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行远增信”

作者:范佳秋、何虹雨、杨宁、夏维维、安宁、闪洪、杨娅雯、姜婷婷、周月摄影:许亚云、赵易、刘志勇、纪明岑、李亚男、何少飞、刘艳琴、谈思嘉 视频: 来源: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发布时间:2021-07-17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建党百年之际,在习近平总书记“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殷切嘱托下,“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在暑期开展“行远计划”,四支队伍在7月2日至15日间分别前往宁夏、重庆、河北、北京、青海等地,重走长征之路、复旦西迁之路、进京赶考之路、两弹一星之路,以实际行动深刻体悟和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从六盘山到闽宁镇:长征精神接续传承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巍巍六盘山是中央红军长征时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在宁夏六盘山长征纪念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师生身着“红军装”,重温一次入党誓词、高唱一首红色歌曲、共上一堂信念党课、体验一顿红军晚餐,深切地感受到红军长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毅精神。

在六盘山脚下的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情地说:“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星火”队员们和将台堡讲解员一起重温总书记讲话,从长征的革命史诗中汲取坚实的信仰。

长征从福建走出第一步,到宁夏走完最后一步,而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闽宁镇接续传承。在镇史馆,在扶贫车间,在和福建援宁干部的座谈会上,当《山海情》中的场景变成眼前的实景时,“星火”队员们深深为英雄人民的创举所震撼。而同样在固原的姚磨村、龙王坝村,队员们看到了宁夏农村的致富振兴之路,更深感青年一代重任在肩。

从北碚到红岩:红色基因从此赓续

在抗战时期,复旦师生辗转来到重庆,1938年初在北碚夏坝建校复课,开启长达8年的办学岁月。在重庆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校址,“星火”队员共同追忆复旦先贤艰苦办学的历程,并集体探访潜庐和拜谒孙寒冰墓,铭记复旦先辈的英勇事迹,立志将重任扛在肩上,将精神代代传承。

在王朴烈士陵园祭扫烈士母子墓和探访王朴中学期间,队员们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王朴烈士“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评价和对共产主义事业不懈追求,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英雄事迹,以及母亲金永华舍弃家产支持儿子革命的爱国情怀。

抗战时期,复旦师生怀揣抗日救国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追求真理,顽强斗争,曾被南方局誉为“学校工作典型和模范”。队员们在红岩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感受共产党人的红岩精神。

在白公馆监狱旧址、歌乐山烈士陵园和红岩魂陈列馆,队员们从历史文献、新闻照片、实物资料中寻觅到10位复旦红岩英烈的英勇事迹,深刻认识到红岩魂唤起的不仅是理想主义的激情,更是民族的道德风尚和爱国精神面貌。

实践期间,在北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高校青年分中心,队员们与北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共同聆听服务队指导教师、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办公室主任周晔作的题为《学好党史守初心 领会精神担使命》的培训辅导报告。在各处革命旧址聆听讲解后,队员们积极与当地讲解员分享交流志愿服务的体会,向专业讲解员请教讲解技巧和能力。在渝期间,队员们还专程前往重庆市档案馆,查阅并带回了数十页复旦红色文献。

从西柏坡到天安门:“赶考”永远在路上

西柏坡是新中国的奠基之地,也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实地参观了西柏坡革命纪念馆和中共中央旧址,在西柏坡一座座简单朴素的小平房前,真真切切领悟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岁月中为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所做出的丰功伟绩。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京,毛主席风趣地将其称为“进京赶考”。追随着红色足迹,“星火”队员来到中共中央进入北京(北平)后的新驻地——香山,在双清别墅和香山革命纪念馆回忆“进京赶考”历史;队员们还在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并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专题展览。

志愿服务队此行还参访了河北省正定县和雄安新区,在习总书记曾多次到访的正定县塔元庄村切身感受到基层治理的新形式和新典范;在雄安新区深刻体会到了“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所承载的深刻意义,感受“雄安质量”。在雄安新区容城县,县委书记黄志民详细介绍了新区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情况,鼓励队员们积极投身基层工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从金银滩到原子城:中华民族在这里挺起脊梁

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一个叫上星站的小站,一列老式的蒸汽机火车静静地停在铁轨上。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站,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装运上列车,驶向远方的实验场,履行了它不平凡的使命。“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博士生讲师团来到金银滩草原,在上星站上了生动的现场党课,亲身感受六十年前“两弹一星”研制的艰巨使命和艰辛过程。

在原子城纪念馆,队员们通过详细的图文介绍和文物展示,走进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成功研制的伟大历程。在“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队员们聆听了宣讲团所讲述的邓稼先、郭永怀等一批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感人故事,深刻感受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的伟大力量。

队员们此行参加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同来自全国的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校研究生开展了广泛交流,期间聆听了“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院士的报告,深深感动于他在青藏高原长期从事高原病研究“一生只走一条路,一辈子就做一件事”的坚守,并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援青医生孙金峤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深刻体会“两弹一星”精神在当代的传承。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指导教师 周晔

领会“七一”重要讲话、特别是伟大的建党精神,学习陈望道和王朴两位被总书记点赞的师长事迹,我们认识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复旦先烈的人生本色,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复旦先烈的人生底色,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复旦先烈的人生亮色,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复旦先烈的人生基色。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行远计划”暑期实践负责老师 范佳秋

在建党百年之际组织“星火”队员们开展“行远计划”暑期实践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在一个个鲜活的历史场景中,我们回望党的光辉历程和无数先烈的革命精神,更加真切而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上沉甸甸的使命。作为学生思政工作者,我们要带领研究生理论类社团更好地发挥作用,创新党史教育形式,提升学习实效,在学习、服务和践行中牢记初心使命,失志拼搏奋斗。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负责人、中国语言文学系2019级博士生 许亚云

“赶考”仍未结束,学习仍需继续。通过这次实践,我们真知、真信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真知”、“真信”后,学习仍需继续,我们更应主动练就“真行”,去满怀热忱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副队长、法学院2020级博士生 纪明岑

这次实践,我们一同重走复旦西迁之路,追忆学习孙寒冰、王朴等复旦烈士精神,找寻老校长陈望道的渝城印迹。五天的实践时间虽短,却让今天的我们同复旦曾经岁月里人与事再度“相遇”,我深深感受到作为复旦人的红色基因与精神血脉。最好的缅怀是传承,新时代的我们要在百年党史和复旦历史中汲取开拓前行的力量、勇气和智慧,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和无愧于时代的复旦青年。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材料科学系2021级博士生 左宗正

重走党的“进京赶考”路,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两个务必”中,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红色基因;展望新的“赶考”之路,远瞻雄安发展千年大计,看到那么多基层干部夜以继日地奋斗在建设一线,更是激励着我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拼搏奋斗,书写更大荣光。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生 杨宁

“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怀揣着总书记在回信中的这份殷殷嘱托踏上了宁夏这片红色土地。从“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长征精神、“干沙滩变金山滩”的闽宁战贫故事到姚磨村、龙王坝的振兴路,我们一路思考、满怀感动。趁青春去基层,奋斗在新长征!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新闻学院2020级博士生 刘艳琴

“上星站”、原子城纪念馆,站在金银滩草原,时间仿佛凝固在了那一刻,清晰地可以听到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来到这个让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对我来说是一次巨大的精神洗礼。邓稼先、郭永怀以及一个个平凡人铸就了伟大,他们的故事时时让人动容,引人深思,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当代青年,要以“两弹一星”精神为指引,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持续奋斗,在传承、奉献、创新中交出青年人的答卷。

制图:实习编辑:邱盛鑫责任编辑:李沁园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