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暨“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作者:李沁园、董树婷、裴哲摄影:成钊 视频: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1-05-23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给《文史哲》编辑部重要回信精神,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5月22日,第十六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暨“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复旦大学开幕。本届论坛由红旗文稿杂志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复旦大学共同主办,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

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聚焦“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题,以学术给养提振理论底气、回应时代需求,专家学者们共聚复旦,交流观点、分享智慧,破解难题、凝聚共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贡献思想力量。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雨恒,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顾保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许征主持论坛开幕式。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在论坛闭幕式上作总结讲话。

焦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焦扬在致辞中指出,本届论坛恰逢建党百年,选择在上海这个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举行,意义重大。共学党史、同悟思想,就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回信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中汲取智慧力量,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尤其是理论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焦扬强调,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复旦大学愿同理论界、高校同仁一道,心怀“国之大者”,立足“四为服务”,为坚定“四个自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应有贡献。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深化理论创新,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基础性、系统性、战略性研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育人优势、落实立德树人,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教育青年、引领青年,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青年、启迪青年,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进一步发挥开放优势、讲好中国故事,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拓展对外传播、人文交流平台,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助力推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读懂中国。

苏雨恒: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苏雨恒表示,高等教育出版社是新中国最早设立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之一,是教育出版的国家队、主力军,坚持立足中国、扎根中国、服务中国,坚守着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肩负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职责。本次论坛的举办,是在建党百年这一重大时间节点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工作,旨在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苏雨恒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树立正确党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通过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善于应用规律来处理问题;要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顾保国:坚持党刊姓党,创新理论实践,坚定“四个自信”

顾保国指出,自创办以来,《红旗文稿》一直站在理论宣传最前沿,坚持党刊姓党和政治家办刊的原则,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规律方面,进一步发挥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近年来,《红旗文稿》在理论研究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不断扩大。

顾保国强调,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筑就了伟大精神,建立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回望过去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红旗文稿》将继续紧跟时代脉搏,紧紧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实践,深入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全党全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专家学者共论“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讲座教授尹汉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复旦大学讲座教授陈锡喜,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田芝健先后以《再论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新时代的新进展》《社会革命、自我革命、理论创新:“三史合一”的百年辉煌》《注重研究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运动方式、冲突力度、破解对策》为题作主旨报告。

尹汉宁指出,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是早就有了的基本结论,也是党史学习的基础性问题。他强调,选择中国共产党,不是特殊事件发生后的偶然结果,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的合法性在于人心向背,我们党的100年,正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100年。

颜晓峰从实践性、民族性、阶段性、自主性、人民性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特点,解析了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形势,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成果,提出了新征程的新课题。

陈锡喜回顾了党领导社会革命、自我革命以及理论创新的历史,“三史合一”,相辅相成。他指出,自我革命造就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障了社会革命的实现。面向未来,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理论创新,在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田芝健在报告中立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深入探讨了研究社会主要矛盾的相关问题。他表示,要研究主要矛盾,化解主要矛盾,并将成果转化为发展动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台阶作出贡献。

下午的分论坛由《红旗文稿》杂志社副社长包俊洪,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社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主编王卫权主持。来自全国各地十余所高校以及四川省委组织部、山东省滨州市委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围绕“百年征程的历史经验”“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届论坛于今年2月公布征文启事,截至3月底,收到来自全国高校师生论文324篇。经过联合初审、知名专家匿名评审、联合终审,评选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优秀论文12篇。获奖作品的作者代表在论坛开幕式上接受颁奖。

建党百年之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走进复旦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六届。长期以来,论坛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发思想之先声、回应时代需求、提振理论底气,已经成为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研究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术品牌,成为理论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平台。

101年前,复旦老校长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为建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也种下了复旦的红色基因和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荣传统。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开展基础性、战略性、集成性研究,推动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同时积极吸纳“两大工程”研究成果反哺课程与教学,充分发挥理论成果的育人作用,培养“宣言精神”忠实传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时期,论坛来到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上海,走进复旦大学。

在沪期间,与会嘉宾还参观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感悟“真理之甘”、追溯“信仰之源”,砥砺进一步做好理论创新和立德树人工作的初心使命。

制图:实习编辑:边欣月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