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
本报讯 5月23日,围绕“科学前沿与未来”主题,由校党委宣传部和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56届校庆科学报告会理工科专场(一)举行。
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主持报告会。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蔡荣根,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雷震,化学系教授刘智攀,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研究员林金钟,大气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王桂华,分别以《现代宇宙学与引力波》《不可压流体方程组的非线性内蕴结构》《机器学习原子模拟解析复杂体系结构》《新一代mRNA药物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海洋发展与地球未来》为题作专题报告。
科学成果转化和应用
本报讯 5月25日,围绕“科学成果转化和应用”主题,由校党委宣传部和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56届校庆科学报告会理工科专场(二)举行。
副校长徐雷主持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漆远,药学院研究员余科,华为海思研究部部长许俊豪,原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副总经理马天旗,分别以《功能介孔材料:从基础研究到重大产业探索》《人工智能+科学的创新与落地》《药物研发的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从高价值课题到构建新半导体技术平台》《科研过程中的高价值专利培育》为题作专题报告。
探源中华早期文明
本报讯 5月24日,围绕“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主题,由校党委宣传部和文科科研处联合主办的第56届校庆科学报告会人文社科专场(二)举行。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文科资深教授陈思和主持报告会。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钊,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张晓虹,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秦小丽,历史学系主任、教授黄洋,现代语言学研究院教授潘悟云分别以《谈中国早期文字的几个问题》《河西走廊与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周边与中心:龙山晚期到夏时期的关中—陕南与伊洛地区》《古代希腊文明的早期扩张》《用同源语素对文明的探源》为题作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