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如若提及哲学和思想领域,一定绕不开 “王德峰”这个名字。在复旦大学的讲台上,他教授了70后、80后、90后和00后四代学生。王德峰习惯在袅袅烟雾中投入讲课,在复旦园里,他绝对是一个神奇又厚重的存在。
在今天的时代状况里,哲学的孤独很是自然,但王德峰并没有感受到。除了哲学专业的学生,还有很多非哲学专业的同学也非常喜欢去上他的哲学课。因为前来“蹭”听的学生太多,他的课堂不得不从50人的小教室换成了百来人的大教室,最后不得不换成了能坐200多人的阶梯教室。当他走进课堂,迎向满室学生充满期待的眼光,脱口而出的是这样的开场白:“你们不是在等待我,是在等待哲学。”
王德峰说:“哲学的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因为它往往打破我们对事物通常的理解和框架。”但是对很多人而言,想要习得哲学并非易事,既很难完全理解晦涩的哲学原著,又苦于难以找到一位既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又能深入浅出讲授的老师,来答疑解惑。
或许,我们可以从王德峰这本《哲学导论》出发。
王德峰为本科生开设“哲学导论”课程始于1996年。二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及受学生欢迎程度足以说明这门哲学入门课程的分量。《哲学导论》一书便生发于此一课程的讲稿。王德峰在后记中说:“这本书严格说来不是‘教材’,而是路标,标示了我与年轻学子之间为守护思想的事业及其尊严而展开的对话历程,其中的痛苦和欢愉,是凡听过我讲课的本科学生都曾体验过的。我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铭记着这段经历。”
哲学的真正使命究竟是什么?她究竟能否引导我们达到确凿无疑的真理?这两种对于哲学的正相反对的极端看法都是不正确的。
一种看法认为,哲学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居于君主地位,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最高真理的揭示者,是“科学之王”。
另一种看法则以为,哲学是不着边际的玄想,是脱离实际的抽象思辨,是“不能烤面包”的高谈阔论,是学问和修养的表面装饰。
这两种看法都是对哲学的误解。哲学从不放弃对真理的严肃追求,但始终对每一次追求所得抱着严格的批判态度。她并不自诩真理在握,只等着人们的朝拜,而是虚怀若谷地迎接着更进一步的探索。她意味着新境域的不断打开,她是通向智慧道路的不停息的开拓者。
值得庆幸的是,上述两种对哲学的误解在当今年轻一代的学子中正愈见其稀。他们对哲学正开始形成真诚的渴望。他们或许并不以哲学为专业,他们研究历史、语言等人文科学,或者研究诸如经济学、政治学这样的社会科学,或研究数学、自然科学,但对哲学却产生了相当浓厚的兴趣,表现出了关注和热情。
我们目前还无法准确地估量这种现象的全部意义和前景,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哲学以她对人类文明精神之根的追问和对人的真实价值的探求,代表了当代人内心最深刻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惟在年轻而纯真的心灵中才最易生长出来。
如何写出一部合适的“哲学导论”?王德峰认为,最好的态度是把“哲学导论”的写作也看作是哲学研究范围内的一种努力。在这种努力中会有不同“哲学观”的竞争,这自然也体现了哲学的本来精神。因此本书采取了如下的写作思路:
对哲学的介绍围绕哲学的几大问题域并依其内在关联而顺次展开;
着力于向读者提示哲学问题的缘起、性质、意义、求解的动力与途径以及这些问题与人类生活总体的关系;
把对哲学问题本身的探讨与哲学思想史有机结合,呈现不同的思想境域;
致力于展示哲学思辨应达到的水准,以引导读者进入对哲学之意义的解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