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在邯郸校区逸夫科技楼,校长许宁生为全校机关部处党员代表上了一堂主题党课。
在这堂党课中,他梳理了复旦大学发展轨迹,总结了复旦大学特质特色,并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从加快“十四五”规划建设的紧迫性切入,指出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以“三新一高”为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百年来,复旦大学如何走来?
使命担当、创新引领、红色基因
1905年,为实现教育救国理想,马相伯创立复旦公学;1927年,为实现“为人群服务”誓言,颜福庆成立上海医学院。历经百年奋斗,如今,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要求,复旦大学正努力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迈进。
迈向前列的百年征程中,复旦大学究竟如何走来?许宁生以“峥嵘岁月、教育救国”“艰苦奋斗、助力立国”“追求卓越、改革开放”“引领卓越、挺进前列”四阶段为线索,向在场的各位描绘了复旦大学百年发展轨迹。
1905年至1949年这段峥嵘岁月中,马相伯老校长和颜福庆老校长各自创校,从此,教育救国、民族自强、为民服务成为复旦人和上医人的共同追求;陈望道老校长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为复旦大学种下红色基因,由此,“复旦大学不仅为教育救国而努力,更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李登辉老校长提出复旦精神的内涵,至此,“团结、服务、牺牲”精神代代相传,成为红色基因的具体诠释;期间,一个又一个学科在复旦相继诞生、崛起,一批又一批复旦人不惧艰辛、科学救国……复旦人站在社会变革和进步运动的前列,共同迎来新中国的成立。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体复旦人艰苦奋斗、助力立国。1952年,一批大师随院系调整云集复旦,推动复旦成为人才高地,奠定日后发展格局。此后,从“向科学进军”,到积极探索建设新兴学科,从在科技创新上创造多个“中国第一”,到领先开启国际交流合作,复旦大学不断开拓进取,敢争第一;从中国的“半导体之母”谢希德,到“我听党的话,灯听我的话”的蔡祖泉,从为祖国制造原子弹的李郁芬,到响应号召“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苏德隆,到主持编纂《英汉大词典》的陆谷孙,复旦人始终勇立潮头、担当使命。通过不懈奋斗,复旦大学逐渐走向前列,走向世界。
1992年起,复旦大学开启追求卓越、迈向世界一流的征程。从90年代首次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到2017年正式入选教育部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一根时间轴和一个个里程碑,许宁生向大家直观展示了这段光荣轨迹。
通过梳理百年发展历程,许宁生对复旦特质进行了总结——使命担当、创新引领、红色基因,并对其做了诠释:“创新引领与使命担当相结合,要求我们必须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而红色基因贯穿其中,成为复旦人灵魂和血液中最根本的要素。如此特质所承载的复旦大学,发展大方向就是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人类文明进步!这条轨迹早已成型,从未改变!”
未来,复旦大学将往何处去?
引领卓越,挺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如今,复旦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中流砥柱,是国家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许宁生表示,2014年起,复旦大学正式迈向引领卓越、挺进前列的新征程。他带领大家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复旦大学提出的新要求,指出学校要以世界顶尖大学的最好标准,建设“第一个复旦”;要对标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2035年远景目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落实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要不负总书记寄予的厚望,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复旦特质;要落实总书记交给复旦的特定任务,推进匈牙利校区建设。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一百年,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复旦大学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复旦人始终坚守与国家民族命运与共的初心不改,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使命历久弥新!”
许宁生强调,面向2035年,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在育人、师资、学科、科研等方面突出建设重点,育人上培养一批未来顶尖人才,师资上引育一流青年才俊、未来科学领袖,学科上建立行之有效的发展机制,科研上布局“一大六重”,要在最重要学科领域布点、在最前沿学术领域开拓、争取作出最突出的贡献和以最佳状态持续稳定奉献文明进步,以强烈的紧迫感,为加快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继续奋斗。
与会人员热议
“今天校长的党课,带我们重温了一次学校的发展史,对复旦的红色基因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复旦能取得今天的地位和国内外影响力,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科研院院长武利民说,展望未来,校长因应新形势,对学校的科研提出“一大六重”的发展思路,一大是指大格局、六重是指重大科技工作安排、重大研究领域、重点领域创新、重大成果、重大团队和人才培养、重大机制创新。科研是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水平学术人才培养的主要支撑力量,要动员全校力量,要尽快补足短板、继续增强优势,形成复旦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复旦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转化成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为党分忧、为国尽责。
“许校长结合复旦大学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阐述了复旦大学的发展与国家的使命、民族的兴旺以及党的事业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复旦大学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使命担当、创新引领、红色基因的复旦特质。”聆听党课后,教务处处长蒋最敏表示,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旦大学要站在历史发展新时代的角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勇于担当国家使命,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等方面,特别是未来顶尖人才培养和未来科学领袖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找差别,抓落实,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为实现2035年我国成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远景目标作出复旦大学应有的贡献。
研究生院副院长楚永全表示,在建党百年的七一前夕认真聆听许校长党课,进一步加深了对高层次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更增强了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信心。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层面处在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交汇点上,在学校层面与学科、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互相支撑,事关重大。要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主动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招生方式,吸引选拔更优质生源。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砥砺奋进再出发,让研究生教育跃上新的台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