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国同向同行 建筑里的校史故事

作者:余璇、李斯嘉摄影:卢青青、李玲、王晓静 视频:王玥、熊翔鹤、卢青青 来源:融媒体中心、档案馆、医学宣传部、生命科学学院等发布时间:2021-05-27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复旦大学建校116周年。5月27日是上海的解放日,也是复旦的校庆日。百年回首,一代又一代复旦人赓续百年红色基因,发扬复旦光荣底色,始终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岁月履痕,风云激荡的红色岁月在复旦校园里留下了深深足迹,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是时光的忠诚记录者,也是历史的重要载体。

今天,让我们驻足铭记,回眸凝望复旦人一同创造的光荣历史。

复旦人敲响五四上海第一钟

1919年5月6日,位于徐家汇李公祠的复旦校园(今复旦中学)里,校钟敲响,复旦学子闻声而聚,一同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举动,拉开了“五四运动”在上海的序幕。

在“五四运动”期间,复旦青年成为上海学生运动的坚强支柱,发挥了自己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五四运动”后,陈望道等中共早期党员来到复旦任教,上世纪20年代,20多位中共党员在复旦大学开展工作,建立党组织,引导帮助复旦进步师生有组织地发起革命斗争。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自此以后,每一次反帝爱国运动中,复旦进步学生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

推动“一二·九”运动深入发展

1935年12月23日,复旦学生在大操场(今相辉堂前草坪)集合,誓援北平“一二·九”运动。800多名学生高举“上海复旦大学学生赴京请愿讨逆团”的横幅,高呼口号,并沿途散发《告同胞书》,浩浩荡荡向北站进发,赴南京请愿,以迫使政府抗日。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复旦广大进步青年戮力同心,共赴国难,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发展。

构筑大后方的“红色堡垒”

抗战期间,复旦大学内迁至重庆北碚,在那里,中共中央南方局按周恩来同志意见,建立“据点”领导复旦的斗争,团结了一众进步青年,使复旦成为了大后方的“红色堡垒”。

1945年4月5日,一座崭新的新闻馆揭幕,它由时任新闻系主任陈望道倡议筹建,馆内附设有“复新通讯社”,陈望道兼任通讯社负责人。每天,延安广播、新华社的重要消息一经发布,便有进步学生在此收录下来,传遍复旦校园。“新闻馆”由此成为当时全校进步师生争取民主自由的重要活动场所,被誉为“夏坝的延安”。

成为“第二条战线”的重要力量

解放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民党统治区掀起了以学生运动为主的第二条战线,复旦进步学生成为这条战线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们召开全校学生大会,控诉驻华美军暴行;子彬院的101大教室,见证了他们夺取学生自治会领导权,投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进步学生们以复旦为“据点”,配合解放战争进行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斗争,共同迎接解放的到来。

师生护校,迎接上海解放

“我们的队伍来了,浩浩荡荡,饮马——长江!”

1949年元旦,一场迎春音乐会在登辉堂(1985年改名相辉堂)举行,在威武雄壮的大合唱中,复旦师生们也即将迎来政治上的春天。

随着解放军在长江北岸节节胜利,复旦大学党总支根据形势的发展提出“保卫学校,防止破坏,击退黑暗,迎接明天”的口号,复旦进步师生反对迁校,组织应变委员会,并以学生为主建立了防护大队,随时迎接上海解放。

5月27日,上海解放,后来,这一天也成为了复旦人的校庆日。

1949年6月20日,全校师生员工在登辉堂举行接管典礼,校长章益接受军管会接管命令,师生员工代表致欢迎词,军事代表李正文讲话,晚上,学校举行庆祝解放、欢迎接管联欢会。至此,复旦大学正式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毅然西迁,建设重医

在枫林校区,陈同生的雕像凝视着远方;东一号楼前,一棵白玉兰春来吐露芬芳;它们,共同诉说着一段并不遥远的西迁故事。

上世纪50年代初,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中央决定将上医迁至重庆。此时的上医,已是国内最好的医学院之一,迁往重庆不仅会使上医失去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环境,整个上海的医学体系也将蒙受损失。

