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室为起点,他们开启线下课堂的多种可能!带你走进复旦“金课”

作者:温瑞琪、严艾雯摄影: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1-02-20

以学生为中心、聚焦内涵发展,复旦一贯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将本科教育放在核心地位,致力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打造新时代优质本科课程。今天,让我们走进马凌、石磊、周磊、陈世耀老师的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走出去”的“入门课”,践行“好学力行”

对于大部分新闻学院的同学来说,《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他们进入新闻传播学的第一课。课程表中,这门课的名字显得平实而严肃,甚至令人望而却步。如何上好这堂新院的“入门课”,成了教学团队关心的问题。

新闻学院历来有“两典一笔”的传统,其中一“典”,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而马新的课堂,不仅通过这些经典著作带领学生“入进门”,还带领学生“走出去”,践行新闻学院“好学力行”的传统。

课前的小组专题报告,是课程负责人、新闻学院教授马凌在课堂中设置的重要环节。每周,她都会为课程小组提供一本书、一个概念或影视作品,请同学们以此为线索、围绕时事热点开展自我学习。

2020级新闻学院本科生许芦琰在拿到题目时一度感到十分棘手。“但在与小组同学的分工合作、讨论交流中,我们读完了这本书,也将自己的见解融入汇报中,希望能让更多的同学能有所收获。”

2020级新闻学院本科生刘梓涵很喜欢这样的课堂形式:“专题报告能够丰富我们的新闻学视野,让我们深入挖掘马新理论的历史渊源。两者结合,使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谈到老师的授课风格时,“轻松自然”“娓娓道来”是学生们口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马凌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知识,令一些看似枯燥的史实变得鲜活有趣。

“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这一节,让刘梓涵印象深刻:“马老师讲述了马克思在创办新莱茵报时的轶事与艰辛,让我看到了这位伟大人物的鲜活一面。”作为思政教学的一环,“马新这门课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交叉融合”,让许芦琰对马克思其人其思有了更深的感悟。

教室之外,马凌每学期还会组织学生进行两次实地教学:一次前往中共一大会址,一次前往陈望道旧居。和同学们一起重走红色道路、重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发展流变,马凌致力于让同学们在沉浸式教学中体悟红色精神、复归红色初心。

疫情之下,参访陈望道旧居成为2020年马新秋季班的唯一一次实地教学活动。带着同学们走进这幢雅致的花园住宅,马凌将角色从教师转变成一名普通观众。在出口的电子留言屏上,同学们意外发现马老师两年前来此参观的照片。“虽然她来参观过很多次,可每次都听得很认真。”许芦琰说。

走向社会、不忘初心。在鲜活生动的课堂与实践中,新院学子们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锚点,步入新闻传播学的殿堂。

《当代中国经济》:专业知识体系与育人元素融会贯通

对于《当代中国经济》这门多专业修读、常超过百人的“大课”而言,如何尽可能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对中国经济体制的演化、经济结构变动过程、经济运行机制及其中国特色等“中国故事”有所理悟,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课程负责人、经济学院教授石磊介绍,满足于一般性的宏观叙事很容易,但他认为,同学们更需要的是掌握经济学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和重要经济制度安排的来龙去脉,养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客观、历史、系统地理解具体问题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和辨析真伪。

鉴于多科学生共修,理解程度不一,在授课过程中,他会尽可能兼顾中间层的水平,有意识地将经济学范畴延展到不同学科,将相关学科知识打通,并借助于大量案例举一反三。

“以问题为导向,才能把学生引入主动思考之中。”石磊强调。为此,老师让学生自行组队,每人从老师给出的十几个重要问题中选择其一,查阅文献,在完成作业论文基础上分组研讨,再利用8-10个学时向全班汇报和分享研讨成果,由老师和助教点评。“这样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和互动交流,增加了每个人的信息量,把本来分散的问题系统化,也有助于激发学习和研究热情。”石磊说。

