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原创抗肿瘤新靶点 复旦大学药学院科研成果转化签约

作者:陈琳摄影: 视频: 来源:医学宣传部发布时间:2021-07-28

7月28日下午,复旦大学与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力斯)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复旦大学药学院周璐教授团队研发的系列PGAM1代谢靶点小分子抑制剂,联合研发抗肿瘤新靶点首创药物,争取尽早推出可用于临床治疗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早日为肿瘤患者带去福音。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艾力斯董事长杜锦豪,CEO牟艳萍等出席活动并致辞。

针对新发现的代谢靶点开发小分子靶点药物是抗肿瘤药物创新的重要前沿方向和路线之一。近年来,复旦大学药学院周璐教授课题组,聚焦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GAM1这一潜在抗肿瘤代谢新靶点,开展了大量的前沿创新研究。PGAM1是糖酵解通路中的重要代谢酶,可同时调控能量代谢和生物合成代谢。PGAM1催化糖酵解通路中的3-磷酸甘油酸(3-PG)转化生成2-磷酸甘油酸(2-PG),促进葡萄糖代谢和能量生成,并参与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合成和维持氧化还原稳态,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因此,PGAM1是一个潜在的抗肿瘤代谢新靶点。

瞄准这一新靶点,周璐教授团队前期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KH3为代表的PGAM1小分子别构抑制剂。其中KH3,联合沈柏用组在胰腺癌的多种临床前模型(原代细胞、原位植入模型、PDX模型等)中证实了对胰腺导管腺癌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为胰腺癌的精准治疗开启了“靶向抑制肿瘤代谢通路”的新篇章;另一代表化合物HKB99,联合沈瑛/陈红专团队发现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耐药和转移等生物学活性的多重抑制作用,揭示通过别构调节PGAM1同时干预PGAM1的代谢酶活性和非代谢酶依赖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抗肿瘤药理学新机制。上述成果分别发表于国际一流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和《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为开发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一类原创抗肿瘤新药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先导小分子化合物。

艾力斯是一家专注于肿瘤治疗领域创新型制药企业。成立至今,公司已成功开发两个国家1类新药,累计主持或参与了3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项863计划、6项省市级科研项目。此次与艾力斯强强联合,复旦大学药学院团队希望,能够真正打通前沿科技创新成果技术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基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出全球范围内的新靶点首创药物。

袁正宏在讲话中指出,原创新药自主研发是扭转我国创新药物长期依赖引进仿制、破解病人吃不起最新药物现状的关键路径,是生物医药领域必须突破的关键环节。但是原创新药尤其是首创药物的研发过程非常艰辛,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此次艾力斯在早期就和复旦上医科研团队进行合作,充分体现了其非凡的智慧和专注自主创新的勇气和决心。”袁正宏表示,复旦上医将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缩短成果转化路径,综合施策鼓励广大科研人员将更多成果向包括创新药物在内的临床应用转化,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复旦上医科研成果转化为治疗疾病的新型药物,为人民健康服务。

杜锦豪认为,高校院所是我国药学科研创新的中坚力量,享有国际盛誉的复旦大学药学院是高水平研究机构,其与国内其它研究所共同发现的PGAM1抑制剂KH3有望成为一个全新抗肿瘤作用机制的First-in-Class(FIC)中国原创抗肿瘤药物,因此此次合作对于致力于开发首创药物和同类最佳药物的艾力斯来说意义重大。“艾力斯与复旦大学一样,肩负复兴中华之使命。”杜锦豪表示,“未来希望能与复旦大学展开更加深入的跨界创新合作,共同为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中国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近年来,复旦大学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高度重视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面向健康中国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人民健康,积极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对接“快车道”,努力将科研领域的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动能,助力上海和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据悉,2021年以来,复旦大学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签约金额已超过9亿元人民币。

(图片来源:药学院)

制图:实习编辑:邱盛鑫责任编辑:李沁园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