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下午4点,2019级核科学与技术系本科生刘代能网课结束后,在当天出版的《人民日报》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他立刻转发给父母。
当天的《人民日报》用4个整版刊登了2020-2021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100名获奖学生优秀代表名录,复旦大学有1位同学上榜,他就是刘代能。
他当过兵,荣获“‘四有’优秀士兵”,也曾从绩点2.8跃升至专业第二名……一起来看这位复旦热血男儿的成长记!
绩点逆袭,从2.8到国家奖学金学生代表
四年前,怀揣一腔热血,刘代能在复旦大学正门前给学校敬了一个军礼,和其他数十名身着迷彩服的复旦学子坐上奔赴军营的大巴,开启两年军旅生涯。
两年后,退伍回到校园,刘代能发现自己“高数大物等科目知识忘得差不多了”,基础知识欠缺,在专业课方面落后于其他同学。
“什么不行就练什么!”刘代能拿出在部队里挑战体能训练的精神,来克服学校里专业学习上的困难。入伍前,他很难坚持跑步和拉单杠;入伍后,他在军营里咬着牙,汗水湿透衣背,每天辛苦训练,惊喜地收获蜕变——3公里长跑成绩提升,单杠能拉30个。
“坚持做一件事情,哪怕很痛苦,最后会有所成长。”刘代能用坚持与专注,投入学业当中。比班级同学大两岁,这让刘代能更加惜时勉励,做好时间规划。
回归校园,刘代能每天7点起床,吃过早饭,就来到图书馆翻阅书籍,去五教、六教自习,或是到实验室做实验,直到晚上11点半回到寝室,休息入睡。刘代能享受着学校里的学习氛围,向老师、助教和同学们请教问题,认真聆听他们的解答。
刚入学复旦时,刘代能上课时常常打瞌睡。经过部队的历练,他发现自己做事更专注,更能沉下心了。“每次上课我都坐得直挺挺的,认真听老师讲课。我发现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再巩固一遍,就基本可以掌握了。”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刘代能在专业课学习上取得飞跃,从大一时的绩点2.8,到大二时的3.72学年绩点,位列专业第二。同时,他获得2020-2021学年度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和2020-2021学年“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称号。
如果要分享学习上的秘诀,刘代能会用“勤奋”二字概括。勤奋让他永远向上看,向前看,头脑清醒、目标清晰,每一天都比前一天进步一些。
学习之余,刘代能常约上曾经的战友,一起在南区体育场跑步,交流所思所感。“我们复旦人只有强健体魄,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每每在南区操场跑步时,我都会认真思考‘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话,坚定自己报国成才的理想信念。”
自律自强,他用军人的钢铁意志投入网课、科研
疫情期间,足不出楼,刘代能的学习科研状态如何?刘代能保持着军人的高度自觉、钢铁意志。
特殊时期,他住在邯郸校区南区学生宿舍,坚持每天7点左右起床,起床时他轻手轻脚,以免打扰两位室友。晚上不熬夜,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寝室里高效而专注地学习。
一周5天,刘代能每天都上好几节网课,节节网课从不断线。不能坐在教室里,刘代能就把寝室桌面收拾整洁干净,听课时保持坐姿端正,同时认真做笔记。
“老师们很认真地备课,疫情没能阻挡他们上课的激情,作为另一个终端,我们学生上课也要付出激情!”刘代能说。
每节课后,老师都会询问同学们是否遇到困难。这让刘代能颇受感动,不仅学业因老师们的指点而进步,生活等各方面也得到老师们的关怀。
特殊时期,刘代能科研步履不停,在导师课题组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1项,同时申请了?政项目,主要内容为较高的激发能原子核轻核区域的奇异共振态团簇结构研究。
在大二学年,刘代能曾参与院系组织的曦源项目,在马余刚院士团队参与进行高能重离子碰撞强磁场中双轻子偏转的模拟研究,依托欧洲核子中心(CERN)提供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在科研上得到良好的训练。
网课、科研,久坐之后,刘代能起身进行伸展运动,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拉拉床架”,创造条件进行体育锻炼。劳逸结合,亦动亦静,每天都过得充实而自律。
刘代能喜爱阅读,这是参军两年间受到战友的影响,经常到部队的图书角看书养成的好习惯。疫情期间刘代能抽暇阅读,身在方寸之间,心胸辽远开阔。
从一身戎装,到“大白”“小蓝”志愿者
网课、作业、科研、阅读,占据了刘代能特殊时期生活的主要部分。他依然抽出时间,穿上“大白”,化身楼宇志愿者,为宿舍楼同学搬运分发早餐。
“我是中共预备党员,应当冲锋在前;我也是退伍军人,身体素质过硬,能多出一些力,就多尽一份心!”
在复旦军协党员志愿服务队微信群里,看到急需人手搬运消毒水等物资,刘代能立即换上“小蓝”,疾奔而去,没有犹豫。
刘代能回想起参军期间,跟随部队驰援巢湖,执行抗洪抢险任务,“当时军令来得很急,我们下午4点出发,开车到那边已经是夜里了,到了以后没有休息就赶紧去塌方的地方进行加固作业,一直到天亮,大家都很累,但只吃了几个面包就继续去干活了。我觉得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期间,刘代能和广大复旦师生收到了来自各方校友、爱心人士的捐赠物资,心怀感激。从军人到学生,他换了一种身份,来感受“守望相助”的真意。
刘代能还利用当年部队里修练过的“手艺”,化身特殊时期的校园“tony老师”,为宿舍楼同学、校工解决“头”等大事。
“看来多学一些东西,总能在日后派上用场。现在楼里很多同学头发长了,都会来找我理发,我也很开心能够为同学们做点事情。”刘代能说。
作为系所学生会执行主席,刘代能还组织了摄影大赛、运动打卡等线上活动,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与精神世界。
未来,刘代能准备继续读研,沿着原子核物理研究领域深耕。就读于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刘代能越来越感受到这门学科的魅力,欣赏“科技之美”。
“我们专业也有历史的传承。很多老前辈们在核工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为这门专业倾注了奉献精神。我愿意追寻先辈的足迹,把青春奉献给国家,学以致用,实现自己科研报国的理想。”刘代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