这时,一个关键人物来到上医,中央任命陈同生为上医党委书记兼院长,广泛听取教师意见后,上医党委提出“母鸡下蛋”策略,分迁部分力量在重庆建院,既保住上医,又为重庆增加一所医学院。

建设重医,上医的西迁开拓者们无怨无悔。时任上医副院长钱悳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他的带领和动员下,400多名教师响应党的号召,毅然西迁,奔赴重庆,把余生心血都献给了重医。

钱惪生前曾说:“我这一生无愧无悔。无愧,我对得起党和人民;无悔,投身西部、建设重医,我从没后悔过!”离世后,按照遗愿,他的一部分骨灰带回上医,长眠在东一号楼前的白玉兰树下。

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作出重要贡献

在相辉堂的身后,有一扇不起眼的铁门,守护着一方幽静的小天地。和曾在此默默奋斗的科学家们一样,它朴素、低调,了解其背后故事的人,却不由得心生敬意。它就是——现代物理研究所。

它的前身为1958年12月成立的复旦大学原子能系,又称物理二系。1961年,在原子能系李郁芬副教授带领下,物理二系“58”中队全体研究人员连同仪器设备集中到上海冶金所会战攻关,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作出重要贡献。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是李郁芬、李长林、张敏、谢雷鸣等科学家留给我们的“两弹一星精神”,直到今天,仍然感动并激励着无数复旦学子“科研报国”,在国家和时代方位中找到人生坐标。

让“种子精神”在复旦落地生根

2017年9月25日,著名植物学家、援藏干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

援藏16年,钟扬矢志不渝,不仅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的一系列空白,还填补了世界种质资源库没有西藏种子的空白,为国家生态安全和人类生物多样性作出卓越贡献。去世后,钟扬先后被追授“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一个基因可以为一个国家带来希望,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2018年3月11日,为了纪念钟扬,复旦人在江湾校区生命科学学院大楼左侧园圃种下一棵香樟树。

在钟扬同志“种子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一批批“钟扬式”好党员、好老师、好团队不断涌现,他们持续推进钟扬未竟事业,让“种子精神”在复旦落地生根。 

伟大抗疫精神熠熠生辉

在枫林校区的宣誓广场上,敬放着上医16位一级教授的雕像和一块医学生誓言碑。复旦上医每届新生的“入学第一课”,就是在此面对誓言碑宣誓,“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511名复旦白衣战士逆行出征,56名医护人员“火线入党”,一批批医护人员不怕牺牲、不畏困难,战斗在抗疫最前沿,“共产党员先上”成为鲜明时代标识,他们践行着“为人群服务”的誓言,交出了无愧于国家、人民和时代的合格答卷,伟大抗疫精神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

努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立志科研报国

2019年12月6日,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聚焦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着力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的号召,复旦大学于2017年10月正式启动“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建设。

在这里,复旦大学的科技工作者们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立志“科研报国”,努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努力走出一条在融合创新中“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之路。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做“宣言精神”传人

1920年,老校长陈望道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

2018年5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复旦大学以“信仰之源”为主题将陈望道旧居打造成《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与此同时,还成立了一支“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他们积极宣讲老校长陈望道追寻真理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队员们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参与志愿讲解的经历和体会,表达了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的信心和决心。

2020年6月27日,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鼓励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把故事讲下去、把信念刻于心,全体复旦人,都要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100年来,一代又一代复旦人听党话、跟党走,赓续红色基因、坚定信仰信念,绘就了复旦大学的光荣底色。116年来,一代又一代复旦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强化教育报国、创新强国担当。校庆日前夕,让我们回顾峥嵘岁月、牢记光荣历史!

在新时代,让我们践行初心使命、创造历史伟业!

制图:郭晨玥实习编辑:边欣月责任编辑:李沁园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