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从绩点1.8到华为天才少年

作者:章佩林摄影:受访者提供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2-01-11

入场、沟通、签约简单的几步流程本硕博均就读于复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林田完成与华为的签约毕业后他将加入华为无线产品部门继续在5G通信领域深耕他为何选择华为?

曾经绩点1.8的他在悄然改变中完成人生逆袭入选华为天才少年他如何完成人生的华丽转身?

我们采访了林田一起来看看他与华为的故事他与复旦的九年时光

为何选择华为?他与华为的初识、相知、相惜之路

初识

2019年,林田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受到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的关注。在接触了解后,华为与其所在实验室建立合作了科研项目。

在合作中,林田坚定了要进华为的决心。

相知

去年暑假,林田进入华为无线产品部门实习,了解具体的工作情况。一段时间下来,他觉得这里和想象中别无二致,非常契合他的预期。

林田的日常科研生活

实习一段时间后,林田进行了实习汇报。这场汇报结束后,部门主管推荐他去参加“华为天才少年”的面试。“对我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林田说。

在印象最深的一轮面试中,林田一进入面试办公室,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块硕大的电子黑板。“面试官让我通过电子黑板板书的方式,在几分钟之内,把我所做工作的核心思想,对他进行讲解。”他简明扼要地将实习做的具体项目的算法思路进行了陈述,并就面试官追问的一些问题,在黑板上进行了推演。

提及实习过程中让他肃然起敬的事,他说:“实习汇报时,我提到印象中,在学校里面可能更注重于理论推导的严谨性,但企业可能更注重于最后实际落地的结果。但是部门的领导表示,华为永远追求技术的严谨,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都力争做到最好。”

相惜

“整个秋招期间,我只投了华为这一家公司。”林田说。

“刚读博期间,我也比较迷茫,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做学术?去公司?去哪个公司?”林田说。当华为因为5G领域的突出成果受到重重制裁后,仍毫不畏惧地坚持挑战技术突破,林田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热血,坚定奔赴华为,再没有动摇过。

在管理层面试时,让林田比较诧异的是,“我以为上层领导可能更偏向于管理,没有多少时间去扎根技术。但实际上,他们的技术功底依旧深厚,并且对技术研究非常推崇和重视。”而这也让林田对华为这家公司的认同感更强烈了。

十分的热情、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水平,使林田叩开进入华为的大门。

从低谷跃升、绽放

他曾绩点1.8

现在的林田,让人很难想到初入复旦之际,大一第一学期的绩点只有1.8。回想起那时,林田说:“当时,我以为大学随便玩玩就可以了,完全沉溺在游戏之中。没有及时适应缺少管束的学习环境,到期末考的时候才发现功课完全荒废了。”

然而相比于成绩的打击,更让他难过的是父母的失望。“春节期间老师还曾打电话到家中,询问是否是因家庭经济困难耽误了学习,并告知这样的绩点继续持续下去的话,会有退学的风险。”父母接到电话后的落寞、退学的风险、内心的羞愧……这一切都让他清楚,自己必须做出一些改变。

“记得很清楚,万家灯火喜度元宵的那天,父母却要送我去车站返校参加补考。”他回忆,“在只有我一个人的寝室里,面对冰冷的墙壁,突然就感觉无比地想家。我暗自下定决心,以后绝不能再挂科、再补考。”

基础没有打好,给后面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幸运的是,大二择方向时,林田进了通信工程专业。用他的话来说,“给了我一次救赎的机会”。在通信专业,他遇到了充满友爱的“通信大家庭”,遇到了带着他一起学习的室友,遇到了给予他支持的辅导员,让林田更为感激的是,遇到了给他无限信任的导师。

“我觉得, 这就是命运最好的安排。”他说。

不希望辜负别人期待的他,开始打开自己,积极担当班委、参加班级活动,从大一的状态中走出来。

“当时给我们上课的系主任迟楠老师找到我,告诉我她现在四十多岁还在坚持每天阅读最新的文献。信息行业正在经历剧变,稍不努力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林田说,“迟老师的话点醒了我,在学习和科研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刻苦勤奋与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开始悄然改变,卸载了电脑中的网络游戏,取而代之的是课程相关的电子书籍;课余时间不再窝在寝室,三教、光华楼里都有他的身影;反复刷课后习题,并提前预习知识……

凭借着不懈的努力, 在大三学年,林田取得了接近满分4.0的优秀绩点。重拾自信心的他,开始崭露学习的潜力。

现在,林田读博、拿国奖,是那时候的自己不敢奢想的。“最开始的目标很小,只想着至少不能被退学。”他笑道。

“至今,我仍感谢‘绩点1.8’的那段时光。”他说,那段时光锤炼了他的意志力、抗压力。“已经是从低谷走出来过的人,无论再碰到什么困境,我都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能走出来第二次。”

科研路上的引路人

“你喜欢动手还是动脑?”

