多吸引年轻人的注意,科普是很好的抓手

在杨福家的心中,科普工作具有很大的份量。他认为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取决于科技自身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它被公众理解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历来十分重视科普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历程中,杨福家认为,科协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做好科普工作,因为年轻人一开始没有什么人生目标,如果出现一个很精彩的科普讲座让他入迷了,他未来就可能投身科学事业。虽然社会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人,但是科学家的才智高低决定着国家兴亡,而且科学家到了一定的年纪后,科技创新的能力就下降了,这是一个自然规律,需要不断有年轻人的加入。所以科学事业要多吸引年轻人的注意,让他们要多了解科学。这也是杨福家发起倡议,将牛顿苹果树引种到上海科学会堂的初衷,希望以此传递科学创新精神。

2015年3月,上海科协赴英剪枝,将英国林肯郡伍尔斯索普庄园的苹果树引种回国,当杨福家再次亲眼目睹牛顿苹果树时,不禁感概:要让青年学生看到苹果树,更要了解牛顿和他的科学精神。他说,牛顿的出现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形势,而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是青年学生们发挥才智、大展宏图之时。

杨福家曾经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追求卓越,要么不做事,要么就把事情做到最好。”作为科学家,他是第一位在国外权威出版社出版英文著作的中国核物理学家,曾与谢希德等科学家提出“在上海建造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提案,为“上海光源”的故事写下了“序言”。作为教育家,1993年至1998年间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001年起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校监);2004年创办并出任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他认为,“老师和家长所要做的是点亮孩子们心中的火种”。

制图:实习编辑:章一诺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