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许多复旦教师、医护人员坚守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他们日夜守护、分秒必争。复旦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各附校、幼儿园,为在校园和社会抗疫一线奋战的教职工子女提供“云陪伴”暖心服务,竭尽所能为教职工子女居家学习、生活和思想兜底。
复旦二附校
提供“暖心陪伴”, 解决后顾之忧
“疫情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断档’,但二附校老师们的关爱不会断线。”在《致二附校抗疫一线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以下简称“二附校”)为“复二代”提供“暖心陪伴”,表达对一线抗疫教职工子弟的关心关爱。
“周末云约会”
“黄老师,您看,这是妈妈特别为我准备的棋盘格床单,好看吗?”“好看!五彩缤纷的,多像彩虹啊!”
“老师,我房间里有一个单杠可以做运动,我能倒挂金钩!”
在四1班语文黄老师的会议室里,赵同学兴奋地向老师介绍他的小房间。再一次看到赵同学兴致勃勃的样子,黄老师会心地笑了。
赵同学的妈妈在校园一线工作,他非常想念妈妈。“几次聊天中,谈到妈妈,他都会暗暗落泪。”黄老师说。与孩子父亲沟通后,黄老师决定和孩子来一次“云约会”,通过互相介绍自己房间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感受家的温馨,父母的关爱。
“课后云自修”
▲
辅导老师为云自修室的抗疫一线复旦子弟答疑
全过程指导,开展“课后云自修”。学校安排经验丰富的优质师资,持续开展对学生日常课业的指导。每位身处抗疫一线家长的孩子都可以进入云自修室,由老师开展作业辅导、培优帮困、线上答疑等,保障孩子作业质量和学习效率。
而对于非附属学校的复旦一线教职工的子女,二附校也尽可能提供帮助。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的林老师,现正在疫情一线工作。他的孩子就读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学业让他很是担忧。为此,他请求二附校帮助关心孩子,学校马上为该同学安排导师,邀请其加入线上答疑教室,及时帮助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据悉,二附校为51位参与复旦校园抗疫一线、300多个在社区街道、单位、医院等抗疫一线家长的学生配备了专属成长导师,通过“导师云抱抱”来负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等。
徐汇实验学校
我们一直在你身边
“孩子请交给我吧,请您在前方放心的工作!” 这是徐汇实验学校对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家长的承诺。
致敬“大白”英雄,携手关怀成长
“今天,我很伤心,因为爸爸要去前线(抗疫)了。”这短短一句,是二3班冯同学发来的心情日记。了解到日记背后的故事后,班主任王老师不断与冯同学妈妈进行沟通,深入了解小朋友的居家学习、生活状态以及情绪行为表现。
每天中午12:30,王老师会和冯同学视频通话,了解孩子的心里状态,并为其制定辅导目标、辅导计划和干预策略等。王老师还通过强化正向认知,譬如让其通过小记者采访形式,来了解到自己爸爸的工作情况,增加对爸爸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在徐汇实验学校,像这样在抗疫一线的家长有93位之多。特殊时期,老师们虽然与孩子隔屏相见,但关怀无处不在。他们既答疑解惑,又谈心解忧,还帮助促进亲子融合。
落实个别辅导,倾心云端守护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居家环境等差异,学校各科老师每周至少三天,通过线上“手拉手·同心结”定期答疑,帮扶需要关注的学生。
关心居家学习情况之外,老师还会与孩子们相约在云端间,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观察他们的情绪,消除他们的疑虑。
三(2)班潘同学的爸爸,自从疫情开始就住到了医学院里。班主任翁老师联系孩子妈妈,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语数英老师则把潘同学安排进“手拉手”辅导小组,帮助辅导他的功课。碰到不会的题,老师们也会点对点进行练习辅导。
“虽然隔空相见,但是每一天仍在还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每一位老师都在孩子身边,虽是网络平台但不隔离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闵行实验学校
一起云端守护
“我们在你身边”
和很多孩子一样,二(2)班饶同学父母也是医院医护人员,自疫情以来,一直奋斗在抗疫一线。得知这个情况后,班主任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目前的居家学习和生活情况。
▲
东悦老师与饶同学在线共享白板画画
“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上,孩子遇到任何困难,我们一定会尽所能帮助解决”。班主任每天会关注饶同学的学习情况,如听课效率、作业质量等;课后也会时不时跟饶同学聊天,关注她在家的生活和心情。授课老师在课中也会留意孩子听课状态,课后视频交流近期所学所得。