《当代中国经济》是一门专业课,也是经济类通识课。石磊认为,作为专业课,必须让学生用经济学专业知识体系完整地讲好中国故事;但作为通识课,又不能局限于经济学话语范围,四个“打通”很重要:

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发展”为主题,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尽可能打通;以“发展”为主线,将历史与现实打通,把具体问题放在特定历史条件及其变化过程中来观察和分析;以问题为对象,将理论与实践打通,使学生明白理论背后的经验基础和实践背后的理论基础,避免理论与实践“两张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开放、包容的体系,将市场经济的东西方实践及其理论贡献打通,如产权问题、内生交易费用问题、信用制度等等。

利用四个“打通”立体化解读中国问题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颇受启发。2019级新闻学院本科生范明珠表示,与知识同等重要的,是石老师传递出的同理心、实践性和感受力。她感慨道:“当代中国经济不平凡,中国也不会甘于平凡。”

不过,实现这四个“打通”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要有足够的耐心,看足够多的文献,下足够深的功夫。”石磊说。对待这门已开设23年的课程,他却从未感到轻松。随着经济实践演化、制度变革调整和经济社会结构变动,不断有新问题需要解读,他力求更周全、更科学、更严密地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内容和案例常讲常新。

据介绍,未来,这门课将借助华东五校联盟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共享,推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高校同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转型。课程教材的建设也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计划今年夏季完成。

《电动力学》: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经历十几年的不断探索、调整与建设,《电动力学》形成了普通课程与荣誉课程并行的分层教学模式——面向所有人的课堂,主要依靠老师授课,引导同学思考;而面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老师往往会增加人文关怀,提升其信心;面向部分选修荣誉课程的优秀学生,则进一步开设小班讨论课,相应也设有荣誉学分。

课程负责人、物理学系教授周磊认为,从本质上来说,《电动力学》所施行的分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式。“我们不是为了分层而分层,而是因为面对的就是一群有不同需求的学生。”他说,针对有不同需求的学生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让人人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成为了这门课最大的创新之处和特色所在。

就基础课堂而言,《电动力学》在物理学系以生动有趣著称。每次课开始的前几分钟,周磊总会将上堂课的内容用逻辑线索梳理一遍,通过 “回头望月”使同学们进入状态,同时形成知识的勾连和网格化。而在开启新章节时,他又会先来“仙人指路”,宏观介绍新知识点的前因后果,将接下来要开展的课程交代清楚。

“做老师要‘坏’,要让同学时刻精力集中。”周磊调侃,“我常常在课上故意‘设坑’,引导学生走到错误的地方,再突然停下来。”这一方法屡试不爽,同学从“坑”里爬出来后才发现,本以为耳熟能详的东西,只要稍稍改变一点条件就会得出荒谬的结果。他将这招称为“重锤出击”——用陷阱给学生当头棒喝,培养他们时刻质疑的习惯。

周磊有时还用武侠小说片段来类比物理现象。“最开始讲‘场’的时候,周老师就类比了武侠招数‘隔山打牛’。”2016级物理学系本科生郭寅洁回忆,在哄堂大笑时,大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周磊始终坚持在黑板上手写板书。“随着一行行粉笔字的书写,学生也会一步步地建立起自己的思维结构。”他说。2017级物理学系本科生王可欣对此深有体会,她清晰地记得在推导格林函数时,周老师在黑板上手算柯西主值积分,帮助她战胜了潜意识中“数学推导很困难”的心理障碍。

而在小班讨论课上,老师鼓励同学们与科学前沿接轨,促使其完成高质量的课题并进行报告展示。在周磊印象中,曾有一位学生最终甚至将课题研究成果成功发表到了《大学物理》杂志。

王可欣曾修读荣誉课程。她表示这种方式“既满足了基本知识的学习,也能使科研感兴趣的同学有做独立课题的机会。”

