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封闭期间不停摆 科研一直在进行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坚持规范运作

作者:陈思宇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2-04-15

“P3实验室的工作不能停摆。”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健委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主任、新冠疫情科研攻关组组长谢幼华说。

当学校实施准封闭管理时,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3实验室,简称“P3实验室”)迅速作出安排,谢幼华、姜世勃、蔡启良、张荣、瞿涤、胡高维、李玉塘、潘少坤等实验室核心成员全部进校坚守。

目标一致:用科学技术点亮希望的灯

自2020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批准P3实验室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实验活动以来,实验室就围绕国家赋予的抗疫任务开展一系列科研攻关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在闻玉梅院士和袁正宏书记的关心指导下,谢幼华负责的BSL-3新冠疫情科研攻关组率先进入P3实验室。一周后,攻关组的张荣团队就分离出首例毒株。

应天雷/吴艳玲课题组和生物医学研究院孙蕾课题组合作,在《细胞》上发表论文,报道了一种广谱双特异性全人源纳米抗体。

姜世勃/陆路团队有四篇相关论文发表在《细胞研究》。目前正研发一种可随身携带鼻喷剂来预防冠状病毒感染。

袁正宏团队承担上海市科委应急攻关重大项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嗜性、复制和传播力的研究”,已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实验室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密切合作,开展奥密克戎毒株分离和鉴定项目。

不断加深对新冠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认知,是共同的目标。

规范治理:生物安全是实验室的底线和红线

“每项新的实验任务的开展都必须经过审批,在规章制度的指导下规范进行。”P3实验室主任瞿涤说,“生物安全”是P3实验室的底线和红线。 

“实验室24小时运作,因为有信息化的工作方式,随时可以了解运转情况。”瞿涤说,目前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支20名由青年教师、博士后及高年级博士生组成的P3新冠疫情科研攻关组,“进入核心区工作的时间会控制在2-3个小时。为确保安全,要求工作人员在精神饱满、身体健康的状态下方可进入。”

根据国家卫健委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对新冠的基因片段研究可以在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里开展。为了防范核酸污染问题,瞿涤和基础医学院技术平台主任蔡启良研究制定了新冠核酸污染的规范操作程序和实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流程。

“出了问题追究责任,这叫损害管理,就是已经发生‘损害’了再进行管理。但生物安全法出台后,我们要追求的是风险治理,也就是在损害发生之前,就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瞿涤说,“保障实验室安全,要想在前面、做在前面,防范于未然。”

攻坚克难:科研背后有很多人默默贡献

为了推进实验进度,实验室的实验师胡高维被批准在P3实验室就地隔离,在严格落实防疫要求的情况下开展实验。

  “我一方面负责P3实验室的日常生物安全监督工作,另一方面也负责毒株的分离鉴定、动物实验等操作,及数据整理分析。”准封闭管理期间,人手变少,他比平日更忙了,“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准封闭管理期间,原来负责操作高压灭菌器的保洁阿姨不能到岗,重点实验室和病原生物学系组织了由研究生组成的生物安全平台消毒灭菌室应急小组(校园准封闭期间),以持有高压灭菌器上岗证的同学为主,经培训,考核95分以上方可上岗,且由李玉塘现场指导。

实验室还有一批学生在奋战。白天科研,晚上部分师生分别睡在办公室、会议室。

谢幼华说,“科研并不是只由科研人员撑起的,还有很多人在默默奉献。” 

复旦-5.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