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应怀更深层次的意义诉求

作者:冯嘉元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1-10-28

人的一生是由一系列的抉择联结而成的。当一个人步入人生最后阶段,尽管呈现出众多以往所没有的新特点,但这时的生活依然是由大大小小的选择联结起来的。好的生活源于好的选择。

每一个老年人的生活都不一样。我同周边老同志一起探讨过,大家觉得,从人们各自选择的生活状态来看,确有被意义感的缺失所困扰的现象。“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对生活内在意义的认知决定着老年人所进行的选择。

我在自己由耄耋向鲐背走去之际,感悟到“老了,应怀更深层次的意义诉求”。何以如此说?其一,我深知自己作选择的特殊性: 时间短了空间小了,给纠错留的时间更少了。如果不警惕“意义的贫困”,将导致最可怕的虚掷光阴。其二,我观察到当今社会的复杂性,老年人有时会面临一种令人下坠的力量,总有一些人反感于“意义”,乃至把“意义”解构得体无完肤。老年人如果缺乏警觉就容易被忽悠、被带偏,把人变得飘若浮萍。

作家路遥曾说,“生活总是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我在探询中体悟到,对意义的感受,并不是抽象的,意义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内化于心灵之中,融化于生活细节。在养老生活中融进意义诉求,也就是内在地嵌入了价值坐标,给心灵注氧。在这当中,我经受了唤醒和激活,也触发了一些困局的解答。

具体些说,垂暮之年,都会想到生死命题。我一度曾因担心自己会在某个时刻身体状况猛地断崖式下降,会突然遭遇没有明天的一天,而出现焦虑状态。促使我逐渐想通的是“向死而生”,正因为人不能免死,所以才有生的意义。而要使生活有意义,那可不能把养老生活缩减为逍哉遥哉地活在当下。因为老年,也有充实与空虚、志向与苟且等等的区别。正是意义感助我发现了问题,在问题的倒逼下,唤醒我向自身的“惰性+任性”开刀,激活我去做一名思考着的行动者。

有人认为,都这么老了,还能有什么选择?无非是“一连串的盲选”。但这显然与老年人的现实生活相悖。我的实践也可佐证,步入高龄,我尝试着蹚出了一条既化繁为简而又不单调的路径,在“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中感受着生活的意义。老年人有选择空间,能主动选择,岂会是盲选!

老者自觉怀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诉求,就是在晚年恒守初心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要在不断接受滋养中持续深化的。正如马克思说过的,“人永远处在不断完善之中” 。

(作者为原上海医科大学党校副校长)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