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佐:黄埔一期学科启蒙奠基人,三尺讲台著书立说大先生

作者:汪祯仪摄影: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视频: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1-11-11

“往事历历在目,情谊终生难忘。我们同为一家人:中国人,复旦人,国政系人。”

一段先生生前手书缓缓浮现,在场所有人不禁沉淀思绪,共同追忆这位可亲可敬的政治学大师。116日,王邦佐教授追思会在复旦举行,先生生前的感人事迹缓缓流淌在每位与会者心间,激起无数感怀之情。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政治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邦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824日上午810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7岁。

作为我国著名政治学家,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政治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国政治等方面,是复旦大学政治学的奠基者之一,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学奠基者之一;作为教育工作者,先生在长达六十余年的教研生涯中潜心育人,甘为人梯,桃李芬芳,教泽绵长,学生后辈无不受益终生,高山仰止。

追思伊始,复旦大学副校长、教授陈志敏致辞,出席追思会的有先生生前的同事孙关宏教授、潘玲娣副研究员、李孔怀教授、浦兴祖教授、樊勇明教授、臧志军教授、陈明明教授、郭定平教授、陈晓原教授以及学生后辈数十人。追思会由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桑玉成主持。与会者共同缅怀先生,情深意切,庄重温暖。

为人:与人为善,大爱之人

“王老师很有大爱精神,对同事、朋友都很关心。作为教师,他最为关心学生:年轻时他把学生当作朋友,年老的时候把学生看作子女,真心实意地在学习和生活上关爱他们。——摘自孙关宏教授的悼念”

“王老师始终把我当家人看……我当年结婚老家一个人都没来,我父母他们没有钱买车票,最后是王老师和师母代表我的家长参加了婚礼。”

回忆起先生,郭定平忍不住哽咽了,作为王老师的学生,进复旦近40年,他最庆幸的就是遇到了这样的好老师。

与学生合影

罗峰也永远记得,自己读书期间在刊物上发表的处女作,工作繁忙的王老师“竟然托人带来了该文被《文摘报》摘录的小‘豆腐块’”,这个“豆腐块”他珍藏至今。

在物质生活不甚丰富的年代,先生还常常留学生下来吃饭;班级学生素质层次不一,他就每晚带着女儿到学生寝室中聊天,了解学生困难;学生受伤,他顶着再大的事情也要第一时间陪同治疗……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对学生的好一点一滴都被铭记心间。

与学生合影

他是学生成长中的导师,更是父母一样亲切的人,他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改变了许多人一生,是学生们的“人生偶像”。

如今,昔日学生早已成为教授老师、学界翘楚,先生却还在用一脉相承的爱心,沐浴扶持后辈学生。

“老师非常关心系里面的同事,就和家人一样”,臧志军回忆起与先生在日本几天的朝夕相处,让他感到老师的那句“我们是一家人”背后沉甸的真切情谊。先生晚年缠绵于病榻,还与前来探望、身患同一疾病的齐卫平教授叮嘱治病的细节,给予患病的指导,事无巨细。

亲切随和、睿智旷达,先生身上对人的善意与感情,那种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善良,从未改变。

处事:正气凛然,大写的人

“王老师是一个大写的人,大气、大度、大写!——摘自浦兴祖教授的悼念”

先生年少清贫,曾经当过放牛娃,靠亲戚、老师的资助才完成学业。他从来不忘恩,“不仅年年登门看望,还给予经济上的帮助”,自己却一身“蓝色卡其布的短大衣”穿很久。

“王老师从未讲起其他人的不是,更多的是讲怎样团结他人、与人为善,有的甚至是以德报怨”。他与孙关宏教授的“君子之交”也在学界为人称道,尽管两位学者风格不同、处事差异,后来也很少见面,“在过年过节从未有任何金钱与物质上的往来,却总能在重大事情上心心相印、情同手足”。

作为政治学权威学者,面对学生多次提请自己署名总编,先生坚决婉拒,绝不将他人成果据为己有,但还是想别的办法积极襄助,亲自为书本作序以帮助扩大影响力。李孔怀教授在追思会上说:“王老师高风亮节、淡泊明志,是同事后辈的榜样。”

在前往上海师范大学赴任校领导的路上,抓着公交车扶手,先生曾经叮嘱学生:“如果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我做的不恰当的,一定要及时提醒我。”相信兼听则明,讲求实事求是,是他坚守一生的准则。在学术上,先生同样敢讲真话,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从不弄虚作假。但他又留有余地,一句“当然,话说回来——”是他标志性的口头禅,常常用于补充观点的另一面。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唯物主义者,先生说真话、讲辩证,这句复旦谢希德老校长的“实事求是,留有余地”,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本分、勤勉、谦恭……如果只能用一个字形容先生,那一定是“正”,正大光明地去做一个大写的人,这是他恪守一生的处世哲学。

