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经济学院2018级本科生何天成功收获心仪的波士顿咨询公司的offer。从简历石沉大海、面试被刷,到求职升学迷茫、实习焦虑,再到过五关斩六将,通关就业,回首来时路,他觉得一切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
“感到焦虑时,我会让自己忙起来,专注做好眼下要做的事,慢慢就不会被负面情绪牵绊,回到最好的状态。”何天这样分享。
不断模拟,找到最佳状态
何天选择的咨询行业面试有商业案例分析环节,这一环节考验人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针对这一项,除了平时积累商业信息,他还找同学或同事进行一对一模拟,在短期内进行集中冲刺。
“我身边的商科同学会组织在一起,结伴一对一模拟面试,平均每两天一次,我们互相给对方当1小时面试官,然后综合对方的表现给出反馈。有时也会向学校老师、职场老师征询意见。”何天说。
通过角色的转换,能更好地发现面试中自己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面试策略——语言是否可以更加凝练?条理是否足够清晰?怎样回答才能给面试官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带着这些问题,每次模拟面试结束,何天都会认真总结,分析自己和伙伴的表现。
“在实际面试中会有更多外部因素影响发挥,模拟能发挥100%,正式面试中只有80%的表现,所以只能多练。”何天说。
保持双向沟通,亮出个人特色
如何在短时间内展现出最好的自己?这是何天一直在思考和训练的问题。除了逻辑清晰、言之有物等基本面试技巧,他发现正确的思路是,要从脸谱化的众多竞争者中跳出来,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和其他人形成差异化竞争。
何天认为,和面试官形成双向沟通的平等交流关系才更有利于表现自己,“努力和面试官保持你来我往,类似于聊天的状态,一方面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容易让面试官对我留下印象。”
不妨将面试看成是一场产品推介会,而商品就是自己。那么,如何亮出自己的品牌特色,获得面试官的青睐? “我介绍实习工作经历时加上心路历程、经验总结,给面试官一些关于我的标签、画面感,让他对我的了解能够跳出简历,看到我的自信和成长性。”
为了脱颖而出,他设计了核心问题“3WHY”的回答。这是在面试中会经常遇到的,即:“为什么选择这个岗位?为什么选择这个公司?为什么要录用你?”回答这3个问题的常规思路是表达对公司、行业的热爱和自身能力的匹配。
此外,何天加了一点:这个职业有何可以接受的缺点。这一行为,反而说明应聘者对这份工作进行了深度思考,从更立体的维度去论证自己和这份工作的匹配度。
最关键的是尽早确定目标
回顾求职之路,何天觉得关键是尽早确定目标。 “通过和别人交流、自己实习感受这两种方式,我在大二确定了将来想从事的职业。这让我更高效、精准地为求职做准备。在一些关键的时间点,如各大公司的暑期实习期,我可以提前做好规划和日常积累。”何天说,提前做好规划才有试错成本,如果到了招聘季才开始思考职业规划,会特别被动。
“去年暑期实习我投了几十份简历,却迟迟没有录用消息”,何天请教获得offer的同学,总结自己面试中的问题,思考怎样在下一次发挥得更好。不久,他拿到实习offer,并在实习期结束后拿到留用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