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光,就能一往无前、无惧风雨!复旦大学召开2022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

作者:胡慧中摄影:戚心茹 视频:王玥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2-07-08

7月8日下午,复旦大学召开2022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总结弘扬近年来特别是抗疫期间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落实中央迎接二十大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部署和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新一轮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激励全校以踔厉奋进的精神风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

校党委书记、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任焦扬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常务副书记、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裘新主持会议。

焦扬:巩固扩大抗疫斗争精神成果,以高质量精神文明建设为“第一个复旦”凝心聚力

焦扬指出,高校思政会以来,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党建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快“第一个复旦”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历久弥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振奋精神,作风建设成效突显,校园文化繁荣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顶尖大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和内生动力。

焦扬强调,今年3月以来,学校经历了连续106天闭环管理,是史无前例的大战硬仗,也是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一次大考。全校凝聚起最强大的精神伟力、展现出最动人的精神品格。一是心怀大我、坚守奉献的责任担当。在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全体复旦人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以复旦平安支持上海抗疫大局。学校党委和各级组织应战尽责、担起重任,干部队伍身先士卒、坚守一线,广大党员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二是师生为本、生命至上的宗旨情怀。全校干群一心,坚持以关心送信心、以热心送信任、以全心送信念,全心全意送温暖、千方百计稳保供、回应关切暖人心,凝聚抗疫最大同心圆。三是团结一心、友爱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在这场大风雨中,凡人微光汇聚为奔涌大爱,志愿服务绘就最美风景、全校同心彰显团结力量、八方支援书写深厚情谊,“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四是迎难而上、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广大师生员工艰苦奋斗,坚持双线并进、统筹推进防控和事业发展,做到了教育教学不断线、学习成才不懈怠、科研创新不停摆。这些可贵的精神品格、可敬的人和故事,让整个校园充满温暖、充满力量,是复旦精神新时代的生动实践,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

“感谢每一位复旦人的团结、服务和牺牲!” 她代表校党委、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向在大上海保卫战和校园攻坚战中坚守过、付出过,为守护这座人民城市和复旦校园奋斗过、奉献过的所有师生医护员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焦扬强调,要推动新时代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第一个复旦”建设凝魂聚气、凝心聚力。一是聚焦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强信心聚人心筑同心。迎接学习贯彻二十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要高举思想之旗、鼓足昂扬之气、汇聚奋进之力。二是巩固扩大抗疫斗争精神成果。全校在抗疫中激发的精气神是复旦人新时代新征程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善加总结、有机融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上好抗疫“大思政课”、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强化典型引路,使思想文化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触动人心。三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进文明校园建设。精神文明重在创和建。新一轮文明校园创建要结合常态化防控,找准切入点、发力点,将“无疫校园”建设纳入文明校园创建,建强网络文化阵地,重点完善校园文化格局。四是健全机制压实责任,形成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强大合力。群众性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词,要坚持党的领导、“三线联动”、师生为本,发动人人、落在人人,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校合力,让复旦每个人都发光发热。

与会代表交流精神文明建设经验

党委宣传部部长、文明办主任陈玉刚表示,文明办以文明校园创建为主要抓手,树新风、育新人,扎实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党委领导“三线联动”、一线贯通抓创建,全员动员、全面部署、全方位推进;坚持突出贯穿价值引领、思想铸魂抓创建,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典型引领榜样作用;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育人为本抓创建,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传承基因以文化人、多措并举抓创建,深入挖掘校史育人资源,加强红色文化育人;坚持打造美丽健康校园、环境育人抓创建,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平安智慧节约校园建设。文明办将进一步深化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上海医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陆柳介绍,医学院文明文化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牢牢抓住抗疫契机,推动以史兴文、以学增信、以媒添彩、以师弘道,为加快建设“第一个复旦”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砺初心、强信心、暖人心、聚同心。以史为“经”,以行为“纬”,传承上医人的红色基因和精神血脉,逐步形成“史料挖掘-创新表达-传播延伸-价值沉淀”的工作方法。坚持思想先行、统筹强化、目标引导,推动复旦上医全力构筑精神文明建设“四梁八柱”。积极适应新技术环境变革,融合线上线下、打通课堂内外、链接校园医院,建设可沟通的美丽校园。以“育师德、守师范、提师能、扬师风”为主线,赋能复旦上医教职工队伍发展,凝聚复旦上医智慧力量。

研究生院副院长楚永全发言表示,研究生与导师服务中心坚持“师生为本,服务为先”理念,用微小行动助力学校事业大局,8年探索实践获得师生肯定,曾两度荣获学校“文明窗口”称号。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心”服务师生,全年365天开放办事,业务不断扩容;持续推进信息赋能,用“智”方便师生,逐步实现业务信息化、自助化和移动办理,今年2月全新上线的考生电话咨询系统在疫情期间发挥重要作用;主动融入抗疫大局,用“情”连接师生,做到热线电话全天畅通,人工受理事项每日清零,自助服务设备正常开放,协调开展“研究生导师关爱行动”,努力成为全校研究生和导师的暖心窗口。

“志愿服务不仅仅能在急难险重关头解决问题,更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路径。”校团委书记潘孝楠讲述了不惧风雨,勇担重任,让党放心的复旦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动人故事。一直以来,复旦青年志愿者始终活跃在国家、社会、学校需要的各个角落,“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已成为广大复旦青年志愿者的铿锵誓言。三月中旬,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校团委第一时间发布动员令,组织协调志愿者队伍,倾情投入助力校园正常运转。校园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核酸检测、送餐、保供等不同岗位上,复旦青年志愿者化身“大白”“小蓝”冲锋在前,在风雨中淬炼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在建团100周年用实际行动书写优异答卷。

历史学系党委书记刘金华在发言中回顾了担任北苑学生生活园区包保工作组组长期间的工作情况。根据学校党委整体部署,5月12日-6月13日,18个部处单位,22名包保干部下沉一线,包保北区16个学生网格5500名学生管理、教育、服务工作。包保工作小组发扬 “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践行学校“五个一线”工作理念。包保干部沟通协调,团结各方,形成合力育人格局。包保工作小组与研究生工作部,包保干部内部以及与各自包保网格都建立了合理工作机制。包保干部用心用情,积极回应学生需求,开展服务育人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协调解决,填补防疫漏洞。包保干部倾情付出,坚持包保工作与本职工作双线并进,志愿服务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为大家,服从学校育人工作大局。

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迟楠,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纳,学校办公室主任钱海红,保卫处处长张阳勇,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荣君,总务处餐饮办公室主任王珏,信息办信息中心主任文捷,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本科生辅导员杨范,经济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李志青等10家单位及代表进行了书面交流,从不同角度全景展现复旦人面对大仗大考的面貌,让“团结、服务、牺牲”的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制图:实习编辑:项天鸽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