“喜欢动脑。”

“那我建议你关注朱宇教授。”

在辅导员的推荐下,林田找到了朱宇教授,开启了在朱宇实验室的几年科研生涯。

初见朱宇,由于大一时期的挫折,林田不自信地告诉朱宇自己的绩点不高。 但是朱宇给了他意外的信任,“他笑着告诉我, 自己从来不是以绩点高低去评判学生。他觉得我具有足够的潜力,也相信自己的眼光。”林田说。

“朱老师让我安心提升绩点,如果没有保研的话,他也愿意等我考研,再去做他的学生。一个人在低谷的时候,如果有人能给予他十分的信任,是弥足珍贵的。”提到他的导师朱宇,林田眼含热泪。

林田与导师、实验室团队在江湾校区合影

林田回忆,研一时的某个晚上,他照常在实验室里看论文。“当时,脑海中突然涌现出一个想法,我就第一时间径直跑去找朱老师讨论。实验室和他的办公室只隔了一条短短的走廊,正巧我碰到他关上房门,背着包出来。”得知林田的来意后,朱宇又重新进门、开灯,坐下来细细讨论。等林田回到实验室时,才发觉已经是十二点后了。“在我整个研究生生涯中,朱老师无论再忙碌,总是会在我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并给予我力所能及的帮助。”

“朱老师是最为学生考虑的那种老师,”他认为,“多少篇论文才能毕业,一年必须发多少篇……这一类问题,在朱老师实验室是不存在的。他的要求是学那些你觉得有意义的东西,做那些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而他则会尽可能地给你提供一切需要的支持。”

朱宇时常提醒他的学生,社会远没有学校那么简单、纯粹,但他还是尽自己的全力,希望让整个实验室看起来还是和象牙塔一样。在进入实验室的六年时光里,林田从未称呼过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在他看来,朱宇和他是无比纯粹的亦师亦友的关系。

“朱老师认为,‘只有在无忧无虑、不背负很多压力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的去做科研。’而他,就是这么做的。他给了我足够的科研空间,又尽可能尊重我的科研兴趣。”林田说,“正因为研究完全出于自己的兴趣,所以即使通宵达旦也并不觉得疲累。”

截至目前,林田已发表13篇论文。其中SCI 论文8 篇,(2SCI一区,4SCI二区),EI 检索会议论文5篇。

“虽然发了一些文章,但都是科研过程中的‘副产品’。读博期间真正享受的是可以自由地不断学习的过程。”

林田在美国开会

日常科研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林田也会碰到很多难题。巧的是,又是一年春节期间, 林田投稿的第一篇论文,收到了被拒的消息。但朱宇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科研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便无法走得更远。在朱宇的鼓励和帮助下,通过不断地修改完善,林田的论文得以最终成功发表。

林田感叹,现在回过头看整个科研路上,其实历经过大大小小的挫折。但相比于在实验室科研生活中所获得的那些由衷的快乐,都显得微不足道了。“所以我始终觉得,过去的六年是我人生迄今最快乐的六年。”

前不久,林田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同时,他也获评为2020-2021学年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

“科研路上,能够自由驰骋,同样离不开我父母的支持。”林田说。他透露,自主招生填报志愿的时候,父亲本希望他能报考经管类专业,但当他坚持想选择技术学科方向时,父母还是给予了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父亲从小就鼓励我生活中处处要多思考。比如在等候饮料时,父亲会让我思考店里各种机器的工作原理;去理发店时,父亲会认真地跟我探讨未来用机器人代替手工进行洗头发的可能性和技术难点。”在父亲的引导下,林田从小就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

“我一直希望,谨以我所有的努力,让所有关心我的人可以露出微笑。”

“复旦,是我第二个家”

在复旦,林田度过了快9年的时光。

“每次从地铁站下来,看到高高伫立的光华楼,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这里,算是我第二个家了。”回看走过的岁月,林田感叹道。

林田感谢自己选择来到复旦,“复旦的学风滋养了我整个学习生涯。”他说,“相比很多工科学校来说,它真的很自由。我喜欢且适合这里的环境。我把自己的博客签名一直设成:不做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

科研学习中,林田喜欢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在博客上。“一开始的初衷是希望让实验室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少走一些我当初走过的弯路, 后来觉得应该发布在网络上分享给更多人。现在应该有一万多粉丝吧,还经常有读者写邮件,感谢我的分享和帮助,”林田笑着说,“许多人可能觉得这是浪费时间的‘无益之事’,但我不这么认为,至少它确实帮到了很多曾经像我一样需要帮助的学弟学妹们。”

在复旦,林田碰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友爱的老师。“通信专业的老师们,我觉得是很友好、容易相处的。至今,我都很难找到一位不满足我心理期望的老师。”

如何形容复旦?他说:满足、热爱。他说,初来复旦的时候,没有太多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不以复旦人自居。 历时九年,如今到了离开之际,他热切希望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复旦人。他常和实验室的学弟学妹们开玩笑说:铸就复旦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毕业后林田将加入华为,他希望自己初心如磐,继续在通信领域深耕,为科技创新注入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寄语学弟学妹:

保持自信,不辜负时间

一定要保持自信,相信自己。尤其是到复旦之后,看到身边有些同学会有一些消极,可能经历过低谷的更能体会这一点。我想通过我的切身经验,告诉大家,既然能考入复旦,那就佐证了你在同龄人中拔尖的能力。一时的挫折并不算什么,如果在未来回首这段大学时光时追悔自己没有尽力拼搏过,那才是真正的遗憾。

通信的学弟学妹们,这里是一个非常好的环境,这是一个属于你们可能最快乐、最幸福的几年。你们可以心无旁骛地去追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一定要珍惜这段时光。

我在刚读硕士时就一直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辜负接下来的时间。我尽可能地珍惜了,希望大家也尽可能地珍惜。

面试tip:在面试的时候,我们可能下意识地认同面试官抛出的观点,被引导着给出一个答案。但是这里面是不是有“陷阱”?需要快速反应。有时候,面试官想考验的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命题,你是否有质疑命题本身并不成立的自信。

祝福大家都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祝贺林田!愿他奋楫笃行奔赴星河万里

制图:实习编辑:王风范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