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给从没开过伙的学生,送去电饭煲!更多的导师关爱,由此浮出水面……

作者:章佩林摄影:受访者提供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2-04-28

听说学生没菜吃,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教授郑咏滟快递了物资,还附送了个电饭煲!

疫情期间,这个从没开过伙的学生成了烹饪小能手.由此,我们知道了更多的导师关爱.她为学生开组会,还鼓励正在做辅导员的学生“你好好做‘大白’,导师帮你改文章”。

……

特殊时期,师者化身灯塔,照亮学生前行之路。

从没开过伙,到烹饪小能手!

“这段时间,我锻炼了自己做饭的技能,速度变快了,风味变足了。我也开始爱上做饭,觉得蛮有趣的。”2021级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研究生任睿没想到,从没有开过伙的自己,会成为一个烹饪小能手。而这,源自导师关爱送来的那个电饭煲。

时间回到半个多月前。浦西封控前,任睿买了一些蔬菜、水果、奶和一点主食。4月7日,任睿几乎耗光了自己囤积的食物。没有进楼栋群的他,一时无法向左邻右舍申请帮助。

任睿面临窘境时,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研工组徐姗姗老师对校外住宿学生情况排摸的短信及时抵达。“那一刻,如逢甘霖。”任睿如实汇报了自己的情况。

得知情况后,徐姗姗立即在学院群里询问是否有住在任睿所在小区的老师。碰巧的是,学院副院长郑咏滟教授和办公室主任鲍伊尹老师都在。郑咏滟立刻搜出了挂面、榨菜、零食等物资打包入箱,再马上联系居委会和物业,请求尽快送至任睿家中。得知学生没有开过伙,她找出家中另一个电饭煲,送给学生。同一时刻,鲍伊尹也在家中快速打包米、蔬菜、调料。

“郑老师给物业的手写信和爱心食物、鲍老师的蔬菜包和暖心信息……让我感受到了外院大家庭的爱。”任睿说。

送完物资后,郑咏滟将任睿拉入到小区里的各个团菜群。第二天,任睿就团到了菜。

学会团菜的任睿,用老师送来的电饭煲,开始学炒菜、煲饭,还将菜谱分享到群里。“有电饭煲也太幸福了!”他在群里说道。

“现在我的主食能撑至少一个多月,小区的团购能力也越来越强,物资都比较充足了。”任睿笑道。

除了学院两位老师送来的“及时雨”,“在这段时间,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珊老师也经常打电话或通过微信私聊关心我们的健康情况和小区状况,是否需要帮助等等。我们英语口译专业的管玉华老师和王炎强老师也会在上课的前三分钟首先询问我们特别是单独在校外居住的同学这一周的整体情况。系主任陶友兰老师和口译的老师们还组织了师生线上交流会、实习基地云端对话。”任睿说,这些关怀让他倍感温暖。  

“其实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郑咏滟表示,自己正好和任睿同学住在一个小区,又刚好囤了一些物资,“每一位老师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把学生摆在第一位。不是我一个人是这么做的。”

“你好好做‘大白’,导师帮你改文章。”

自校园准封闭管理以来,郑咏滟每天利用线上沟通工具,了解学生基本生活保障情况和学业近况。

在此期间,郑咏滟多次对她的学生们进行线上辅导。“学生最怕的就是科研被耽误了,我就自己给学生改论文。一个学生的论文,我让小组的所有学生一起来听,我们一起讨论所有的内容。”

疫情封控期间,郑咏滟帮学生一轮一轮地改论文,已改了五、六轮。“我一遍一遍地改,是告诉他们我们的研究在推进,减少他们的焦虑感。”

郑咏滟的两个博士生都是复旦“人才工程”队员,她们还担任研究生辅导员。在疫情期间,辅导员们奋战在防疫一线,为校园筑安全屏障、为学生筑温暖港湾。

“她们非常辛苦。”郑咏滟关心她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她的其中一个博士生李慧娴,在邯郸校区北区做片区长(现“网格长”)。每天李慧娴要投入大量时间运送物资,担心自己的科研会被耽搁。郑咏滟反复跟她说不用担心,学术一定会不断推进的。“你好好做‘大白’,导师帮你改文章。”她说。

每周,郑咏滟还会开2~3次的线上辅导,选取不同的题目做讲座,告诉学生们科研工作包括哪些。“我希望让他们觉得,有一个目标使自己不断向前,这样,他们就不会那么焦虑。”

“有时候我会跟导师开玩笑说,‘老师,我最近好像有一点提不起劲了,我需要老师给我打打鸡血!’每次听导师上课或者开完组会,我就会觉得内心重新滋生一股力量。”在忙碌的辅导员工作中,导师常常成为李慧娴的精神力量来源。

“郑老师在自己还是青年教师的时候,也做过辅导员,所以她以过往的经历现身说法,指导我在工作中如何提升自己效率和转换心态,给了我很多的力量。”

“我是博士一年级,这学期正好是我博士开题的第一个关键阶段。我开始收集数据才一个月就遇到了疫情,计划都被打乱。我通过邮件、微信和腾讯会议跟导师保持沟通,导师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告诉我如何充分发挥线上平台的作用来弥补线下数据的缺失。”李慧娴说。

每天晚上完成志愿者工作,打开电脑开始处理数据时,是李慧娴最安心、最平静的时候。在新计划下,她完成了数据的前测。“科研给了你一个港湾,让你能够觉得跟学术生活没有脱节。”郑咏滟和李慧娴交流时说道。

“作为导师,我觉得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的生活没有脱节,他们还是在他原来的轨道上走。”郑咏滟说。

从线下转线上,郑咏滟每周承担的线上教学也从来不断线。她有两个孩子,他们都要上网课。每次给学生授课,她都是在家里阳台改造的小储藏室完成的。储藏室也成了她的临时办公间,她一呆在那儿,就是好几个钟头。

郑咏滟长期致力于在中国现实语境下开展多语研究,前不久(4月15日),她和同济大学沈骑教授、上海财经大学赵珂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李茨婷教授去年合作撰写的一项报告The Shanghai alliance of multilingual researchers成功发表在SSCI期刊Language Teaching上。据悉,该期刊目前是SSCI 一区,影响因子为5.327,在193本SSCI语言学期刊中排名第2,也位列中科院高水平期刊一区。

而在疫情期忙碌的工作之余,最让她高兴的是4月14日正式发布的2021年度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她成为入选者。在复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尚属首位。

郑咏滟相信,也是这样鼓励学生,“艰难的时刻总会过去,风雨过后就是绚烂彩虹。”

制图:实习编辑:章一诺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