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复旦花木42年,园林养护工见证绿色变迁

作者:沈星月、殷梦昊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2-03-21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绿意盎然、花团锦簇的复旦校园背后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守护者。58岁的杨四保在复旦从事花木养护42年,他带领一支绿化队伍,关爱着校园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枝花、每一株草。

邯郸校区本部绿地是他们的“画板”,种植花木、修剪树木、维护草坪、移植加固是他们的日常。恰逢一年一度的3.12植树节,让我们走近这群辛勤的园丁,聆听他们与复旦的绿色故事。


抗击极端天气,花十年救活一棵香樟

凌晨五点,天微微亮,复旦大学园林养护工杨四保就已开始第一轮巡检。排水设施是否正常,有无花木受冻,有没有树枝断裂……这些都是他关心的重点。

“这几棵是浙江慈溪的校友捐赠的”“这些是从江湾移植过来的”……杨四保性格腼腆、不善言辞,却可以对着校园路边任意一棵不起眼的树侃侃而谈,自信地报出每一棵的年龄与来历。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本部绿地,是杨四保和同事们的“地盘”。种植花木、修剪树木、维护草坪、移植加固、清理打扫……一支总共30多人的队伍,包揽了绿化、保洁等工作。绿化员们一年四季忙碌,尤其春天。每年植树节前后,他们都会种植新树,并对已有花木进行调整。

极端天气是他们无法逃避的对手。遇到台风、寒潮等特殊情况,他们必须迅速从国年路的第八宿舍楼立刻赶赴现场,紧急展开“抢救”。去年,“烟花”强台风袭击上海,他们不仅加班加点加固树木,还要及时处理被台风吹倒的树木。

有一年,寒潮来势凶猛,气温一日骤降10多度,校园里近3000盆花和一些树木都被冻坏了。杨四保心疼得一夜没睡着,第二天赶紧带着大家换盆栽,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30个人腰都没直起来过”,24小时换完了所有盆栽,还“抢救”了那些被冻坏的树。

每当有新树需要移植,这支队伍往往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出动。为了给树木“美容”,杨兵师傅几乎每年都要爬上那些高达10米的树。在复旦待了三十多年的他,笑言自己“几乎校园里每棵大树都爬过”。

花木不语,却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为了救活化学楼前一株濒死的香樟古树,杨四保和同事们松土施肥、调整排水系统、输营养液、消毒杀菌……用了10年多的时间。如今,这棵香樟树茂盛茁壮,树龄已有60岁。

植绿四十二载,见证复旦变迁

时针拨回到1980年,16岁的杨四保从江苏常熟老家来到复旦从事树木养护工作,这也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他清楚记得,刚来复旦时,校园里大都是光秃秃的黄土,而他只负责数学楼前方的一小块草坪维护。校内另一块仅有的草地,就是相辉堂大草坪。

“那时候什么也不懂,跟着师傅干活。师傅不喜欢说话,但是工作却踏实而精细,我觉得师傅很尊重植物,从栽苗到花开,感受到生命真的很神奇。”杨四保说。

变化始于1983年,复旦大学开始开展大规模的植树行动。当时的后勤养护组和众师生一起平整土地、植树种草,也把原先杂草丛生的两处角落改造成后来备受师生喜爱的休闲绿地——曦园、燕园。如今,校园里最为高耸的水杉,也都是80年代开始种植的。

在全体园丁、师生的共同努力下,1984年以来,复旦大学连续八年被评为上海市绿化先进单位和全国花园单位。

2005年,复旦百年校庆,校园绿化事业又迎来一次飞跃。图书馆、宿舍楼、望道园……在园林设计专家的指导下,复旦校园的花木格局均有所调整,经过重新精心设计施工,做到了四时有花、四季成景。

复旦绿化工作的要求,也从80年代的“不见黄土,见缝插绿”,变成了“破墙透绿”“景中有绿,绿中有景”。在注重提高绿化覆盖率的同时,学校也更加重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化景观,提高校园绿化水平。

师生共同参与,谱写校园新绿

今天的复旦,一年四季鲜花不断,仅邯郸本部草木品种超过100种。每个季度竞相绽放的鲜花,就有十多个品种。哪怕是人烟稀少的地方,一年也至少要换四季花,而主要区域诸如毛像、光华楼等,有时碰到节假日,还要再换。

校园绿化工作也日趋科学、高效。前些年,学校特意聘请了园林专业毕业的专业养育师指导绿化工作。同时,绿化队伍也配备上了现代化设备,并会定期组织参与培训学习。“过去学校的花草布置都是我自己凭经验做决定,自从有了专业人士,校园更美了!”杨四保说。

尽管复旦早已郁郁葱葱,但每年植树节,学校仍会组织活动,让学生化身“园丁”,参与花木种植、养护工作,以提升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前几年的植树节,学校先后组织“持‘植’以恒,立德‘树’人”、“郁你相遇,前路似锦”等专题活动,通过亲身参与“植物水平测试”、“草花种植比赛”、“为校园植物挂牌”等活动,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关于植物的知识,还收获了友情,接受了教育。杨四保师傅每年都全程参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助力学生环保理念的提升,共同建设绿色校园。

今年,为迎接“3·12”植树节,学校还在第四教学楼前举办“瑰丽青春,努力前程”植树节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在校园内亲手种植玫瑰花海,在毕业季收获,传递耕耘与感恩,引导学生在劳动参与中体验耕耘与收获的意义,以劳育人,以美化人。

每日行走校园,杨四保时常遇到关心花木生长的师生们前来询问。鲜有人知,植树是长线工作,为一棵树“造型”,往往需要十年八年的时间。“时间长了,和学校的感情也越来越深。”杨四保最欣慰的事,莫过于看到当年亲手种植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距离退休的年纪越来越近,但他终将一片绿意留在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