▲
季业老师在与饶同学视频交流居家生活
作为“一对一”导师,季业老师通过钉钉视频给予陪伴,了解饶同学是否有困难,及时帮助调节心理状态。“我和孩子爸爸都在医院工作,最近有点忙。感谢季老师的关心和线上陪伴!”饶同学妈妈回复老师的问询。
温度对话、耐心指导
▲
李若夷老师与汤同学聊天
二(6)班汤同学的妈妈在儿科医院轮岗,爸爸在金山公共卫生中心支援儿科工作。父母不在身边难免会遇上一些问题,如网络延迟卡顿,学习资料下载上传等。了解到汤同学的情况后,各科老师协同支持,耐心指导帮助,及时语音沟通,使她居家在线学习能顺利地进行。
“张同学学习非常自觉,听讲认真,作业及时完成,各类活动都积极参与。她制作的花盆,还被自然老师选中进行展示。”一(1)班张同学的班主任说。语音聊天时,她会分享花盆制作过程,也会分享一些家务劳动等。谈及父母,“我觉得我的爸爸妈妈很厉害,我很骄傲。”她说。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组织组建工作专班,在每个年级组建立心理教师、班主任、任课老师为成员的关爱工作组,为学生量身定做疫情期间的个人成长方案。具体而言,结对一位成长导师,进行“一对一”联系和个性化关爱;开设一堂课后服务,进行作业辅导、培优帮困、线上答疑等;落实一次线上活动,例如学法指导、心灵体操等,缓解孩子们紧张和焦虑情绪;参与“6+1”的线上校园文化节活动等。
附设幼儿园
“空中连线”与爱同行
让“开心”开心起来
▲
开心照着妈妈的照片画的作品
大四班的小朋友开心,父母分别在复旦大学和杨浦区抗疫一线工作,照顾孩子的重任落在了外婆的身上。
在一次视频互动中,班主任发现开心小朋友的情绪比较低落,尤其在讲到爸爸妈妈时,眼角泪光闪烁。班主任在视频里对她进行了鼓励和安慰。视频结束后,班主任决定通过增加线上视频多关心和陪伴她。
▲
学校老师在去看开心小朋友的时候,带去了贺卡
“满心欢喜带着物资去见已经在学校住一个星期没回家的爸爸,结果只能隔着校门远远的看一眼,手里拽了一路的糖果也没来得及送出去校门就关了,小家伙再也绷不住哇哇哭起来了。”在开心妈妈发了一则朋友圈后,学校老师很是心疼,“我们一直商量着如何让开心小朋友重开笑颜。除了增加视频频次,我们找了各类简单的美术用品和文具,譬如橡皮泥、颜料、手工纸等,代表幼儿园送了过去,帮助孩子疏导心情。”开心小朋友的脸上又重新挂上了笑容。
暖心陪伴、有效指导
钰钦、钰然是中二班的一对双胞胎,父母分别在中山医院和医学院工作,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照顾姐妹俩居家生活的重任就完全落在了她们的外公外婆身上。
在平日“一对一”的视频互动中,班主任积极鼓励姐妹俩自己吃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外婆也不那么辛苦。”
为了让孩子们主动吃饭,班主任还跟孩子们约定,每天都自己吃饭就可以获得一朵小红花,等复学后再一并奖励。每天吃饭时刻,班主任都化身“监工”,确认外婆发过来的姐妹俩吃饭的视频,也会及时对她们的努力给予表扬与肯定。
“刘老师,我们会好好吃饭的”、“刘老师,我们爱您!”跟孩子们线上的“朝夕相处”, 让她心里暖暖的。
据悉,附设幼儿园除了开展“一对一”师幼互动来“云陪伴”外,还利用腾讯会议开展“线上小组见面会”,体验同伴之间交流分享的快乐。此外,还开展“多主题”活动,如防疫小知识、抗疫故事分享等,来丰富幼儿居家生活。
医学院幼儿园
普适性家园“云互动”与个性化温馨云陪伴
虽然疫情阻止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但并没有阻碍教育。医学院幼儿园的老师们将班级工作重点转变为云端共育,开展科学育儿居家生活指导。在开展育儿工作时,老师们与每个家庭进行沟通,深入了解情况,解决家长真实需求,全面落实“一家一案、一幼一策”的工作。
根据家长对陪伴需求的不同,班级老师将育儿工作分为“普适性云互动”与“个性化云互动”。
云端见面会
普适性家园云互动面对班级所有幼儿,老师每周日晚上开展“云上见面会”,来架起一座可以和孩子们面对面交流互动的桥梁。每周云见面会都有一个主题,如:“习惯小达人”、“寻找春天”等,让孩子们在居家情况下,既能见到熟悉的同学老师,又能丰富认知,积累知识。
“一对一”小关爱
个性化温馨云陪伴主要是针对父母均在抗疫一线奋斗的幼儿。为缓解这些家长的焦虑,让他们能够安心抗疫,班主任老师特创设温馨陪伴群。老师会不定时地在微信群里和小朋友们聊天、对小朋友们的情绪进行疏导、安抚,分享居家生活小趣事、居家饮食、居家运动、居家安全等,与父母共同“云”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居家生活行为习惯。
“和老人一起居家生活的幼儿,我们更加强对这类孩子的关怀和‘一对一’沟通,针对个别幼儿无法通过电脑进行每周的“云端互动”这一情况,我们会与孩子家人取得联系,进行‘一对一’的互动,将互动内容通过图片和语音的方式进行还原。希望用我们小小关怀,让奔赴在一线的家长多一份安心和放心。”班主任说。
“生活即教育”,复旦大学医学院幼儿园教师借助疫情这个“随遇而生”的课程,为孩子们生活和经验注入了新的成长点。希望通过多形式、多样化、有温度的关怀,让孩子们度过一个特殊意义的居家时期。
目前,校园与社会抗疫一线教职工子女700余人,均已落实成长导师。疫情期间,基础教育集团持续接收抗疫一线教职工需求,继续对有需要的教职工子女开展系列关心关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