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无死角,消杀无小事,复旦师生响应号召,严格遵守防疫要求,规范开展消杀行动,助力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从“小白”到能手,他们在每次消杀任务中,学习摸索、总结经验,只为下一次做得更加细致、专业、安全。一起来听听身边的消杀达人都有哪些心得与妙招!
用直观的视频讲解,让消杀科普变得简单
接到学校通知后,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19级本科生、东区学生党员服务队负责人虎雪很快就在350人的志愿者微信群中发布了具体的消杀要求。
“但文字总是有些抽象,大家刚开始多少都有点懵,比如说消毒片和水怎么样配比,从户外进室内的话到底是先喷消鞋底还是洗消手部……”考虑到大家对具体流程仍可能存有疑问,虎雪便想到制作一个视频让大家更直观清晰地了解消杀,从而做到规范消杀。
从制定计划、寻找素材、拍摄到后期剪辑,短短六个小时,虎雪和班级团总支的伙伴们就完成了讲解视频的制作。为了了解传播的效果,虎雪先在班级公众号上发布小视频,收到不错的反响。“大家都觉得视频相对于文字更直观、更易懂。每个步骤需要什么东西,都很清楚。”随后,虎雪很快将这份“消杀攻略”发给了志愿者们。
“对消杀流程,大家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疑问了。”虎雪表示,志愿者们进出楼栋频繁,接触到病毒的风险相对更高,因此消杀步骤更加繁琐,但大家都很配合,操作也越来越熟练了。
现在,东区学生志愿者们每次完成服务后都会到一处统一消杀,清洁区、半污染区分得清清楚楚,使用过的防护垃圾会统一扎口消毒、集中处理。志愿者们穿脱防护装备都遵循严格的先后顺序,每一件防护用品脱下后,都会使用免洗消毒凝胶按照“六步洗手法”对手部进行消毒;穿脱完成后,及时对鞋底喷杀消毒,然后从集中处理区走回到楼门口,再次对鞋底和手部进行消毒,方能进入寝室楼,楼栋口每天都会放置一瓶当天配好的消毒液;每次志愿者在服务开始前和结束后也会对清洁区的相关物资进行消杀。“这主要是防止园区的猫咪乱入或者碰到物资,导致箱子上感染细菌。”虎雪说。
想到用视频开展科普的,还有21级自然科学试验四班辅导员夏文卓,她同时还担任南区一期4号楼的驻楼辅导员。最近,接收到学校分发给每个寝室的消杀物资后,她需要把消杀责任落实到每个寝室,教会每一个学生。为了教学生们规范消杀的方法,夏文卓拿出手机,录制了一份“保姆级”教学短视频,上传到视频号,再转发到班群和寝室楼群。
“这种有趣的形式他们也会比较喜欢。”夏文卓说,自己常以这样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为了督促大家自觉消杀,她也会在群里发一些轻松有趣的提醒表情包。“大多数同学都很配合,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是对个人安全和卫生有益的事。”
结合专业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除了担任学生辅导员,夏文卓也是化学系的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针对一些使用误区,她还特意总结整理出来,发给身边的学生、老师和工作人员。
她举例:第一是防护服的穿脱方法,如果穿脱防护服不专业,比如顺序错误,就可能会造成污染,所以必须特别留心每一个步骤;第二,含氯消毒液不应在有人的地方喷洒;第三,含氯消毒液不要喷衣服,即使是外出穿的外套,除非这件衣服穿完就丢了(可以考虑一下84洗衣服的效果,除了消毒之外,漂白也是它的功能);第四,消毒最好要保证消毒液能覆盖到所有表面,所以擦拭的优先级更高,如果要喷的话,第一个是要确保时间足够,另一个是要用拖把再擦一遍。
在南区,还有其他化学系学子根据相关专业知识特长,查阅资料、编辑文章,早在2020年就制作消杀主题的推文发布在学院公众号“复旦化里化外”上。近期,根据学校最新的消杀要求,大家又更新了一版重制推文。
担任楼层志愿者的化学系18级本科生严珂欣,对学校发放的各类消毒剂相当熟悉。如今,身为寝室长,她每天早上八点多进行寝室消杀,然后再出门分发早餐。取餐前后,用消毒水和酒精湿巾对送餐小推车进行一次消毒。中午和晚上,她还会和同学一起对楼道、厕所、浴室、水房等公共区域等进行消杀工作。此外,如果需要为楼层发放生活物资,她也特别注意对外来物品的包装进行消杀。
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总结出来一些经验:首先,要注意消毒片和水的配比。配比过低,就没有消毒效果;过高,会对人体造成不适。其次,要现配现用,隔夜的溶液有效成分浓度下降,消杀效果也随之降低。此外,含氯消毒片剂和粉剂的有效成分是三氯异氰尿酸,必须避光密封保存。使用时,也要注意戴好手套和口罩,保护双手和呼吸道。
“有些同学在使用过程中会有疏忽,尤其是对于手的防护。”严珂欣特别提示,含氯消毒液不仅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对手也有腐蚀作用,在消杀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不算复杂的工作,最需要耐心和细心
在复旦,消杀工作逐渐迈上正轨,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各寝室、楼栋、志愿者服务队的消杀工作也开展得愈发顺畅。在许多寝室外,都可以看到专用于接收物资的置物板以及消毒液。楼道、厕所、水房里,总可以闻到淡淡的消毒水味。
“特殊时期,消杀工作确实会比以往更加繁琐,但是想到做这件事确实对我们个人健康以及学校防疫大局有益,我们每个人也都在切切实实参与这件事,就不会感觉这是一个负担,而是一种责任。”严珂欣说。
本部三号楼的网格志愿者、管理学院21级本科生何毅发现,最近同学们的消杀防疫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大家都很自觉做到出寝戴口罩、进出寝室消杀。作为班级生活委员,她除了要负责网格的三餐、抗原、物资的发放工作,也会经常提醒班级各宿舍做好消杀。“地面是消杀的重点,要特别注意地面。用喷壶多压几下,让水珠变细一点,这样喷得更均匀,而且也不会太多,然后再把它擦干。”对于寝室消杀,何毅也摸索出一点小技巧。
早晚喷消毒水拖地、物资消杀静置再拿进寝室、进出宿舍对鞋底消杀、每天用酒精湿巾擦拭门把手……外国语言文学学院18级本科生任子仪现在和室友养成了每天消杀的习惯。一人喷洒、一人拖地,两人很快就可以完成地面消杀。对于原本就注重寝室保洁的她们而言,消杀并不是难事。
然而,在刚开始的时候,她们也遇到过一些问题。比如室内消杀时,由于消毒液本身有一定刺激性,如果没有佩戴口罩和通风不及时,就容易出现咽喉不适的情况。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她们及时调整,注意防护和及时通风,很快这个情况就得到了改善。
在任子仪看来,消杀工作本不复杂,只需按照消杀的标准、要求来完成即可。她坦言,起初从公共区域回到宿舍,确实很容易忘记鞋底和物品消杀。“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细心、耐心。要时刻自我提醒,脑子里绷紧消杀这根弦。”她说。
守护校园、人人有责。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每项消杀措施落实到位,同心抗疫,坚持不懈,共同打赢这场,校园清零行动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