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论坛暨计算机建系45周年纪念仪式举行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发布时间:2020-12-24

12月22日,复旦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论坛暨计算机建系45周年纪念仪式举行。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亚秋、中国工程院院士柴洪峰,以及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著名学者和企业代表、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老领导、校友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近30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徐雷在致辞中回顾了复旦大学计算机学科发展历程、学科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学科培养的优秀人才。他指出,复旦大学正在积极谋划推进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工科建设,期待计算机学院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面向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学科前沿,提升科研原创能力,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所作为。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姜育刚汇报了复旦计算机学科发展历程以及学院在师资、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他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方向发展的情况。复旦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1982年发表了中国大陆第一篇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顶尖期刊IEEE TPAMI论文,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方面都取得了创新成果,发表顶级会议论文300余篇,被引用3万余次。据CSRankings统计,复旦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位居全球前列。在视频多表征表示与识别、数字图像智能重构、多任务语言表示学习、中文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做出重要学术贡献,在大型会场智能管理、高铁设施故障智能检测、多媒体智能化显示、企业环境智能交互与决策等方面获得较好应用。未来,团队将聚焦发展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在智能及应用、安全及友好、伦理及法治等方面持续推进。纪念仪式上播放了全国10所兄弟院校对计算机建系45周年的祝贺视频。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论坛”共安排七场特邀报告、两场圆桌讨论。南京大学教授周志华作题为《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教育的思考与探索》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学区别、培养什么样的人工智能人才,以及人工智能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等内容,分享了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强调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的紧密关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杨小康作题为《人工智能融合创新的浅见思考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融合创新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强调了人工智能的交叉培养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科融合的若干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的分享,介绍了学科融合在产学研融合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华为云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田奇作题为《华为云AI技术创新及人才培养规划》的报告,主要介绍了华为云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情况,人工智能大模型、自监督学习、与科学计算深度融合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在科学计算领域应用的典型案例,以及华为云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规划。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焦李成作题为《人工智能:从专业到交叉学科的探索》的报告,从背景挑战和培养体系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作为新学科门类,如何从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实现从专业到交叉学科的跨越,分享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教育理念、科学研究、创新实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浙江大学教授吴飞作题为《人工智能微专业推送AI+X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报告,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推动学科交叉、赋能学科范式变革的作用,重点介绍了浙江大学从教材到课程建设方面的情况、所建设的“智海”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平台以及华东六校开设人工智能微专业的情况。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李厚强作题为《浅谈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的报告,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申报研究生自设一级学科的情况,从人工智能专业设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设思路与目标、建设内容和方案等方面,强调在差异化培养人才的同时做好学科交叉发展与产业升级创新。百度公司高级研究员马艳军作题为《飞桨开源深度平台助力科研和AI人才培养》的报告,详细介绍了百度公司源于产业实践的开源深度学习平台“飞桨”,及其框架、模型训练、推理引擎、模型库和平台生态等内容,同时分享了平台对人工智能研究在数据集、前沿学术研究、人才培养、配套教材与实践案例等方面的支撑。

随后,论坛举行两场圆桌讨论。第一场圆桌讨论围绕“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建设”主题进行,由复旦大学教授吴杰主持,邀请浙江大学教授吴飞、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李厚强、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洪日昌、南京大学教黎铭授参与讨论,围绕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建设,对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与体系、数学基础培养,以及本研衔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二场圆桌讨论围绕“人工智能研究生人才培养”主题进行,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延峰主持,邀请华为云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田奇、北京大学教授彭宇新、东南大学教授耿新、同济大学教授何良华参与讨论,从学术界和工业界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的硕士生与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定位与侧重,以及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分享了相关的特色培养经验等。

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拔尖人才,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需求,是复旦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职责与使命。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将以此次论坛交流为契机,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推进,向着双一流建设目标稳步迈进。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