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建党百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的鲜活实践 《觉醒年代》主创团队走进复旦,与师生面对面

作者:陈隽逸 王怡心 王语晴 殷梦昊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1-05-26

1915年到1921年,是中华儿女的觉醒年代。电视剧《觉醒年代》穿越百年,带我们重温一代青年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热血岁月。5月16日,该剧主创团队走进复旦大学,与师生深入对话,分享台前幕后,回望百年前光荣岁月,发出新时代的“青春宣言”。这是一场精彩热烈的校园文化活动,更是迎接建党百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的鲜活实践。


 5月16日下午,“青春宣言”——《觉醒年代》主创人员走进复旦”主题活动在相辉堂举行。

“感谢你们在流量时代创作出了一部现象级的主旋律电视剧,吸引了那么多90后、00后,受到了当代大学生的喜爱;感谢你们在庆祝建党百年的重要教育时机,奉献了这么精彩的思政教材。”活动前,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在相辉堂会见《觉醒年代》主创团队,并对全体剧组工作人员的精彩创作表示感谢。

“复旦是一所有情怀的学校。”焦扬说。“五四运动”上海第一钟,是邵力子在复旦校园敲响;望道老校长翻译《共产党宣言》,为复旦植入红色基因;复旦是全国红岩烈士最多的高校;李登辉校长正是在相辉堂第一次确立复旦精神,那就是“团结、服务、牺牲”,血脉一以贯之。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回信中提到“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八个字。焦扬指出,《觉醒年代》这部剧之所以如此打动人,就是因为“心有所信”——当年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青年“心有所信”,如今电视剧主创团队等也都“心有所信”。

“主旋律剧也可以是流量剧。你们创作了引发当代青年关注和热议的现象级主旋律剧作。这再次证明,当代年轻人信服真理、信仰真理,真理只要透彻,就能征服时代青年。期待你们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年轻一代‘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焦扬说。

活动伊始,一段激情澎湃的《觉醒年代》介绍短片,将现场所有人带回百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出品人、总制片人刘国华随后登台,分享《觉醒年代》的创作初心、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等。

三年半前开始谋划、340多个再造场景⋯⋯刘国华揭秘《觉醒年代》不为人知的幕后艰辛。对《觉醒年代》在广大观众尤其是广大青年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刘国华说,这让曾经组织和参与创作这部戏的成员感到荣幸和骄傲,“更加深了作为文艺工作者身上的责任和担当,也更好地激励着我们创作出更好更多这样的作品”。

谈及创作初心,刘国华表示:“《觉醒年代》的主题就是要告诉大家,一百年前,这些革命先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历尽千辛万苦,为中国人民寻找的这条路,没有错。我们就是要堂堂正正、理直气壮、顶天立地地讴歌我们的党,讴歌我们的人民”。

《觉醒年代》还生动再现了陈望道老校长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全过程。老校长错把墨汁当红糖、品尝“真理味道”的故事,成为该剧经典片段之一。

陈望道之子、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退休教师陈振新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剧中陈独秀饰演者于和伟,在现场就《觉醒年代》拍摄过程及创作体会展开交流。

张力奋带来了复旦图书馆中珍藏的《新青年》创刊号原件,讲述了陈独秀创刊后将《新青年》主编重任交给陈望道德故事。陈振新带来了珍藏的陈望道写给胡适的明信片,内容与讨论《新青年》编务相关。

张力奋说,他以前从不追剧,但这次足足追了一个多月。当他得知《觉醒年代》主创团队会来到复旦时,给学校的第一个建议是要把活动安排在相辉堂,“因为这是复旦人的精神家园,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觉醒年代》的基调也更相符”。

谈到作为导演最大的感受,张永新引用了一句网友评论:“只要今天的人记住你,你就永远活着。”他说,“这个‘你’是意有所指的,指的是剧中的先辈”。?

得知六成以上的追剧人都是90后、00后,张永新十分惊讶。“假如说我作为导演完成了一次创作,那么观众就是帮助完成了二次创作——作为创作者,与观众是同频共振的,我们敬仰的是那个时代的先辈,敬仰的是一个又一个大写的中国人”。

于和伟说:“没有想到我塑造了这样一个角色,会得到这么多青年朋友的支持,特别感谢你们对仲甫先生的喜欢”。

活动中,复旦师生代表与《觉醒年代》青年演员一起带来散文朗诵《青春宣言》。掷地有声的青春宣言,诵出复旦学子继承的光荣与理想,诵出复旦学子以青春之志乘风破浪的坚定信念。

复旦-2正确_PDF.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