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复旦大学十余位教师结束了退休前的最后一课。讲台上或难再见他们的身影,但悉心教授的知识、技能、基本功,言传身教中的理念、信念、人生观,将在青年教师与学生之中,一代代传承下去。
神经系统是系统解剖学中最难的部分,也是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李瑞锡退休前最后一课的内容。
基础医学院本科生小潘记得,在上这一部分前,大家都很紧张,担心听不懂、学不会。但李瑞锡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法,从胚胎发育讲起,介绍胚层如何一步步发育成完整的神经系统。“这样的讲法让课本上的知识变得连贯、生动,我们听后都印象深刻。”
这节课后来到讲台上向李瑞锡请教问题的同学格外多,大家似乎都想再多听一会老师讲课。“李老师一身正气,又幽默风趣、关心学生,我们都很喜欢他。”基础医学院本科生小吴说。
坚守着两个雷打不动的“提前”铁律
提起退休前的最后一课,李瑞锡回忆道:“没什么特别的,该怎么上就怎么上。”这位自1977年开始任教就坚守解剖学讲台的老师,2021年1月就已正式退休了。但他知道系里有需要,就决定继续承担一部分系内教学工作。
讲台前的李瑞锡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解剖学老师。”李瑞锡再三说道:“只要有需要,我就来上课,这是力所能及的事情。”2021年3月,新学期《局部解剖学》的第一节课上,当李瑞锡再次走进教室时,不少同学都在鼓掌欢呼。
2002年留学回国后,李瑞锡承担起《局部解剖学》的教学工作。近20年间,他坚守着自己既定的两个雷打不动的“提前”铁律——每个学期前,必须提前到教室检查所有教学标本和设备条件,自己动手操作一遍;每次上课前,必须至少提前10分钟到教室,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近况,帮助他们调节课堂状态。
“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很多临床科研成果往往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上,我希望用临床成果来凸显解剖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希望学生能对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有更深的理解。”李瑞锡说。
“李老师上课时非常平易近人,把艰深的知识讲得很有趣。”小吴回忆,李瑞锡很少直接讲课本知识,而是会给大家讲一些自己在学习、研究相关知识时的经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课本上的内容变得生动可感。小潘则感到,老师对于模型、标本的使用让自己很受启发,感觉抽象的知识一下子变得容易理解了。“在讲解运动系统时,李老师有时还会请同学做‘模型’,在活跃的气氛中加深大家对于抽象的解剖学知识的认知。”
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局部解剖学》于2005年、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2016年又成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之一。作为编委、副主编和主编,李瑞锡先后参与四版国家统编教材《局部解剖学》的编辑工作,延续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作为《局部解剖学》主编单位20年的荣誉。
“解剖学情”
“我常跟年龄稍大一些的老师们说,解剖学成就了咱们的一生,咱们也要一起为解剖学做点事情,算对得起为之奋斗大半辈子的解剖学。”秉持着这样的想法,李瑞锡积极投身于青年教师培养中。
伏案工作的李瑞锡
作为中国解剖学会人体解剖学与数字解剖学分会主任委员,他积极推动恢复了全国统一的解剖学高级师资培训机制。2019年,在中国解剖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局部解剖学和临床手术解剖学高级师资进修班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
“必须要提到的是李老师的严谨。”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研究员袁向山,在博士阶段师从李瑞锡。由学生向教师的身份转变中,李瑞锡是他的引路人和陪伴者。
解剖学授课过程中牵扯到许多方位用词,如背侧、腹侧、远侧、近侧,李瑞锡总会向他强调用词准确的重要性。“有时候老师一含糊,学生就理解不了。只有你把细节注意到了,学生跟着你才不会走岔路。”
授课中的李瑞锡
“一定要动手去做,要做到一刀准”,这也是李瑞锡的“耳提面命”。奉行“能动手就不动嘴”的他,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执教以来,几乎年年都自己动手做标本。40余年下来,解剖完成的标本数量早已无法估算。
耐下心去做标本,既锻炼手,又锻炼脑。“以后去上课的时候,不管学生问到你哪个结构,你都要三秒之内‘一刀准’找出来。”李瑞锡强调:“这是基本功的培训,也是严格的教学标准,要把书本知识和标本上的结构完全融合在一起。”
让小潘尤为感动的是,李瑞锡在讲课时从来不用课本,ppt用得也不多,常常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个模型和标本就能连讲三节课。“这种渊博的知识储备,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让李老师成为了很多同学的偶像。”
由于所学内容难度较大,常常有同学们要在课后向李瑞锡提问,他永远都笑呵呵的,充满耐心。“我曾经很多次在课后拉着老师提问,即使已经中午12点多了,老师也会借助模型道具一遍一遍地为我讲解,直到我听明白。”小潘说道。
“解剖学老师从事人体结构教学很辛苦,被福尔马林熏得鼻子、眼睛都很难受,但我们是在带领医学生探索人体的奥秘,是在与生命对话,是在感悟生命,因此我们的事业是无比光荣的,我想让年轻的老师认识到这一点,这也是我一辈子的体会。”李瑞锡感慨道。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