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
国福路51号,曾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的寓所,这里,记录了1956年至1977年间,望老在复旦的生活行迹与工作点滴。2018年5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前夕,这栋小楼以《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的新身份,重新回到复旦师生和公众的视野中。自此,一批青年教师和学生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面向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开展宣讲活动,誓把陈望道老校长首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一代代讲下去,把追求真理、为民族解放振兴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宣言》中译
使用年轻人的语言“白话文”
陈望道先生是复旦大学的老校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和早期成员之一。2021年1月18日是他诞辰130周年的日子。
1920年,他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是一个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里,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陈望道奋笔疾书。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
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他正在翻译的册子就是《共产党宣言》。
1920年4月下旬,《宣言》翻译完成,陈望道将译稿带回上海。1920年8月,第一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终于问世。由于印刷仓促,首版将书名“共产党宣言”错印为“共党产宣言”。很快,1000册首版销售一空,次月就印了第二版,也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蓝本”。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陈望道译本的《共产党宣言》重印了数十次,可以说陈望道对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了中文,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陈望道先生之子、陈振新教授告诉记者,当时翻译的环境是柴房,平时不住人的,是通风的,门窗摇摇晃晃,墙壁有裂缝。在那样的环境下翻译《共产党宣言》,翻译环境是很艰苦的。
另外就是翻译本身很困难。“当时父亲翻译的时候是首译,前面没有人已经全部翻完,翻译过程中没有参考资料。除了翻译的环境和翻译本身艰难之外,因为我父亲当时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这本书翻译出来就是要让更多人能看得懂,所以说要在通俗上下苦功。”陈振新教授介绍道。
1920年,社会上白话文和文言文并存。当时,《宣言》中译任务的发起者就提出使用年轻人的语言——白话文来翻译。“因而,父亲最终用白话文来翻译《共产党宣言》,花了更多时间来推敲其中的字句。”陈振新教授说,如今回望当时1920年的首译本,仍然可以看到文字上很精美,修辞上是花了很多功夫的。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开馆后,一支名为“星火”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也活跃起来,服务队由复旦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党员组成。他们积极宣讲陈望道追寻真理的故事。去年,30名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封信,汇报了参加志愿讲解服务的经历和体会,并表达了做《共产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的信心和决心。
6月27日,回信来了。振奋、鼓舞,使命、责任,回信精神、宣言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这些高频词是青年党员们的心声,更让学生明晰前行的方向,坚定脚下的道路。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陈醉说,作为青年,特别是作为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大家更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地做好自己,坚定不移地讲述好中国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陈望道这样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和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的故事。
2018级硕士生李亚男是一名95后。如今,在展馆里,他已为不同的团队讲解过160多次,成为馆内目前讲解次数最多的志愿者。常讲常新,是李亚男最大的感受。“讲解的过程一方面是向陈老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更是坚定自己信仰的过程。希望我们坚持讲解服务,可以让宣言精神感染、照亮更多的人。”
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研究生、“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副队长许亚云一直坚信,最好的教材是历史,最好的学习是讲述,最好的服务是引领。“正如我们的队名‘星火’,我们希望,每一个火种都能点亮一个支部,一个群体。”
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办公室主任兼组织部副部长、“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指导教师周晔介绍,在收到总书记回信之后,展馆部分展陈已经更新,比如,把总书记的回信和其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信仰之源的论述展示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对志愿服务队员开展了更多和更深入的培训,提升讲解效果、讲解质量,并开展分众化讲解。
“大家深入机关社区、企业学校等地,调研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受众的需求,坚持分众服务、分类讲解,不断打磨不同版本对象的讲解稿,提高宣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周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