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至26日,根据统一部署,枫林校区连续三天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校园内,6个片区10个点位开启,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核酸采样有序进行,送样马不停蹄,检测迅速开展,所有样本当晚即出检测结果。
在复旦上医,每一轮校园核酸检测的专业与高效为在校师生职工提供安心保障。这背后,是采、送、检三个环节的高效、精准衔接。多方接力,组成核酸采样和送样“天团”,附属医院定点检测机构争分夺秒昼夜奋战,大家日复一日地忙碌着,与时间赛跑,守护校园安宁。
多方接力保障!校园核酸采样顺畅进行
每一轮核酸检测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
无论是烈日下,大雨中,“大白”防护服背后,采样工作人员无数次抬手、伸臂、转腕,相同的动作往往要循环往复一天。脱下防护服后,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
随着校园滚动核酸检测的展开,各附属医院医护人员、护理学院师生、校医院职工等闻令而动,先后支援核酸采样工作。
“从前期依托附属医院专业采样,到逐步启动自己的采样队伍,我们一直在根据情况做动态调整,以适应疫情防控的需要。”医学党政办副主任龙子雯表示。3月下旬起,随着本市和校园内核酸检测任务量的增加,核酸采样人员的需求激增。附属医院采样人员需要承担更多社会面采样任务,护理学院教师和校医院的医护主动请缨,承担起校内核酸采样的工作。“我们请了中山医院专业人员开展培训,并且逐步摸索适合医学院场地的物资准备、点位分布、岗位需求表等,完善了三级联动的检测体系。”随着方案的不断优化,常态化采样工作的收尾时间也从一开始的晚上6点,提前到3点半至4点左右。
护理学院教师核酸检测志愿队工作合影
护理学院院长胡雁和副院长赵缨带头上阵采样
在护理学院,有护士执照的老师们从讲台转到核酸检测工位上,成为志愿者、守护者。“最初几天我们胡雁院长亲自出马为学生检测,我们都看在眼里。可以说,护理学院有执业资格的教师,只要能上岗的,都上岗了。”护理学院副院长赵缨表示。而看到自己的老师成了“大白”,不少学生也深受鼓舞,踊跃报名成为核酸检测协助志愿者。检测点位前,师生志愿者并肩作战,携手战疫。如今,这支队伍不断吸纳新鲜血液加入,始终奋战在护理学院服务广大师生。
早期,枫林门诊部4位老师和护理学院2位老师共同承担了枫林校区西苑师生的核酸采样工作
在枫林校区东西苑点位,校医院枫林门诊部主治医师梅琳从校园进入封闭管理后连续奋战至今,已经坚守了两个多月。从封闭管理的第二周起,梅琳和其他3位同事及护理学院2位增援的老师,在经过专业培训后,共同承担起了枫林校区师生常态化核酸检测任务。
梅琳承担日常和应急采样任务
特殊时期,工作强度与难度成倍增长。除了核酸采样任务,梅琳和同事还要负责枫林门诊部的日常工作,保障常规的校园门诊医疗服务不断档。因此,大家在充分挖掘潜力的同时重新优化了排班和工作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而随着后续新手核酸采样人员的加入,梅琳和同事们也着手开展培训,确保大家安全规范上岗。“确实和平时的工作相比,这段时间我和同事们忙多了,也累多了。但是苦点累点没什么,相信在全校师生和整个上海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渡过难关!”梅琳表示。
龙子雯承担应急采样任务
梅琳和龙子雯还组成了应急采样队,承担出现异常情况下的应急采样任务。核酸检测结果往往在晚上出炉,应急采样也在夜间进行。让他们感动的是,夜间上楼采样,有同学会为他们打开手机灯光照亮,也有学生因为鼻咽口咽采样,加上心情紧张,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但采样完毕,依然道一声“谢谢老师”。
如今,龙子雯也已经在校两个多月,并在校园里度过了自己的生日。说起这一路以来的坚守,他说,“每次看到因为大家共同的努力,同学们可以下楼到操场活动了,到图书馆自习了,看到我们校园里的花开了,鱼肥了,果子熟了,就感到每天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实践中成长!医学博士生投身抗疫前线
采样队伍的“生力军”还在不断扩充。如今,校园各点位上,一支由博导、专业医生带领的博士生采样志愿者队伍投身校园疫情防控一线。
核酸采样学生志愿者首批队伍上岗
3月下旬,在收到复旦上医的紧急动员后,华山医院学工部第一时间响应,支援枫林校区核酸检测工作。在华山医院学工部部长、普外科医生向阳带领下,在校内的4位在职博士生(19级检验科博士刘娜、19级骨科博士赵斌、21级运动医学科博士那玉岩、蒋俊良)组成了第一批核酸采样志愿者服务队。