为学:黄埔一期学科启蒙奠基人

“王老师是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开拓者,我们永远铭记王老师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摘自陈明明教授的悼念”

邓小平号召政治学“补课”后,1982年,在先生的主动请缨下,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举办了全国第一期政治学讲习班,为22个省市培养了60多名学术骨干,起了亮相、启蒙、播种的作用,奠定了上海政治学在全国的地位,并为政治学在全国的恢复和发展培养了骨干力量——后来这个讲习班被学界戏称“新中国政治学的黄埔一期”。

全国第一期政治学讲习班合影

这是先生履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谈到他绕不开的话题,在各个场合、采访中被多次谈及。讲得多了,个中辛酸艰苦似乎也变得云淡风轻了,但几年前他一句“我们那时候搞政治学是拼命的”,将老一辈复旦国政人艰苦创业的艰辛尽数道来。

创办新学科困难重重,缺乏专业教育,又没有老教授牵头,当时王邦佐、孙关宏等一干老教授都还只是讲师,能有魄力承接来自中国政治学会的委托,办起这个全国政治学讲习班,实属不易。

为了招揽人才,先生前前后后不知道跑了多少腿,千方百计招兵买马,提拔年轻人;为了将复旦的政治学建设起来,先生不知道做了多少功课研究,从无到有编写政治学教材——出版了《政治学教程》等教材和《政治学词典》等工具书,为政治学的恢复、政治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0多年来,先生著作等身,出版教材、工具书、著作等近30本,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约20部著作和多篇论文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

2018年,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

尽管行政教学“两肩挑”,先生终其一生,始终保持学者本色。“王老师从来不欢迎学生带着礼物登门拜访,但有一样东西我们带了他是非常高兴的,那就是我们的论文著作” “王老师的病房床头始终放着书” “王老师极其推崇勤奋之人”……

率先推动政治学在全国高校的建立,奠基政治学在复旦学科地位,先生学科建设之功不可没;对待学问恭敬其事、勤勉不辍,先生的治学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复旦国政系长盛不衰的传统。

为师:三尺讲台著书立说大先生

“王老师甘为人梯,在学生、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做出了卓越贡献,促使许多学子走上学术研究、治国理政的前台。——摘自陈志敏教授的悼念”

“不是名师出高徒,而是高徒出名师”,这句苏步青老校长的话,先生不仅常常提起,更用自身实际行动践行之。他知人、善任、识才、爱才、育才:对学生予以爱护、对青年教师予以帮助、对后辈人才予以提携。在追思会上,种种诸多事迹常常为他的同事们所称道、为学生们所感念。

任校办主任时,与苏步青校长合影

“以前他要参加重要的研讨活动,事先会把我们学生叫到家里讨论。如果有可能,他通常也会带上一两个学生一起参会,在会上自己可以不发言,但要把学生推到前台发言。这样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非常有益。”桑玉成教授在回忆先生时,最有感于他对年轻人成长的关爱、助推。

在那个论资排辈的年代,先生打破常规、不计个人得失,在关涉年轻人发展的职称晋升上甘当人梯的故事,也早在政治学界传为佳话。袁峰教授也特意提到,先生在他留校攻读博士学位时给予的破例关怀,所以“我们要为青年人才创造机会,减少管理制度上的障碍”,先生的为人处事让人受益终身。

偕夫人与学生夫妇合影

先生对学生的不足甚至错误,保持宽和的态度,点到为止,容其存在,相信能够改善和进步。正是在先生等老一辈政治学人的努力下,复旦政治学系形成了胸怀家国情怀、注重学术研究、兼具经世致用、富有责任担当、提携关心年轻人的传统与氛围。

“黄埔一期学科启蒙奠基人,三尺讲台著书立说大先生”,李孔怀教授用这样一句话概括先生的一生,称赞他是一位“高山仰止的学习楷模”。

追思会尾声,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刘季平总结道:“王邦佐教授的事迹是我们国务学院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政治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缅怀王邦佐老师,要学习他的战略思维,国之大者的政治家眼光。我们复旦国政系的发展历史充分表明,只有将学科的发展和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心怀“国之大者”,他是无数门生后学的治学典范;精神遗风长存,他是师道传承熠熠生辉的“大先生”。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斯人已逝,精神永续,代代无穷已。前行路上,无数复旦国政人、复旦人,更将励志攀登学科高峰,主动担当育人使命,在一脉相传的精神中赓续光荣传统。

制图:实习编辑:王风范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