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师团队上榜

作者:张欣驰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2-02-28

心脏,曾是手术刀最难以触及的禁区,在方寸之地“穿针引线”,容不得半点闪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师团队在心脏的方寸之地,用创新破解着生命的密码。医者亦是师者,在课堂的三尺讲台,他们也用言传身教培育后起之秀。

近年来,在葛均波的带领下,团队以临床实际问题为着眼点,以国家卫生领域的重大需求为目标,以缺血性心脏病为重点攻关方向,并以此为突破点,开展辐射整个心血管疾病事件链的防控研究,尤其聚焦于缺血性心肌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


日前,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结果,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师团队名列其中。

历久弥新,积极促进医学自主创新

长期以来,团队在葛均波的带领下,致力于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临床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在血管内超声研究、新型冠脉支架研发、支架内再狭窄防治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提升我国心血管病学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葛均波首次提出血管内超声诊断易损斑块的定量指标,已成为动脉粥样斑块性质识别的重要标志;首次发现心肌桥特异性超声学诊断指标“半月现象”和“指尖现象”,使心肌桥的检出率由冠脉造影的0.5~2.5%提高到95%以上,并获得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团队研发的国际首个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显著减少了传统支架的血栓发生率,该新型支架已在全国超过900家医疗机构获得应用,出口十余个国家,成为中国国产创新走出去的成功案例,该成果2006年被评为“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两项优秀研究成果之一,并获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研发成功我国首个完全可降解冠脉支架“Xinsorb”,引领了我国冠脉介入治疗的第四次革命,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支架在国际上发出的最强音。

在技术创新方面,葛均波率领团队成员多次实现业界首次:2005年,国际首创“逆向导引钢丝技术及其捕获技术”;2010年,实施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2018年,完成世界首例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2021年,完成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下冠状动脉介入术。

独行快、众行远,为了推动中国医学创新的整体进步,2015年,葛均波与团队牵头成立了全国首个以医生为主体的创新团体——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目前该创新孵化平台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医生创新平台之一,推动了我国心血管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进程。

以德育德,积极推动医学人才培养

“医本仁术,德乃医本。”这是葛均波在教授学生时常说的一句话。虽然身兼数职,事务繁杂,葛均波仍然每月都会在导管室亲自给前来学习的研究生们手把手示范冠脉介入手术的基础操作,并耐心讲解手术思路和要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葛均波都会一一详细解答。

疫情防控期间,葛均波带头组织中山医院130多名心内科医生,免费远程问诊,给患者诊治提供方便。他用一系列的行动向学生们诠释了什么是医者担当。

“越是近距离接触,越是能够感受到葛老师至真至诚的性格特质彰显的光彩。”有学生如是评价葛均波。在葛均波看来,现如今,老师不仅仅在学术领域影响着学生,还从道德品质等方面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学生眼中,老师就是典范。”如同葛均波导师陈灏珠院士在专业知识、科研思维和人格魅力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样,如今,他也努力将师道传承延续。

为了积极推进国家医学人才队伍建设,葛均波作为主编,组织并带领包括团队成员在内的众多国内医学专家编写了第八版和第九版《内科学》教材。团队中绝大多数成员均身兼教师和医生双重身份。作为教师,团队全体成员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平均每人每年为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授课1-2门。作为导师,团队着力提升学生医学技能,同时培养科研思维,强调科研诚信。

团队以严谨的学术学风、融洽的导学关系、积极向上的朋辈氛围、全方位的发展格局,获评2021年度复旦大学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

科技兴医,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

团队多年来一直在为实现全民心血管健康努力奋斗。团队立足国家卫生领域重大需求,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广泛布局,重点攻关,开展辐射整个心血管疾病事件链的防控研究。

团队先后承担了包括 “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8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建立建设包括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病毒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技术与器械创新单元、“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近10个,主要成果总结发表SCI论文500余篇。发动全团队的力量,积极投身“健康中国2035”,助力中国心血管防治战线建立,促进中国心血管事件拐点早日到来。

葛均波表示:“目前工作团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为患者解除病痛、慢病管理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初心,继续通过自己专业的技术为广大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福音。”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协力发展的团队,葛均波团队仍将继续为各位成员和医学生们搭建攀登学术前沿的阶梯,做他们成长成才的巨人之肩,为中国心血管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和后备力量。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