4月1日起,这支志愿者服务队火线上岗,投入工作。清晨,队员们迎着朝阳早早到岗就位,换上“大白”,连续奋战,为在枫林校区的学生和教职工开展采样。4月2日,因疫情防控需要,1800名西楼师生需要进行全员单采。队员们担此重任,连续工作近十小时,从天明工作到黄昏。“人手紧缺的时候,向阳老师亲自上阵为大家采样,还编写了详细的培训指南,保障我们安全规范上岗。”队员们表示。“后来他索性自己单独负责了八号楼前的采样点位,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采样队员赵斌告诉记者,从校园进入准封闭管理开始,自己一直想投身志愿服务,为身边的同学做些什么。当看到招募核酸采样志愿者时,自己毫不犹豫就报了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就要先上!我之前有过相关经验,而且这次是给自己学校的老师同学做核酸采样,也是一种特殊又亲切的经历。”
赵斌为医学院师生进行采样
“为我们做采样的师长细致又专业!”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他们的一言一行也成为这些后辈医学生最好的榜样。无论采样任务多重,队员们总是尽力把细节都安排得妥当。上门采样时,他们会把随身携带的采样工具在推车上码得整整齐齐。有同学来做核酸时碰到采样桌,或者脱口罩时手接触了罩面,队员们都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规范做法,并为他们做好消杀工作。待所有师生检测完毕,队员们打扫现场、消毒处理医疗废物,当脱下防护服时,他们的脸上早已被口罩和面屏勒出了深深的痕迹。但听到学弟学妹们一声声的“谢谢”,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疲惫一扫而空。
向阳采样完返回办公室时,被同事拍下额上印痕
如今,这支队伍的规模也在逐步壮大,医管处处长、博士生导师王艺20多天前接棒率队,队员人数在她的带领下也扩充到了近30名,加上校医院的4位常驻职工,服务广大枫林校区师生。
据悉,目前招募的志愿者均为拥有临床经验和相关资质的博士生,在通过统一培训和考核后,持证上岗。作为采样队的“元老”,赵斌也开始培训带教新手采样队员。自己带的队员第一次上岗,赵斌还会跟着到现场看看,为他们首次出战加油鼓劲。
王艺组织志愿者们开展培训
校园疫情防控一线成为最好的课堂。“医学生们在抗疫前线发挥优势,做出贡献,他们也在一次次实践中获得成长。”王艺表示,学校很早就统筹部署核酸采样预备队人员的招募培训工作,以保障校园内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王艺介绍,为了感谢所有投身采样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医学院特意向前期支援采样的附属医院发去了感谢信,对于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也为他们发放志愿者证书,作为这段特殊经历的纪念。
与时间赛跑!20分钟转运所有样本
采样完毕,接力棒到了送样队手中,检测样本早一分钟送达,就多一分效率。
“送样的第一原则是速度!”总务处枫林驻点老师宋晟表示。校园核酸检测工作启动后,宋晟和总务处其他同事一起,组成了这支每天和时间赛跑的送样“天团”。
宋晟在采样点现场保障并联系工作
每次采样工作收尾,送样队就整装待发。送样人员会到每个点位收集样本,在复核人数和样本数后,放入专业转运箱内,并即刻安排车辆送至定点检测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仅需20分钟左右,所有样本便可从位于徐汇区的枫林校区顺利转运到位于闵行区的儿科医院。
除了送样环节,核酸检测的很多后勤保障工作也由总务处保障团队担纲。在每天紧张忙碌的工作日常中,有很多瞬间让团队记忆犹新。
3月31日晚,也即浦西封闭前夜,宋晟和同事连夜配合医学院各部门对一例核酸异常情况进行了紧急采样、单管采样、以及引导隔离相关人员的各项保障工作。“工作是蛮紧张的,不容出错。疫情防控就是要与时间赛跑。”宋晟说。凌晨1点半,总务调配好车辆,他即刻驱车出发,将这例样本送到儿科医院进行采样。凌晨2点半,他赶在浦西封闭前30分钟回到了枫林校区,这场“赛跑”总算告一段落。
捧着手机回消息却睡着了,同事心疼地拍下了那一刻的宋晟
这样的工作节奏几乎是宋晟和同事的常态,送样等后勤保障工作事无巨细,团队成员几乎每时每刻绷着一根弦,连轴转忙到凌晨才收工歇息。而每天一大早,面对新的任务,团队又是“满血复活”,“看到校园能日复一日平稳运转,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和动力。”宋晟表示。
“从校园封闭管理开始,儿科医院一直承担着医学院所有样本的检测工作。每次接收样本的第一时间随即快马加鞭开展检测,确保结果第一时间出炉。每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出炉的背后都要感谢太多人的付出,每一次晚上在微信群里给大家发送一句‘今日全员阴性’的通报,也是我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刻。”龙子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