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难救治、方舱驻守、核酸检测……抗疫战场上,复旦上医人真的拼!

作者:陈琳、曹毅芊摄影: 视频: 来源:医学宣传部、各附属医院发布时间:2022-04-23

一身白大褂,一生从医路;一袭天使白,一面守护墙。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复旦上医人白衣执甲、丹心为矛,保障医疗救治不停、进驻方舱定点医院、支援社区核酸检测……他们用坚守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用“疫”无反顾守“沪”这座城,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群服务”的上医精神。

抗疫+医疗两手抓,生命救治齐努力

疫情下的上海,生命抢救不能停歇。在这特殊时期,各附属医院想尽办法、克服困难,坚持一手抓抗疫,一手保医疗。有病人,接!在这场奥密克戎疫情阻击战中,复旦上医人始终坚守在医疗工作第一线,在筑牢“防疫安全区”的前提下,想方设法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努力让生命的救治不断线。

4月18日华山医院内,3台神经外科手术几乎同时开展

4月18日,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所在的华山医院门诊负压手术室、医院手术中心内,3台神经外科手术几乎同时开展。脑血管、脑肿瘤、创伤重症三组专家“全副武装”,在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的配合下,为封控区转运来的24岁小伙子、72岁独居老人和35岁快递公司员工紧急开展手术。截至晚上10点,手术均顺利结束,三位患者平安返回病房。疫情期间,华山医院血液净化室筑牢血透患者“生命安全防线”,华山医院虹桥院区积极打通放疗患者就诊各环节,华山医院宝山院区为高龄老人开展内镜下紧急手术……“特殊时期,很多患者将希望寄托在华山医院,必须开的刀,即使再艰难,我们也一定开。医者仁心,职责所在。”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总院执行主任朱巍教授表示。

眼耳鼻喉科医院为90岁高龄密接者成功实施保眼急诊手术

眼耳鼻喉科医院龚岚教授为患者做检查

光明接力,争分夺秒。近日,在眼耳鼻喉科医院,一场针对90岁眼球破裂患者开展的紧急救治行动,牵动人心。阿婆被送到医院急诊时,受伤的眼睛光感丧失,鲜血直流。手术前,医院却接到了来自疾控的电话:这是一个密接者,她家中的陪护人员刚刚被确诊为阳性!即使是高风险病人,也得救!医院多部门迅速响应起来,全程陪伴就诊、与家属联络、安排眼科检查、快速核酸采样、常规PCR检查、组织急会诊做好方案、收入加强病区并予以全麻手术、术后严格消杀……不仅保住了阿婆的眼球,也实实在在留住了那一线光。同样在眼耳鼻喉科医院,一位40岁的蔬菜供应人员不幸罹患真菌性角膜溃疡。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药物治疗阶段,他的核酸检测结果异常。被120急救车送到医院时,角膜几乎全部混浊成脓,视力仅剩微弱光感。对此,眼科眼表疾病学科主任龚岚教授团队立刻对该患者展开紧急会诊,并在多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负压手术室中完成高难度的角膜移植手术,控制了炎症,保住了眼睛。面对生命,他们做到了“患者至上!

联合驻守隔离点,“应治尽治”不落下

本轮疫情以来,上海已经陆续启用后备定点医院,改建了一批方舱医院,同时改建了一些大型公共设施,努力实现感染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各附属医院作为本土守“沪”者,携手来自全国各地的援护医疗队陆续进驻多个方舱和定点医院,迅速组成医疗联队,开展收治工作,誓要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疫情防控大仗硬仗。

中山医院抗疫医疗团队在闵行体育馆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中山医院为93岁合并基础病的新冠老人开展多学科远程会诊

