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医二代”,甚至“医N代”。医学,薪火相传。在高考的十字路口,面临专业选择,他们毫不犹豫地迈出和父辈同样的脚步,踏入神圣的医学殿堂。
在今年入学的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中,我们找到了5名“医二代”同学和他们聊了聊,他们为什么选择学医?为什么选择复旦上医?入学以来,他们在复旦上医的学医初体验如何?
传承:责任的延续
“我爸爸是西医,妈妈是中医。”
“从小就对医生这个职业比较熟悉吧,有时候也会帮他们写写单子、抓抓药什么的。”
“妈妈很厉害,是心内科的主任医师,所以也非常忙。”
“这个工作可能就是需要他们每时每刻都为病人着想。”
“我已经很习惯了,他们一回家也不看我,就穿上白大褂、带上听诊器去看病人去了。”
……
有医生父母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受访的五位同学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作为医生的子女,他们从小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天然的亲近感。而这,也是他们对医学的初印象。
由于父母都是医生,李淳的童年和医院有着分不开的关联。从小他就频繁地往医院跑,“他们太忙了,我吃饭都是在医院里面。我会主动去看看有什么简单的事情可以搭把手的。”这样的经历引发了李淳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兴趣。
“这样的家庭环境让我比平常人要更了解医生这个职业,我能看到更多医生不同的样子。”越是深入地体会医生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他们平时都在做什么,蔡同凯便越能从这个职业中发掘一种责任感。也正是这份责任感,促使他想要将从曾祖父就开始的家学渊源传承下去。
“平时和我妈妈在一起就经常会看到她照顾病人、会诊之类的工作,我觉得她的职业非常有意义,病人也很感谢她。”苏开蒙从“医生”这个角色里看到的是成就感。“我也很希望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帮助一些人。”
上医倡导的“为人群服务”的精神正是医生的天职。生来便浸润于以服务和奉献为常态的家庭中,“医二代”们从懵懂幼年就开始接触这一理念,并在成长时用它铺就传承的未来。
选择:矛盾的支持
“我们一家全都是医生,往上数四代,那个时候就开始行医。”罗怡华在家庭中就接触到了各类医生——中医或者西医,不同学科门类的,他们的相同点都是忙碌。“我爷爷退休之后自己开了诊所,我家就在诊所楼上。爸妈经常会去帮帮爷爷,所以我很孤独。”忙碌的行医生活使得父母常常在子女的专业选择道路上产生矛盾的心理。“他们有时候会劝我以后别学医,因为真的很辛苦,但有的时候又觉得,学医也挺好的,稳定的工作之余还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亲密的距离将职业赋予的神秘面纱褪去,孩子们也能看到更为真实的医者。“我爸爸对我和对病人是很不同的。”蔡同凯回忆起父亲的形象,“他对病人总是和蔼可亲的,但对我就很严格,而且我经常能感觉到他的疲惫。”穿上白大褂,他是一名医生;脱下白大褂,他只是一个父亲。作为医生,父母清楚地知道学医需要付出的努力和面对的艰辛,也一度劝说怀揣医学梦想的孩子放弃学医。“但是可能出于责任感和一种家族情结吧,他们其实内心还是愿意我继续学医的。”
不论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关爱,还是把医学精神传承下去的信念,一旦孩子认定了医学这条道路,身为医者的父母总是会在背后默默支持。“我妈妈会特地给我补课,就提前给我讲解基础生理学之类的知识,让我对医学有更深入的了解。”苏开蒙提起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一脸笑意。
“我父母还是比较支持我以后做医生,所以他们很早就会引导我去做一些相关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我高中的时候就在一些医院和医学机构做过志愿者,也是为今后打下基础吧。”有远见的周骥桐父母还会提醒女儿“两手抓”:“虽然学的是临床专业,但他们也会劝我平时要注意科研能力的提升,毕竟是(临床医学)八年制,要拿博士学位的话科研的能力同样很重要。”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有发生,但是对于既是医者又是父母的他们来说,将医学理想传承下去,是对子女的尊重与支持,也是对自己梦想的延续。
上医:梦想的起点
即使是尚未对未来做出明确的规划,周骥桐高考一结束就坚定了报考复旦上医的信念。复旦附中青浦分校毕业的她,一直受到“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的感染,上医“正谊明道”的院训也与周骥桐心中的医者情怀相契合。
同样来自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的李淳则早早决定了自己的目标:神经外科。初中时就被电影《奇异博士》激发兴趣的他对阿尔茨海默症极为关注:“阿尔茨海默症目前还无法根治。所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帮助缓解这些病人的痛苦。”这也是他选择复旦上医的原因——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作为国内主要的神经外科中心,在我国的神经外科史上写下多个“第一”,始终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我知道华山医院的神经外科处于全国前列,以后也想进入华山医院继续这方面的学习。”
苏开蒙的母亲给女儿留下了极为深刻的专业印象。“妈妈非常认真、负责,而且每年都要学很多新的术式和知识。”从母亲身上,苏开蒙体会到了“一直处于知识前端”的生活状态。这固然给初入大学的她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挑战,但同样使她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我觉得这样也很好,不至于囿于几十年前的老知识止步不前,而是可以处于一种不断前进的状态。”
苏开蒙坦言,报考复旦上医同样受到母亲的影响。“在她们那一代人心中,上医是上海最好的医学院了。”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上医给予了苏开蒙无穷的向往,“我希望可以在大学里汲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后做临床或者科研都可以游刃有余,成为一名像妈妈这样的好医生。”
在复旦上医的学医的初体验有苦也有乐。“大学的物理化学课和中学当然很不一样,难度很大,但我是选择了一个方向就不会退缩的人。”罗怡华表示,一方面是老师们授课都很有趣,即使是复杂的内容也可以讲得十分生动;而另一方面,学医本就是条漫长艰辛的道路,以后总要面对风风雨雨各种挫折。“不懂的知识都很有趣。”罗怡华笑着说,“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学到专业课,但我很渴望学到它们。”
除此之外,“自由”是他们口中最常出现的感受。相比于作息管理都更加严苛的高中,大学生活的自主权显然掌握在学生手中。蔡同凯对此深有体会,“这里的环境和生活都非常自由,但是作为学生的第一要务还是学习,所以我也在探索一些平衡时间的方式。”图书馆里埋首苦读的身影、自习教室里彻夜通明的灯光,都给新入学的他们一份新的激励。
“我既然已经选择了去成为一名医生,就应当付出相应的努力来做到最好。”这是医学生们的信念,也是他们站在起点的号角。在复旦上医的校园里,像这样的一批又一批医学生带着学医的初心,开启全新的征程,将“为人群服务”的上医精神接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