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政后勤第一党支部的支部书记洪波为全体党员讲授了一堂内涵深刻、生动有趣的党课。
洪波从医疗、科研、教育、管理、社会公益等角度全方位梳理和讲述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建院68年来的发展变迁。授课过程中,他由点及面,为支部党员们生动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眼耳鼻喉专科医疗发展史。
支部书记洪波讲授党课现场
早在1952年成立时,红色基因就深深根植于医院文化。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定于当年的7月1日开诊,献礼党的生日。建院68年来,从作为国内耳鼻喉科学和眼科学奠基人的胡懋廉、郭秉宽教授,国产人工耳蜗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教授,到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医护人员和默默服务支撑于大后方的行政后勤人员,全体五官科人始终秉持“精诚、团结、求实、创新”的院训宗旨,在治病行医、传道授业、科研攻关的点滴工作中身体力行,充分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1952年7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开诊的历史记载
建院之初,先辈们克服新中国成立初期艰苦的条件,在犹太医院旧址上建成国内第一家五官科专科医院,当时仅有员工149人。文献材料中,泛黄的信笺上用毛笔小楷字竖排誊写的报告和批示印刻出时代的痕迹;地方不大但布置温馨的诊室、条件简陋但干净有序的手术室、小护士亲手装点上花朵的病房……一张张旧时的图片映射出医务人员们因地制宜,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佳医疗服务的初心。先辈们下乡防治沙眼,前往西藏、云南甚至远赴多哥开展医疗援建工作,充分体现了一家三甲公立医院的使命和责任担当。
建院之初的眼科门诊和耳鼻喉科门诊
洪波表示,医院发展至今,无论是员工人数、院区规模还是门急诊人次数、住院人次数等医疗业务指标均已不同往日,这一跃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整体经济以及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和写照。医院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先辈们开荒拓土、砥砺奋进的努力,其金字口碑及良好声誉是历代五官科人60多年来仁心仁术、刻苦钻研、攀登医学高峰的接力与积淀。很多支部党员都是第一次看到医院的老照片、第一次触碰医院底蕴深厚的历史,感触良多。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支部党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回望与学习院史,他们更坚定了从医以来的初心——竭尽所能守护人民群众的五官健康。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养分,传承前辈们仁爱济世的医者仁心、厚德载物的师者匠心和勇攀高峰的科研决心,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流眼耳鼻喉专科医院和五官疾病亚洲医学中心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者按:
7月1日,在复旦大学“红色基因永传承,百年奋斗再出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主题党日活动上,“赓续红色百年·365行动”正式启动。这一行动将覆盖46个二级党组织、939个支部和1.9万余名党员,计划每周一个院系接力开展“赓续红色百年”主题活动,每天展示一个支部主题党日,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100周年。
学校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各支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积极行动起来,传承红色基因,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