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中国感染病学科引领者汪复:68载心怀患者不断求索

作者:唐闻佳摄影:袁婧 视频: 来源:《文汇报》2021年5月31日发布时间:2021-05-31

人物小传

汪复,1931年出生,195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56年师从我国感染病学科创始人戴自英教授,并入职华山医院,曾任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医执教至今68年,她集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之大成,使不计其数的病人重获健康,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深远影响,被赞誉为“中国感染病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引领者”。 

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名誉所长、华山医院感染科原主任汪复教授今年91岁了。坐在记者对面,老人家一头白发,笑容可掬。华山感染病学科两大领衔者——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王明贵教授、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见着她,都会毕恭毕敬喊一声“汪老师”。 

去年,汪复教授90岁生日。那天,沪上知名病毒学专家闻玉梅院士来了,因疫情关系未能赶到现场的钟南山院士、陈凯先院士、顾玉东院士等医学界和科学家“大咖”专门录制了祝贺视频。这些院士都与汪复有过学术交集,这也足以证明她多元的学术建树。她被誉为“中国感染病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引领者”,以融会贯通的知识结构与独特视角成就了华山感染病学科与众不同的格局。 

面对风云过往,汪复说,这都是“为国家、为人民应该做的”,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生的本分。她进而一字一句地补充道:“如果选择做一名医生,那么就要记住: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病人,心中要永远有病人。” 

为了让患者“有药可用”,从医十年后“从零出发” 

华山感染病学科已连续11年在复旦版中国医院及专科声誉排行榜上位列“中国第一”。细观华山感染病学科,有一点很特别:它不是一个科室,而是由感染科与抗生素研究所共同构成。独特的构架奠定了一个学科的高度与内涵,非凡学科背后定有非凡人物,汪复则是绕不开的一位。 

1953年,汪复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毕业,毕业之初分配在厂医院工作,1956年考取我国感染病学科创始人戴自英教授的副博士研究生,进入华山医院。 

“自此,汪复医生夜以继日奋战在临床诊疗一线,救治了无数的危重感染患者,既有传染病,也有败血症、肺炎等感染病,这也为她日后成为临床医学名家打下了坚实基础。”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原所长张婴元教授娓娓道来。 

1956年汪复进入华山医院时,在当时的中国,各种感染病尤其是传染病和细菌性感染疾病高居各类疾病之首,而唯一有效的治疗药物——抗菌药物,在国内奇缺。为让细菌感染的病人“有药可用”,1963年,国家决定在华山医院成立“上海第一医学院抗菌素临床应用研究室”,对我国第一批自主研发的抗菌新药进行临床评价。也是这年,汪复被委以抗菌素临床应用研究室副主任的重任。谨记老师戴自英的教导——一名感染病医生既要懂“菌”,也要懂“药”,汪复在当了十年医生之际“从零出发”。“从头学起,就跟小学生一样。”汪复笑着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戴自英教授、刘裕昆教授的指导下,汪复带领全室人员在国内首先建立了系统的抗菌药药效学、人体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研究的实验和临床评价方法。苯唑青霉素等十余种国内第一批自主研发的抗菌新药的临床评价在研究室得以完成,获准生产。无数细菌感染的病人有药可用了!汪复也由此成为我国抗菌药临床药理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临床试验虽有进展,但仍欠规范,临床试验数据难以获得国际公认,国外的许多新药也无法引进。要让病人有更好的新药可用,就必须进行规范化的药物临床试验。上世纪90年代,汪复作为中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五人起草小组成员,参与了中国GCP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她因此被誉为“我国GCP启蒙者之一”。 

在不分昼夜的奋斗路上,汪复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我们都是服从分配,国家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且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团结奋斗,而身边的党员更是其中的先进代表,对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汪复说,这种精神始终激励着她。1987年1月,她光荣入党。 

这段不断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也是她在感染病学科承担更多责任的时刻:1985年,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成立,汪复任所长;1988年起兼任传染病科主任;1989年起担任传染病(感染病)学科负责人。 

建立我国第一个细菌耐药监测网,相关研究与发达国家同步

“一辈子做成一个新药”,这是无数制药者的理想,可见新药研制过程之艰。在感染病学科领域,这完全不够,花费数年辛苦得来的药物,可能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就无效了。“医学的迅猛发展让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那被细菌感染的病人怎么会无药可用呢?因为发生耐药了。”汪复说。 

心中有病人,就得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免再次“无药可用”!这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汪复就开始了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以及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对细菌耐药性进行调查研究。也是在从事这些工作的过程中,她体会到,感染病这个学科不能“独善其身”。1988年,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细菌耐药监测网——上海市细菌耐药监测网,经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认可后,我国首次作为中国监测点,加入WHO西太区细菌耐药监测网,至今仍良好运转,是国内历史最久者。2005年,汪复又作为负责人,建立了覆盖我国各主要地区医院的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对我国的重要病原菌耐药变迁动态进行了适时监测。我国首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也由汪复作为专家组组长执笔起草,由卫生部等三部委发布,在全国贯彻执行。 

除了耐药监测,汪复还对国内各个不同时期出现的多种重要病原菌的耐药机制率先开展系列研究,在她不遗余力的工作下,我国的细菌耐药性机制研究与发达国家同步,达国际先进水平,研究结果对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控细菌耐药性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与“边缘学科”交叉融合,奠定一个学科的高度

到上世纪80年代,华山感染病学科已初步形成了以感染病诊治为核心,与“边缘学科”——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构架及学术队伍,感染病诊治的医疗特色逐渐呈现。尤其是1988年,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与传染病科首次共同申请国家重点学科时,汪复时任传染病科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于1989年获批准,戴自英、徐肇玥、汪复三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一群人的远见、智慧与实干,奠定了一个学科的高度。 

“感染科看的病,跟其他学科很不同,当外来的病原体入侵人体后,它袭击的不只是一个具体的器官,而可能是引发遍布全身的疾病。”正是基于这点认识,1986年,汪复创立了全国首个覆盖感染、呼吸、血液、肾病、普外、烧伤、重症医学、儿科、妇科等临床各科及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等各学科的分会——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分会成立30多年来,在上海乃至全国为提高感染病诊治水平作出重要贡献,造福了难以计数的患者。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抗菌药严重匮乏的“无药可用”,到后来因细菌耐药而导致人类面临的“无药可用”严重挑战,汪复始终在为抗细菌感染有药可用而奋斗,始终坚持在临床第一线,诊治了无数疑难重危感染病人。 

“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用这句话来形容汪复的工作实在贴切。闻玉梅院士对这位学姐的评价很高,她说:“一个人是不是大师,不是看有没有院士头衔,而是看工作有没有开创性,事业有没有后继有人,是不是不断地在传播科学知识,是不是为中国服务。” 

从医68年,汪复兢兢业业做着这件事:心怀患者,不断求索。91岁的她在华山医院的会议室接受采访时依旧这样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工作是没有止境的,病人需要,国家需要。” 

制图:实习编辑:何叶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