课堂以外,周磊非常重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每学期,他布置的第一项作业总是让同学们给他发一封邮件,内容包括自我介绍、人生规划、对课程和老师的要求等。接下来两周时间内,他每天都会花一两个钟头来陆续回复这一百多封邮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

目前,《电动力学》已经通过超星等平台辐射向全社会。未来,周磊希望将这门课和它背后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推广,惠及更多师生。

《内科学A》:从教室内走向病床边,让医学生成长为医生

“内镜手术时注射的靛胭脂,犹如星空般湛蓝,黏膜下建立的隧道通向浩瀚宇宙。”在成为一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医生后,黄晓铨对于六年前在《内科学A》课上看到的画面,依然记忆鲜明。

相比于其他学院,医学院的本科教学与职业培养的联系更为紧密。“你进了学校,就相当于进了医院。”内科学课程负责人、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陈世耀强调医学院和医院“无缝连接”的一体性。

作为临床医学的综合学科及其他专科的基础,内科学的教学在医学生培养中的意义举足轻重。也正是从内科学的课堂开始,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同学们迈出了走向病房的第一步。

从林兆耆教授的首次开课,到王吉耀教授的课程改革,《内科学A》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承,也在创新中不断摸索医者的培养模式。改革后的《内科学A》,形成了理论学习与床旁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结构,课程运作模式成熟而致密。

负责该课程理论授课的老师,都是来自复旦上海医学院附属综合性医院的名教授、名医师。讲座式的授课形式让同学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临床教师,并有面对面交流机会。“每位老师都有独特的研究领域、讲课风格、临床实践经验。由此,我们能在保证课程标准化的基础上,同时发挥每位老师的独特之处。”陈世耀说。

尽管每位老师只讲授1-2节课,但师生之间的互动却十分活跃。2020年疫情期间,同学们通过网络平台与老师们合作完成了线上理论学习。课后,同学们主动提出分组整理相关答疑内容,交给老师审核后,在e-learning平台进行共享,一起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巩固。

每年6-8月,同学们会前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参与为期六周的床旁教学,分组进入心血管、呼吸、消化、肾脏、血液、内分泌、风湿病和急救医学等科室,跟随带教老师接触真实患者、参与临床工作,并在不同科室之间进行轮换。老师会精心选择典型病例,鼓励学生参与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病史分析、病例讨论。

床旁教学的小组人数在六七人左右,2014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姜思雨认为这样的小班教学质量很高。“当时,心内科的见习带教在讲课之外,还和我们进行了患者心电图的分析讨论、病史书写分析、前沿文献阅读。老师教的很多知识和思路,我到现在还记得。”

进入病房前,每个同学都会拿到一个档案袋,同学们写的病史、带教老师的反馈,都会存入其中。通过这些档案袋中的记录,陈世耀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家在科室轮转中的日夜成长。

正式成为一名医者后,黄晓铨回忆起内科学课,认为收获巨大:“在这一课程中积攒的知识、培养的临床技能,使得我在下一次实习轮转时更加得心应手。”姜思雨也很喜欢“理论+实践”的安排,她认为医学是偏应用的学科,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临床,“有了床旁教学这一环节,我对很多疾病的理解都深入了许多。”

此外,内科学还创新了许多教学模式。例如,“临床思维训练模拟器”在课程中的引入,让同学们接触到更加丰富的医学案例;教学团队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正在开发更多的案例,以求更加契合学生需求。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内科学A》带领一批批医学院学子从课堂内走到病床边,在学思践悟中培养面向未来的优秀医者。

以课堂面授为主的线下教学,是最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何在已有授课经验上继续改革创新,融入时代发展特色、适应各类学生需求,同时继续发挥线下课堂的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是摆在复旦老师们面前的新问题。小组讨论、实地调研、研究课题、实习实践……在这些线下课堂中,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线下学习形式,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图源:受访者本人)

制图:汪洋实习编辑:边欣月责任编辑:李沁园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