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缅怀烈士,要学习他们捍卫真理、追求光明的崇高信念;致敬英雄、缅怀烈士,要学习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致敬英雄、缅怀烈士,要学习他们坚忍不拔、舍身忘我的高尚品格。
4月2日,是复旦校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复旦地标性红色文化景观“烈士纪念雕塑和纪念广场”在邯郸校区相辉堂东侧落成,复旦师生、烈士亲属代表隆重迎接烈士“回家”。校党委书记焦扬、校长许宁生在揭幕仪式现场,向烈士亲属代表表示慰问。校党委副书记许征主持仪式。
“让我们的师生在学校就能感受到烈士的英魂伟业,感受到学校的红色基因。” 焦扬在揭幕纪念仪式前与烈士亲属代表座谈时动情地说。“让烈士回母校,让烈士回家,这是我们多年的心愿。要在校园里,给烈士一个场所,可以让师生寄托哀思、进行缅怀。”
红色基因,赓续百年。101年前,陈望道老校长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引领无数先驱走上革命道路。据不完全统计,在116年复旦历史上,登记在册、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52位,复旦也是全国红岩烈士最多的高校,还有许多烈士,已经无从查找他们的姓名、籍贯、家庭等。
焦扬,许宁生,纪念广场捐赠方代表、复星国际高级副总裁、校友李海峰,设计方代表、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淼,烈士亲属代表等共同为烈士纪念雕塑揭幕。校党政领导,上海医学院主要领导,烈士亲属代表,雕塑及广场设计方代表,学校相关部处负责人,“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马克思主义学院望道班、新生骨干培训班、校史宣讲团学生代表等近200人出席本次活动。
为深入挖掘、整理并展示复旦革命烈士资源,给师生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支撑,弘扬“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学校决定在邯郸校区内设立地标性红色文化景观“烈士纪念雕塑和纪念广场”。
雕塑项目于2019年正式启动,从设计到落成历时近两年。经过校内外专家多次论证,雕塑项目最终选址于相辉堂东侧、寒冰馆北侧。雕塑上的左侧花岗石以阴刻形式镌刻52位复旦英烈姓名,右侧花岗石勾勒红岩烈士学生时代形象,参考当年服饰,表现烈士青年时代的热血青春。中间金属造型部分高耸傲立,用以表达复旦英烈的坚韧、伟岸,象征不屈的民族脊梁。
雕塑中的十几位人物形象并非对应具体某位烈士,而是泛指复旦烈士群体,涵盖不同性别、职业、角色。“但只要细看雕塑,大家可以看到历史原型人物的影子。” 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师胡晓云说。
揭幕当天,也是抗美援朝烈士俞恩炘70年前在战场上壮烈牺牲的日子,他的儿子俞之城今年已经86岁,俞之城在烈士纪念雕塑前动情地说:“父亲的一生是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一生。在沈阳离别时他对母亲说的那句‘相信党组织,一切听组织安排’是他最后的遗言。”
揭幕仪式上,复旦师生“党史故事我来讲,红色精神我来传”接力活动同步开启。朗诵者既有院系教师代表,也有望道班学生代表、烈士所在院系学生代表,师生们在现场共同演绎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
“在听取师生代表深情朗诵时,我们的灵魂被震撼,我们的热血在沸腾。我们深切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开拓前行的力量、勇气和智慧。今天的活动,也是学校迎接建党百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焦扬说。
>>>焦扬在烈士纪念雕塑和纪念广场落成暨清明追思英烈活动上的讲话见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