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7日,复旦大学原校长、著名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杨福家先生逝世。1984年,教育部批准22所高校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复旦大学位列其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杨福家先生时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后任研究生院院长,为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建设、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杨福家老校长曾说,“复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我最欣赏学问二字。什么叫学问?学会问问题,把问题提出来,你已经成功一半了,没有问题是没有创造的,有问题才有创造。所有的创造,都是从问题产生的。
01关于一流大学建设与研究生教育
杨福家老校长在国内的专家学者中较早地探讨一流大学的建设标准。1993年2月25日,在他被宣布任命为复旦大学校长的干部大会上,他发表了题为《找差距,创一流,振兴复旦》的就职演说。
杨福家老校长认为大学是分类的,而大学发展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也要看大学所属的类型。在他看来,对应社会的多种需要,大学主要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是研究型大学,第二类是高等职能院校,第三类是一般性的大学。
复旦大学的定位是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从这个角度来讲,研究生是不可或缺的。复旦要走得更远,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目标应该是美国哈佛、耶鲁这类知名高校。
1996年5月28日,复旦大学召开研究生院正式建院大会
02如何当好研究生导师——关心和锻炼学生
杨福家老校长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导师,不但要学问好,更重要的是能否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导师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应该时刻想到学生,为学生服务。作为复旦大学的导师,其重要职责不仅仅是完成上课任务,也是与学生多接触,了解每个学生真正的专长,这比上课重要得多。
“有些学校认为老师做博士生导师要这个条件,要那个条件,但实际上这些条件对指导博士生而言是根本用不到的。严格讲,教授就能够做博士生导师,但是这个博士生导师你能不能做,其实导师可以自己衡量,是不是真正彻底了解应该怎么样做博士生导师。”
杨福家老校长等学校党政负责同志与毕业研究生合影
杨福家老校长指出,研究生导师要让研究生处于最有创造性的时期,导师要给他做较难的题目,而不是为了保证他能做出来,给他做大习题,如果这样做,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做不出大的创造。世界上很多优秀大学产生了优秀研究生博士论文,很多人凭其获得了诺贝尔奖。博士生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
世界上有名的一流大学,之所以称为一流,除了有大师外,最重要的是有一批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他们在充满好奇与激情、充分发挥民主的欢乐集体中日夜奋斗。
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意义不仅仅体现在专业研究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即使将来不从事研究工作,但是读研期间掌握的做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也是终生有用的。学到的专业知识将来也许会过时,但方法却会一直有用。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03如何培养优秀研究生——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
杨福家老校长在颁发博士学位证书
杨福家老校长认为,育人的重要性不在分数,而在点燃被教育对象心中的火种;要想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首先就要点燃他心中的火种。如果能激发或发现研究生心中火种,就能更容易让他腾飞。“没有兴趣,没有好奇心,是没有创造的” ,“我们的教师或者家长,有很大的责任去关心学生和子女,发现他们的火种,点燃他们的火种。教师应该是广大学生的点火者,而不是灭火者。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学校的任务就是发挥学生的天才。”
杨福家,核物理学家和教育家。
1936年7月28日(农历六月十一)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
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后留校任教,组织并基本建成了“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实验室”。
1984年被国家科委定为国家级有杰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84年9月至1987年6月,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1987年6月至1991年11月,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1988年成为李政道教授主持的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中心特别委员。
199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3年至1999年,任复旦大学校长。
2001年至2012年,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校监)。
2012年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7年被聘为资深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