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陈望道旧居的昨天和今天

《新民晚报》:信仰之源:“国福路51号”的故事

作者:张炯强摄影:孙中钦、王玥 视频: 来源:《新民晚报》2021年1月21日发布时间:2021-01-22

陈望道旧居中展示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原件 记者 孙中钦 摄

“星火”队员进行讲解 王玥 摄(资料照片)

在复旦师生心中,“国福路51号”是一个熟悉又亲切的地址。这里曾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的住所,记录着1956年至1977年间他在该校的生活形迹与工作点滴。现在,这幢掩映在绿意中的洋房经过修缮,以《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的新身份展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讲述“信仰之源”、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故事。

今年1月18日,是陈望道130年诞辰日,恰在同时,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献礼的电影《望道》也在这里开机……而展示馆里的一件件展品,无声叙说着百余年来的激情与热血。

更准确更好懂

推开国福路西侧的一扇黑漆大门,序厅里,陈望道1920年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浮雕静静陈列着。将一部原文为德语的《共产党宣言》译成汉语有多困难?陈望道之子、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退休教授陈振新介绍:“从文字本身来讲,《共产党宣言》要翻译成别的文字很困难,这是恩格斯讲的,他说要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其他国家文字是异常困难的。”当时,陈望道手头仅有的参考工具除了英文版和日文版《共产党宣言》,就只有英汉字典和日汉字典了。

“我父亲当时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这本书翻译出来要让更多人能看得懂,能够通俗易懂。”陈振新表示,上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是白话文与文言文并存,但当时白话文尚未达到普及程度。“当时他还想用白话文来翻译这篇《共产党宣言》,这个要花很多时间,而且条件非常艰苦,义乌老家的那个村庄非常偏僻,空出来当书房的柴房非常冷,父亲用了平时译书五倍的功夫去做这件事。”陈振新回忆。

因为翻译时太过专心,陈望道错把墨汁当红糖蘸粽子吃,这成为日后脍炙人口的佳话。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起这个典故,很深情又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复旦大学组织部副部长周晔表示,此前有许多人以为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源于日文版,其实不然,日文版中的“无产者”被译为“平民”,意思并不准确。陈望道结合英文版,准确地译出“无产阶级”的含义,其对中国革命乃至革命者产生了巨大影响。

为建党助航

党史专家认为,《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问世,有力推动了中国共产党诞生。据介绍,1920年8月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以后,陈独秀发函到全国各地,希望他们也成立相应的小组,同时把《共产党宣言》这本书寄到这些小组所在的城市。当时,各地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人士就是看着中译本《共产党宣言》进行讨论、辩论,最后一致认可以后,成立了正式的共产主义小组,而这些小组的代表与会,最后就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必须承认,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建党助航。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表示:“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真理之光’,《共产党宣言》就是‘信仰之源’,在中国大地上催生了无数革命先驱源源不竭的奋斗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我们以‘信仰之源’为主题将陈望道旧居打造成《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使之不仅成为复旦党史、校史的教育基地,也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红色地标。”

“星火”仍在“燎原”

在陈望道旧居,不仅有翻译《共产党宣言》昨天的故事,还有一批年轻传承者今天的故事。

2020年6月底,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回信了!当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队员们时,学子们深受鼓舞。

原来,在这个《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内,活跃着一支由复旦青年师生组成的“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2020年6月上旬,在党的99周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全体队员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参加《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志愿讲解服务的经历和体会,表达了“90后”“00后”青年学子做共产主义精神忠实传人的信心和决心。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5月,“星火”一词取意自“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寓意每一位服务队员都能成为传递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火种”,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学思践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他们中间,有的是伴随展示馆开馆以来连续讲解两年多的志愿者,有的是刚刚加入不久还在接受培训的新人,得知总书记回信后,都难抑内心的激动。

“很荣幸能够以一名专职辅导员的身份加入‘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收到总书记的回信,我感到非常兴奋,这既是对我们的肯定与鼓励,更是对我们的要求与考验。我希望用实际的志愿行动去教育学生,将理想信念厚植学生心中,带领他们做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踏实践行者,代代传承红色基因。”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专职辅导员王静怡说。

“我和展示馆结缘两年,得知总书记给我们回信,内心非常非常激动。这既是一份激励,也是一种责任,希望我们未来能更好地讲好老校长追寻真理的故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负重望。”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生张晓菲说。

“我们打造党员志愿服务队,就是要培养一批懂马信马、有根有魂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焦扬介绍,两年多来,展示馆接待了各方面的观众六万多人次,“四史”学习教育以来,观众更是络绎不绝。这里,将以鲜艳的红色迎接党的百年生日。 

制图:实习编辑:何叶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