在闵行体育馆,由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院士领衔的抗疫医疗团队,承担着运行和管理工作。4月18日,这家方舱医院将部署改造升级为定点医疗机构,以“三严四强一会诊”,服务各类有基础疾病的感染者,以此预防减少重症感染的发生。另一边,自3月22日起由中山医院正式全面接管的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是新冠肺炎救治临时定点医院之一,主要收治新冠阳性普通型及基础疾病(稳定期)的患者。“患者肺部表现考虑新冠相关,建议查一下炎症因子,待结果出来后考虑是否应用单抗药物。考虑到患者高龄,存在贫血,可能加重心衰,建议输血,并行相关检查评估心功能及是否有肺部微栓塞……”针对病情突然恶化,4月8日下午,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牵头,为93岁合并基础病的新冠老人开展多学科远程会诊。病区医生根据专家组会诊意见迅速调整了诊疗方案,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日趋平稳。

“嘿嘿嘿,你笑什么?”“咿呀~”“哦,要讲话了是哇?”这段充满童趣的对话来自驻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儿科隔离病区的儿科医院“大白”护士和一位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的3月龄男宝宝之间。尽管宝宝不需要治疗,但仍需在定点医院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在这儿,宝宝有一群“临时妈妈”悉心照料着,每天三班,“大白”护士们会轮流给宝宝喂奶喂饭、换尿布、讲故事逗乐。按照排班,这些来自儿科医院、儿童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的“临时妈妈”,在进入闭环工作后要至少工作4周、隔离2周后才能回家。而这并非是儿科医院第一次执行驻守医疗任务——2020年,作为上海市新冠病毒感染儿童唯一定点收治单位,儿科医院承担了全市新冠病毒感染患儿的救治工作;3月下旬,随着输入性未成年人病例不断增多,医院接到市卫健委指示,组建医疗队奔赴市公卫中心接管儿科病房,开辟了抗击疫情的第二战场,持续至今日。

几赴核酸检测点,日晒雨淋不怕苦

社区核酸检测,是又一个战场。“疫情就是命令!”“召必应,战必胜!”面对上海依旧严峻复杂的抗疫形势,各附属医院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基层一线,星夜奔驰支援社区核酸检测工作,展现着新时代复旦上医人的风貌。

肿瘤医院核酸采样志愿队集结出发

肿瘤医院核酸采样志愿队为市民做核酸采样服务

3月30日,肿瘤医院接到组建驰援社区核酸采样队的命令。不到一个小时,一支由数十个病区30名护士组成的社区核酸采样队集结完成。4月1日,队员们3人一组分散在9个小区,以及所在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核酸检测1.6万余份。工作时间最长的达到了12小时,好几个队员连续工作8小时没有喝过一口水、没有去过一次厕所。4月4日清晨5:30,这支新时代的“红色娘子军”就到达了所在工作点,被分配至11个社区点执行任务,在6小时内共完成核酸采样13159人。这些脱下“大白”、护目镜后的年轻脸庞,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后造成的压痕还是清晰可见。“没有人喊一句苦、喊一句累。”肿瘤医院社区核酸采样队领队张雯动容地说,“特殊时期的担当和使命,让我感受到新时代年轻人的新风貌,必须给她们点上一个大大的赞。”

妇产科医院第一批核酸采样志愿队合影

妇产科医院核酸采样志愿队完成任务后正在撤离

4月4日凌晨5:30,经过两个小时的个人采样、发放物资和操作考核,妇产科医院第一批150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核酸检测采样队,分别于黄浦院区、杨浦院区集结出发,他们将分赴区域内相关社区执行核酸采样任务。出发前,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院长徐丛剑对大家谆谆嘱托:“核酸采样任务重、风险大,希望大家要坚定信心,要抱着战疫必胜的信念,在顺利完成使命的同时切记做好个人防护。”最终,队员们在一天时间内完成了7.5万名市民的核酸采样工作。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医院又接连派出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十一批核酸采样队。截至4月22日,妇产科医院共派出11批核酸采样队伍共计694人次,奔赴杨浦区、黄浦区部分街道,为32.5万名市民完成核酸采样。顶着烈日和风雨,踏着朝露和星光,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隔离衣,戴着口罩、面屏和手套,连续多次高强度“作战”。或是汗水、或是雨水,他们浑身湿透,在逼仄的弄堂里奔波,在狭长的楼道中穿行,用青春为这个特殊的4月铭刻上永不褪色的印记。

制图:实习编辑:罗钰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