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给他快递物资,还附送电饭煲

作者:章佩林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2-05-18

听说学生没菜吃,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教授郑咏滟快递了物资,还附送了个电饭煲。由此,更多的导师关爱浮出水面。

“这段时间,我开始爱上做饭。”2021级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研究生任睿没想到,从没有开过伙的自己,会成为烹饪小能手。而这,源自导师关爱送来的那个电饭煲。

时间回到半个多月前。4月7日,任睿几乎耗光了囤积的食物。没有进楼栋群的他,一时无法向左邻右舍申请帮助。

面临窘境时,外文学院研工组徐姗姗老师排摸校外住宿学生情况的短信及时抵达。“那一刻,如逢甘霖。”任睿如实汇报了情况。

徐姗姗立即在学院群里询问是否有老师住在任睿所在小区。郑咏滟和办公室主任鲍伊尹老师碰巧都在。郑咏滟立刻搜出挂面、榨菜、零食等打包,得知学生没有开过伙,她找出另一个电饭煲,送给学生。同一时刻,鲍伊尹也快速打包米、蔬菜、调料。

“郑老师给物业的手写信和爱心食物、鲍老师的蔬菜包和暖心信息……让我感受到外院大家庭的爱。”任睿说。

送完物资后,郑咏滟将任睿拉入小区团购群。第二天,任睿就团到了菜。学会团菜的任睿,用老师送来的电饭煲学炒菜、煲饭,还将菜谱分享到群里。“有电饭煲也太幸福了!”他在群里说。

“在这段时间,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珊老师也经常电话或私聊我。管玉华老师和王炎强老师在上课前三分钟询问同学一周的整体情况。系主任陶友兰老师和口译的老师们还组织师生线上交流会、实习基地云端对话。”这些关怀让任睿倍感温暖。  

自校园准封闭管理以来,郑咏滟每天在线了解学生近况。期间,多次对她的学生们进行线上辅导。“学生最怕的就是科研被耽误。”郑咏滟帮学生改论文已改了五、六轮,“一遍一遍地改,是告诉他们我们的研究在推进,减少他们的焦虑感。”

郑咏滟的两个博士生都是“人才工程”队员,她们还担任研究生辅导员。

“非常辛苦。”其中一个博士生李慧娴,在邯郸校区北区做片区长(现“网格长”)。每天花大量时间运送物资,担心自己的科研被耽搁。郑咏滟反复跟她说不用担心,“你好好做‘大白’,导师帮你改文章。” 

每周,郑咏滟开2~3次的线上辅导, “让学生们觉得,有一个目标使自己不断向前,就不会那么焦虑。作为导师,我觉得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知道生活没有脱节,还是在原来的轨道上走。”

“每次听导师上课或者开完组会,我就会觉得内心重新滋生一股力量。”在忙碌的辅导员工作中,导师常常成为李慧娴的精神力量来源。

郑咏滟每周承担的线上教学也从来不断线。她的两个孩子都要上网课,她就在阳台改造的小储藏室给学生授课。

而在疫情期忙碌的工作之余,最让她高兴的是4月14日发布的2021年度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她成为入选者。在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尚属首位。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