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场线”持续发力!④来看这些院系的行动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党委宣传部,各单位发布时间:2022-04-07

党旗飘扬在一线,关心关怀不断线。

在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面前,各院系、各部门第一时间响应,按照学校要求,从严从紧,从细从实落实各项措施,全方位加强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中场线”持续发力,把党的领导贯通到一线,把防控网络布置到一线,把政治优势覆盖到一线,把所需资源配置到一线,把关心关爱汇聚到一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保障。

历史学系:勇担疫情防控使命,党员冲锋在前

校园准封闭管理启动后,历史学系及时召开分党委和各行政单位负责人协调工作会议,激活分党委层面领导工作小组及人事组织、学生工作、教学科研、外事、物资后勤、信息工作等小组协调机制。在准封闭期第一阶段,慰问历史学系的710位在校学生、11位教职工和辅导员。3月26日上午在光华楼西主楼进行了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清点物资储备,进一步明确人员、物资后勤组和信息组的负责人和岗位职责。

师生党支部第一时间响应“在特殊时期拿出特殊精神、体现特殊担当”的号召。学生支部协调成立历史学系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在校的有困难学生提供生活物资、图书资料等帮助,开展“写一封家书活动”。教职工党支部及时搜集教职工对线上教学的意见建议,组织开展线上教学困难帮扶,协助线上教学技术不熟练的老师架设路由器、提供教学意见建议等。世界史党支部书记许明杰、中国史党支部支委巫能昌、文博系党支部支委周景婧同志主动穿起防护服,协助所在社区核酸筛查工作。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坚持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双线并进”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坚持党旗领航,统筹疫情防控和学生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发挥好结对党委委员作用、为留校学生提供一系列暖心服务”等举措,筑牢疫情防控的战斗堡垒。微信公众号推出“党旗飘飘、国务担当”栏目,通过“桓桓听你说”“红炉夜话”等线上栏目收集师生诉求,促进师生情感连结。

学院安排班子成员和教师开展听课活动。推动线上科研活动开展,主办“中国社会治理:范式与使命”社会治理高端论坛,国内重量级学者线上参会。

3月29日,学院党委通过腾讯会议系统组织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帮助师生面对疫情防控突发状况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处置得当,提升应急意识和能力水平。

为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情绪,传承国务学风,学院推出“我们读书时代国务学院的学术故事”系列师生交流会,请老师们在线分享自己读书时代的学术学人故事。3场交流会吸引800余人次听众,院长、系主任、资深教授、青年教师共8人参与主讲。同学们热情高涨,踊跃提问,表示很有收获。学院计划继续组织更多老师参与此系列活动。

化学系:“化样暖心”在行动

化学系坚持各项工作不停摆,尽最大努力为校内外师生做好教学、科研与生活的服务保障。

线上教学不断线。校园准封闭管理后,教师们迅速做出调整,所有理论课程均顺利转入线上教学模式。对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安排进行排摸,并出台了调整方案。研究生会组织了自我提升线上分享会,邀请“博新计划”入选者介绍科研方向和未来职业规划的经验。本科生志愿服务队“化学大神”答疑团队开展线上答疑,每周一到周六帮助同学们解答学科问题。

科研工作不停步。目前,江湾校区实行封控管理,师生们依然通过微信交流、网络视频组会等方式研讨科研进展,为尽快恢复实验室工作积极做好准备。

学生发展是关键。在准封闭管理期间,学工队伍通过走访实验室、寝室,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3月31日以来,化学楼内的师生和园区志愿者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连夜打包、消杀、转运,将大批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等学习工具及时送到同学们手中。

材料科学系:全方位全覆盖关爱校内外学生

接到江湾校区疫情防控告示(第1号)后, 材料科学系即刻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摸排教学区和园区内材料科学系师生人数及楼宇分布情况,及时告知先进材料楼、化学楼内正在运行的实验室,及时做好处置工作,协调先材楼内28位师生员工的餐食、核酸检测等事宜。迅速组成线上线下应急保障小组,12名学生党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闻令而动,为江湾园区内两栋楼、三个院系的261名研究生提供送餐和核酸检测组织服务。

第一时间做好全覆盖关心工作,收集掌握园区内206名材料科学系研究生的急需物资,连夜整理打包学生物资并完成转运工作,解决学生急需药品等困难。号召全体导师积极落实“导师关爱行动”要求,激发导师在在特殊时期的育人作用,将关心关爱传递给校内外每一位学生。还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学辅导、心理疏导等工作,积极解决学生实际需求,通过线上举办科研讲座、防疫常识、生涯指导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包括专业教师、辅导员队伍等在内的育人共同体作用,切实做好对学生的关心关爱。

高分子科学系:精准网格化管理,展现“大家即我家”精神风貌

江湾校区出现核酸检测异常后,高分子科学系立即启动应急工作专班,摸清全系师生的校内人数及楼宇分布情况,按照人员分类网格将学校要求迅速传达到每名师生。

在校党员教师主动请缨,定期巡视实验室,关心慰问实验室留守学生,充分展现特殊时期“大家即我家”的精神风貌。为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分管教学、科研和思政的党政领导分别召开线上会议,及时解读疫情工作安排、布置近期学习内容、解答同学困难,稳步推进教学和科研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针对部分学生无法及时使用电脑进入线上课程的情况,及时安排任课教师做好课程录屏工作,保障学生补课需求。分批次及时对系统内提交的本院系全部学位论文开展审核、上报等工作,圆满完成研究生学位论文提交和硕士复试招生工作。组织举办7场高分子前沿进展系列线上学术报告会,加强师生学术交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公共卫生学院:提升工作能级,强化使命担当

切实做好网格化管理方案,通过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辅导员等三支队伍作用,全面覆盖教职工、博士后和学生。各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员联系群众“一对一”帮扶机制,通过“健康打卡”“兴趣小组打卡”“生活妙招共分享”等形式,筑牢师生“心理防疫”的坚强屏障。畅通学生沟通反馈渠道,为十余位有需要的学生安排就医问诊。积极筹措,为三十余位因封闭管理有困难的校外研究生集中采购蔬菜,解决后顾之忧。开展运动和科研“云打卡”、“危机中的自我照料”心理沙龙、“云上赏春”主题摄影大赛、广播操比赛等活动,营造健康向上氛围。组建个人防护培训团队,为校内志愿者防护服穿脱提供专业借鉴和参考。

确保教学不断线,组织各教研室教师代表开展在线听课,及时掌握在线教学运行情况。专业教师积极创新线上教学方式方法,如吕军教授团队设置案例讨论、课堂分组讨论、课堂小游戏等教学环节,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主动思考,提升教学方式趣味性。发挥专业特长,姜庆五、周艺彪等教师为医学生解读人类对抗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和校园封闭管理的意义,鼓励青年学子配合疫情防控、践行使命担当。

制图:实习编辑:章一诺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