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高分子科学系主任、教授彭慧胜获评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将作为上海地区候选人与其他9位科技工作者共同参加2022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
面向科技前沿,取得创新突破
“就希望能把科研做好,服务社会。”谈及这项荣誉,彭慧胜说。
多年来,彭慧胜团队始终在高分子纤维器件领域坚持探索,一步一个脚印,取得多项创新性科研成果。目前,团队已设计、合成出多尺度螺旋组装的新型复合纤维,并提出、建立纤维器件新方向,积极推动相关产业变革发展。
目前,彭慧胜已在权威期刊上发表300余篇论文,出版4本专著/教材,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84项,其中37项实现转让转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成果入选2021年的美国化学会全球10项“顶尖化学研究成果(Top Chemistry Research)”、10项中国重大技术进展、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疫情不停步,团队共进步
疫情期间,彭慧胜坚守在实验室,团队在科研方面不曾停下脚步。
博士后曾凯雯是近期驻扎在实验室的团队成员之一。这两年,他在导师彭慧胜的带领下,一直坚持攻关某种高性能的全新材料。他表示,由于前期长时间的探索,他在博士后阶段的论文产出并不算高,但在导师的理解与支持下,他选择毅然坚持并大胆挑战这项创新性难题。
“彭老师给了很好的科研环境,帮我解决一些后顾之忧,让我能专心致志地在科研上下功夫。”他说,彭慧胜不仅没有给自己论文发表上的压力,还给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疫情下,通过一对一、小组讨论和课题组组会等方式,指导学生们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和整理、撰写研究论文和综述、调研新课题是彭慧胜团队的日常安排。三月份以来,课题组投稿/修改科研论文8篇,接收5篇,团队柔性显示织物及其智能集成系统研究成果获得“2021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今年三月,彭慧胜团队成员、2019级硕士研究生郭悦在国际学术期刊Small Methods发表论文(“An anti-biofouling flexible fiber biofuel cell working in the brain”),由于柔性纤维电子器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属于一个较新的交叉学科领域,郭悦在论文准备阶段进行了跨学科领域的重点学习与探索,并努力在学科融合创新中取得突破。
“彭老师经常鼓励我们去合作,和别的专业的老师、同学交流,所以我们可能会集结多方力量共同完成课题。”郭悦说,论文发表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无论是疫情期间的线上咨询还是以往的线下提问,彭慧胜总会及时反馈。
此外,为了拓宽同学们的研究视野,了解更多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彭慧胜在疫情期间牵头组织了20余次学术报告,涵盖材料、化学、物理、信息、生物医学和脑科学多个领域,报告专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各学科方向带头人以及Nature资深编辑等。
背景链接
2022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联合主办。专家将对各单位各地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两轮遴选,最终选出10位2022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